翻新时间:2023-02-20
由《紫颜色》审视艾莉丝·沃克的伦理道德追求
摘 要: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代表作。艾莉丝・沃克不遗余力地在小说中为渴望获得独立的黑人女性建构伦理道德观。本文以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析小说,进而发掘出作者所追求的伦理道德观,旨在为新时代女性的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紫颜色》 伦理道德 自省
一、小说《紫颜色》的创作背景概述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黑奴获得了解放,但美国黑人女性仍然处在社会的最边缘,是被主流社会完全忽略的一个群体:在外遭受到自种人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享受不到与自种人平等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机会;在家庭内受到男性成员的性别歧视,完全失去自我和自由。黑人男性逐渐把黑人女性奴役成依附于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发泄工具,黑人女性在经济上和人格上都已失去独立性。负有责任感的黑人女作家们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观鼓舞了黑人女性坚持追求独立和自我价值的信心。艾莉丝・沃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黑人女性经典文学作品《紫颜色》。
二、从《紫颜色》探析沃克的伦理道德追求
1.黑人女性追求自我身份的伦理观在《紫颜色》中的体现
艾莉丝・沃克创造了“妇女主义者”这个名词,认为黑人女性应该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勇于维护自我身份;持有成为一名“妇女主义者”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黑人女性才会有信心和勇气去提高、完善自己。小说中西丽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体现出沃克的伦理道德追求―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个性独立,拥有极强自我意识的莎格是某某先生的心上人。在西丽全心照顾下,身患重病的莎格恢复了健康,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姐妹情。莎格以西丽为标题创作歌曲送给西丽,她当众为西丽演唱,促使西丽第一次滋生出拥有自我主体意识的萌芽。接下来,莎格引领西丽了解欣赏自己的身体;引导西丽树立正确的宗教伦理观:上帝在你心里,是愿意和你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美好的那个它,做你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儿上帝才会赞美你。西丽摆脱掉了“上帝是自人或是黑人男性,的宗教精神枷锁,回归到了对自我的热爱。同时,莎格帮助西丽摆脱掉压迫西丽多年的父权制道德观。在莎格的影响下,西丽建立起了自我主体意识,之后她开始主动去为追求自我身份而抗争。当她发现妹妹耐蒂寄来的信件被某某先生藏匿多年的时候,她的回应是,“我简自没法管住自己,我真想把他宰了”。莎格想带西丽去孟非斯生活,而对某某先生的强烈反对,西丽大胆而自信地回应:“我现在该离开你去创造新世界了”,至此,西丽终于获得了人格上的完整和自我身份。西丽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沃克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观―黑人女性应该积极地去追求自我身份。沃克认为拥有独立的自我身份是黑人女性摆脱双重压迫、获得自由的前提。
2.黑人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伦理观在《紫颜色》中的体现
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提倡黑人女性应该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伦理道德观。黑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被黑人男性和自人所认可,进而争取到“同等的地位和独立的人格。沃克认为对自我价值的伦理追求是黑人女性获得真正解放和自由的关键。在《紫颜色》中,沃克也表达出了姐妹情谊和接受教育在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伦理道德追求中的重要性。在黑人女性得不到社会的任何关注的情况下,黑人女性之间应该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精神道德力量。在小说中,正是由于西丽、耐蒂、莎格、索非亚她们之间的相互鼓励才使得她们得到黑人男性和自人的关爱和尊重。黑人女性应该积极接受教育也是在本小说中沃克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观。西丽的妹妹耐蒂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所以她懂得如何去斗争。她来到非洲为当地的孩子讲授课程,受到人们的尊敬。她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振奋世界各地黑人的事业,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沃克提倡黑人女性用知识来提高自己,以此来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3.黑人男性追求自省的伦理观在《紫颜色》中的体现
小说中的某某先生是黑人男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做为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从来都不会考虑妻子的内心感受,甚至都不会正眼看自己的妻子。他随意地打骂西丽,认为狠狠地打妻子是教训她的最好的办法,并且把这种扭曲的伦理道德观传递给自己的儿子。某某先生将妻子封闭在家里,并将西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机会―耐蒂写给西丽的信藏起来,这使得西丽无法再忍受。西丽的离开促使某某先生开始反省自己,逐步地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的伦理道德观―父权制。他开始主动承担起以前西丽所做的一切家务,在意妻子的喜好并愿意走进妻子的内心世界,逐渐爱护关心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并从中体会到了幸福感。西丽以前从不敢自呼丈夫的名字而是使用“某某先生”。当西丽称自己的丈夫为“艾伯特”时候,某某先生完成了自省的全部过程,摆脱掉了父权制,建立起良好的伦理道德观。从某某先生自省过程,可以总结出在黑人男性与自我的伦理道德关系中,沃克提倡黑人男性应该不断地追求自省以达到更加完善的人格。沃克认为黑人男性的自省是黑人妇女获得真正解放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在小说的结尾处,沃克也提出了黑人夫妻之间理想的婚姻伦理道德观:黑人夫妻之间应该处在平等的位置;互爱互助而不是对立。黑人夫妻之间团结在一起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对抗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三、结语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理论解析《紫颜色》,探讨出作者艾莉丝・沃克在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中提倡“求圣”的道德追求。她通过《紫颜色》来鼓励黑人女性重视自我身份的建立、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提倡黑人男性摒弃不合理的伦理道德观;呼吁黑人男性追求自省的伦理道德观。艾莉丝・沃克不仅为黑人女性找到一条获得解放和独立之路,同时也为全世界女性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2]曹珊珊:《(紫颜色)黑人男性的成氏历程》,《人文社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意外
- 今天我玩电脑
- 体育场
- 我第一次吃榴莲
- 快乐购物
- 拿皮球
- 《龟兔赛跑》新传
- 墙墙出来了
- 我的妈妈
- 蚕宝宝
- 大雨点和小雨点
- 看图说话
- 我做了一个梦
- 小小的教训
- 我的小白兔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
- 试论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 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刍议
- 东江水电站3号机减振增容改造及效益分析
- 坝基工程作业指导
- 简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整理
- 崇明岛土质大堤的水土保持
- 怎样看待地矿、水利类毕业生就业前景
- 河道行洪分析方法综述
- 水利工程硕士就业前景分析
- 卧龙镇熊猫苑后山斜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超前地质预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应用
- 城市供水管网维护抢修工作探讨
- 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
- 土工织物在流溪河干渠淤泥泉涌堤段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梳理
-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的意思
-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一)
- 《杨氏之子》第二讲义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