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绝不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许多优秀的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传统文化中有些思想观念已经陈腐过时,但是只要充分缕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尤其中国政府在处理金融危机时的果断和有效,都为中华文明赢得了良好机遇,我们要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力,在积极抗击危机中走出从容的步伐。

一、金融海啸中的西方文化危机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进而演变成金融海啸,它给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之深,为200年的现代资本主义类似情况不能比拟。这次危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条件,使人们意识到需要坐下来冷静思考:危机背后的文化因素究竟是什么?从深层次看,是西方文化的危机。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是西方企业文化出了大问题。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导致结果。美国奉行的是自由经济理论,它认为“经济人”是理性的,受到诚信、公正、公平等市场规则制约,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反映到企业文化上,总的体现为“唯盈利是图、唯股东是从”,法律和理性的绝对性使得道德边缘化,而极小化的道德约束使得攫取私人财富的行为无止境和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个体的理性导致群体的非理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如果每个企业都站在自利即所谓“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大概如同没有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拥堵路口一样,大家都为了自己而尽快脱身通过,其结果反而是越堵越严重,越堵范围越大,也就是说危机将越发严重,企业统统都将被“套牢”,越陷越深无力自拔,企业深受重创,社会经济也将元气大伤。尤其是金融危机与高管高薪引发的强烈对比,一度颠覆了西方传统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和股东价值理念,进而引发人们思考并重新构建商业伦理的新体系。这对过去“言必称西方”的国内财经精英而言,是个有力的回击。

从社会消费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表现无论多么严重,归根结底取决于美国的消费文化和信贷文化。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鼓励的是高消费或超前消费,但这种消费主要不是实际收入增长所带动的,而是由信贷资金拉动的。在长期的经济繁荣时期,“欠债并非罪恶”的观点已成为全国性的消费者口号。美国民众长期以来习惯于透支消费,及时享乐,以至于最近两年它的国民储蓄率都是负值。不但民众以举债为荣,就是美国整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甚至连美国对外侵略的钱都是从外国借来的,这都必然导致美国的存款大量减少,借贷不断增加。而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又将居民的梦想作了最大限度的提气,把穷人批量生产成了中产阶级。由此,美国社会的消费信贷盲目扩张,将不少还款能力低、信用程度差的居民推进了高负债的深渊。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运行模式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向了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居民不是依据收入增加而是主要依据房产、股票财产升值相应的扩大消费。这种不重视储蓄的超前消费文化为金融危机做好了最终的铺垫。

二、以危机为契机,重拾传统文化的自信

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西方或美国不再是唯一必然的榜样。曾经强势的文化并非如想象中那样强健,其道德并不比其他文化高贵,曾经不受质疑的观念今天遭到颠覆,西方并不总是教主或楷模。简而言之,金融危机带给东方的是对西方模式的颠覆性的思考和理性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就要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解脱。虽然我们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还很不够,但是,中国银行业在历史中形成的创业观念、学习风气、牺牲精神等都深深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蕴含着无穷的价值,是任何外来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不能比拟的,置之今天仍是人类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尤其在此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更是凸显其优越性。“古为今用”“中学为体”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任何妄自菲薄的思想都会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损失。我们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银行企业文化,这也是在金融海啸中避险进而腾飞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都不是凭空自生的,它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路径依赖性。一是对原有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已被证明对保证银行长期稳定经营有着积极作用的核心价值观。二是有选择的学习和吸收其他银行先进的企业文化。三是将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今世界经济客观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文化的再创造一定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创造性和规定性,应切合国际国内金融实际,并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凝聚新的职业理念、价值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规定性的银行企业文化。与西方思维方式相比,在金融动荡中,中华文化的“通变”思维对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尤其宝贵。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

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念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面对金融海啸,我国的商业银行建设自身企业文化时,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国外优秀现代银行文化进行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更要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中汲取有效的营养成分,从而为我国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善用中庸之道,追求可持续发展。看看西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一个阶段出现爆炸式增长,一个阶段又进入衰退和萧条,总是大起大落,西方的这一套极端做法正是中庸文化所不为的。《礼记•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之道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讲求恰到好处,不要有偏激,体现于消费观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秉持的“量入为出”、“节制有度”,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的超前消费和超前享乐的价值取向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决策比较激进、投资大、扩张快的企业损失惨重,而信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的企业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则表现的相对较好。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避免出现危机的基石,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秉持中庸之道,才能推动金融经济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华尔街精英”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吹起了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来掩盖纳斯达克泡沫的破灭,但是这样的金融泡沫一定也会破灭,因为它同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背离到了极为荒唐的地步,最终的悲剧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从中庸的视角看,华尔街精英们搞的金融创新,没有做到新而有“度”,严重超越了实体经济的界限。反观国内,“创新”这个词一段时间以来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金融创新在金融产品差别化方面担当起了重要角色,然而,随着金融自由化、信用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在给金融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其在面临传统风险的同时面临新的风险。实践证明,对于创新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决不是越新越好,要以中庸之道,客观冷静的看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的把握好“度”。

其次,把握传统“合和”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以“和”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危机时期,必须更加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合和”思想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西周的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更是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统一,不像西方文化追求分别与对抗。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的非道德性和不和谐性暴露无异:无人监管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无人过问是谁在销售有毒金融产品中赚钱和用什么手段赚钱,危机爆发后又站在自利立场上采取以邻为壑的态度和政策,这一系列的不和谐引发并使危机不断加剧。此时,和谐文化会凸显它的价值,起到很大的润滑作用。因此,“和谐”不但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境界,而且更应成为现代企业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和谐思想处处闪耀着管理者的睿智,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能够化解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还在于员工间通过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实现同心同德,相互协作,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把握合和理念,搞好和谐建设,用和谐文化将员工凝聚起来,确保队伍不乱、力量不散、干劲不减、众志成城抗击危机。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在坚持利益原则和人性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沟通交流,还要有对金融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在内部经营管理中创造一种整体与个体的高度和谐和相互融洽的良好内部环境。二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并且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支持下树立和谐竞争的新理念,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最高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想飞的猴子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的名字
六一儿童节
新疆,你还好吗
看《红军魂》感想
狡猾的小泥鳅
快乐的比赛
快乐的暑假
小白兔和小松鼠
读《聪明的山羊》有感
夏天
看泥鳅测天气
缝扣子的快乐
反复体广告中的词语反复式广告
说唱体广告中的相声式广告及范例
反复体广告中的句子反复式广告
暗示体广告中的影射式暗示广告
模式体广告中的新闻体广告
暗示体广告
文艺体广告中的日记体广告
暗示体广告中的省藏式暗示广告
对比体广告中的隐对比式广告
谐音体广告的概述
说唱体广告中的快板式广告及范例
反复体广告中的间断反复式广告
比拟体中的拟物式广告
对比体广告中的显对比式广告
望文生义式广告
浅议道路运输站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浅析城市沥青路面寿命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重庆公共交通新想
浙江省永嘉县林区道路现状及对策
城市公交,交通运输的管理新课题
浅论音乐的节奏
音乐对美育的影响分析
对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论析道路与桥梁的超限运输
墨尔本:有轨电车主导中心城区交通
浅析淮安市危化品道路运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音乐表演者的第二度创造及培养
简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提高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效用的对策研究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
《泉水》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一分钟》教学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玲玲的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