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悠悠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情。传统文化是不能摒弃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我们个人品质、道德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从小学学起,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在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令人难忘。往往让人们摒恶从善,净化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再有,小学语文阅读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来源。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在单元课后穿插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开创了语言叙事的新篇章,更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分别介绍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对文化的影响,有很鲜明的标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历史的缩影。无论以浪漫主义叙述还是以现实主义叙述,里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形式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如,《孔明借箭》出自于《三国演义》,当时三国鼎立,刘备联孙抗曹,但双方仍然斗智斗勇,期间表现出了孔明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也表现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小气嫉妒。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于《水浒传》,《水浒传》主要塑造了108个好汉的英雄形象,所选章节就表现出了鲁智深的智勇双全。对于四大名著的理解比较难一些,往往要提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状况,然后才能分章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加大对古代文化的研究,熟练文体格式。也可以穿插一些《诗经》、《论语》等经典篇章,需要细心地揣摩,循序渐进。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现在的思想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维尼小熊”橡皮
难忘奶奶
小鸟的家
奇妙的校园
介绍我自己
我的新朋友——电脑
设暗器
七色花
第一次洗衣服
雨中的节日
美丽的黄山
时间的可贵
“哈哈美食城”
我的观察
补袜子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浅探
调整教材结构,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谈班级读书会的建设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
语文教学的诗意
要重视对数学教材的深层次挖掘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
素描教学的方法和艺术
对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法设计运用的探讨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模式
语文教学中影响学习主体接受的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
吟诗、作画、写文章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的再探索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赏析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杜甫的象征
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忧民一世──杜甫
《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杜甫文化意义的深入思考
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