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摘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企业文化同一性特质束缚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的刚性给经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以及企业文化追求短期利益、诚信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含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义利观”以及“中和之道”的哲学精髓才能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仁爱精神 义利观wWw.LWlm.com 中和之道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①成功的企业大多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缺乏活力,管理水平滞后,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优秀的企业文化不能只照搬西方的理论和西方的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构成,而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最为契合。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深邃的哲理性和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我国企业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助于企业管理的精华思想,去芜存精,灵活运用形成有利于企业成长的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同一性特质束缚了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沉积下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往往反映的是过去成功的经验和思想,因此,中国的企业文化往往具有同一性的特质。这种同一性的特质有助于企业管理中的层级组织的等级指挥和标准作业,调节制度结构和层级组织无法触及的非正式关系。这种同一性特质的根源在于消费需求的无差异性。中国企业过去长期处于计划体制的管理之下,企业无须考虑消费者需求,而今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企业文化的同一性特质使得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很难迅速反应和跟进,束缚了企业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企业文化的刚性给经营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企业文化作为过去经验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现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巨大的阻力。因为企业文化所积累的虽然是过去成功的经验,但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由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所谓企业文化的刚性。企业文化刚性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文化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保守意识太强,因循守旧,导致企业文化出现钢性。

企业文化追求短期利益,诚信基础薄弱。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源自无意识层面的财富欲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对财富的追求中只认可自己的权益,而完全不顾他人的权益,甚至不顾他人的生命。这种情况在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对于利益特别是短期利益过分追求,使得各种职业道德沦丧的事件层出不穷,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事件、毒馒头、毒豆芽、墨汁粉条……当企业文化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时,企业的诚信基础就会变得异常薄弱,如果企业失信于公众,所追求的利润将变成空中楼阁。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启示

“仁爱精神”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儒家“仁爱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爱”,②“仁爱精神”中的五种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以爱作为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调节各种关系,企业与员工、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甚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爱”就是调节企业这一系列关系的润滑剂。有了“爱”这个基础,企业就能理顺与员工、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自然环境的关系。爱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之中也有诸多的阐述,“仁者先难而后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企业如果在经营管理中将“仁爱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义利观”与企业利益。在通常的观念中,一般认为儒家的义利观是扬义贬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儒家思想推崇的是义利并重,主张“义然后取,人不厌其烦”,而非统治阶级所宣称的“利而巧”、“君子耻言利”。儒家的义利之辨不是对利的否定,有不同维度的涵义,应当“见利思义”,面对道义与利益的冲突时应当考虑利益正当与否的问题。这对企业文化中的道德标准设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道德与利益并非是对立的。“无奸不商”的企业是很难长期获取利益的。企业文化中蕴含正确的义利观,有助于强化企业的诚信基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真正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中和之道”中蕴涵外圆内方的和谐思想。儒家的“中和”哲学强调和为贵,“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这些都是“中和”思想的哲学内涵,在企业管理中“中和”思想体现的是一种追求稳定的管理哲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并存,追求最大收益的结果是企业将承受更大的风险。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一味追求收益,盲目增大风险,企业可能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有和谐之意。企业只有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才能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自然环境,透支自然资源为代价。企业作为有史以来最具效率的组织,其本质是一种对投资者负责的社会契wWw.LWlm.com约。这种社会契约的履行和运作必须建立在自然契约的基础之上。如果企业的获利行为破坏了自然契约,企业与自然的矛盾超过了合理的生态阖值范围,钱财到头将只是虚幻一场。儒家的中和之道还提倡“忍辱负重”和“载道至远”,这种“吃苦”和“坚韧”的品质也是企业生长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品质。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文化的构建

吸取“仁爱精神”的精髓,将情感管理融入企业文化。以“爱”为纽带满足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员工。当经营管理者以亲和的态度尊重员工、与员工打成一片,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企业目标。企业以“爱”为基础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将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思想传达给员工以获取员工的理解和认可,企业员工通过培训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这种以“仁爱”为内容的企业文化。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还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要以“爱”为基础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对于消费者的合理需求,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快速应对的能力,协调组织中间各个部门的职能,以最大限度地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于消费者不合理的需求,企业应该通过营销策略、广告宣传去引导和影响消费者改变想法。以“爱”为基础对待消费者的需求不是一味地盲目满足,而是“择善从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消费者的关爱。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然环境,因此企业对社会、自然环境也有回馈、修复的责任。如果企业文化中蕴含“仁爱精神”,企业更容易认识到企业的获利与社会、自然环境有唇齿相依的关系,也就能够主动去关心,爱护社会以及自然环境。

“中和之道”所倡导的外圆内方有助于克服企业文化刚性。“中和之道”讲究避免两极对立,人与外部环境要圆融、协调。所谓外圆内方,“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事顺人畅;“方”代表原则性的问题。当企业经营到一定时期以后,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组织僵化、行动缓慢、应变性差等企业文化的“刚性”,克服这种企业文化“刚性”需要企业在保持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吸收引进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文化,使本企业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企业文化能够容忍异质价值观,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才能保持稳定的业绩。在保持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企业博采本行业、本民族或者其他民族优秀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融会贯通形成多元化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就是“中和之道”所倡导的外圆内方。

企业文化中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诚信为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然环境的支持。根据儒家“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当企业通过赢利发展壮大以后,对社会、环境也就相应地拥有一份责任,这种责任并非法律和经济上的义务,而是受道德力量的驱使,主动去关爱社会,回馈社会。当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国家、环境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的利益应该服从后者的利益。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义利统一,诚信为本。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恪守道德原则,信守承诺。从短期来看,也许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的利润标准,但是树立了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这种无形资产无法用金钱计量,从长远来看,企业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作者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的阶段成果,编号:09SA096)

注释

①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4页。

②张立文:“和平、发展、合作——儒家文明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和价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③李振刚:“解析《论语》的核心理念:仁”,《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跑步
千年罕见的日全食
我第一次用电脑画画
日全食
快乐的一天
奶奶家的菜园
回忆圣诞节
我的家庭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日全食来了
第一次买酱油
夏天的夜晚
星期天发生的一件事
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
浅谈广惠高速公路竣工决算编制要点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工作浅析
浅论公众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 在城市交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中国沿海船舶值班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三维植被网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浅析
高速公路滑坡治理问题的研究
谈高中音乐欣赏的三大更新
关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思想
对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探讨
浅析车辆维修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要求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
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理论的几点探究
音乐教育观念实践课《聆听与创造》单元计划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中灰剂量衰减对压实度的影响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3
《我们成功了》说课稿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2
《葡萄沟》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案3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
《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