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6-01-08
浅析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艺术表现
摘 要:本论文通过研究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艺术特征,分析和研究了其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并解析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布老虎中民间色彩夸张手法、装饰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总结了布老虎上的民间色彩的原则及规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间色彩 布老虎 载体 表现手法
布老虎是中国人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灵动色彩,其色彩夸张,有装饰作用,还具有象征意义,透露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民间的布老虎多用布块和针线来装饰漂亮的虎身,色彩强烈,生动夸张。而民间色彩是对自然色彩的概括和夸张,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内蕴与厚度。布老虎中民间色彩的艺术表现营造了整体的效果,其载体的合理运用更能增强布老虎的视觉表现力,给人以心灵上的喜悦。
一、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手法
布老虎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其色彩的表现采用了夸张手法、装饰手法和象征手法。
1、民间色彩中夸张手法的表现
夸张是民间美术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布老虎的形象塑造手法之一。这种艺术手法是为了鲜明地突出表现老虎,是对布老虎形象和色彩进行组织和加工,产生夸张及超乎事实描绘,其着意夸张而不失神韵,色彩大胆取舍而不落俗套,形象生动。
我们不难发现,憨厚笨拙、稚气可爱的布老虎与真实世界凶猛矫健的老虎有着很大的差异。去除凶猛特征,强化虎头形象,弱化虎身和虎爪,添加装饰花纹,虎头及五官的色彩搭配都透露着天真烂漫,塑造了人见人爱的布老虎形象。为了夸张地突出布老虎的艳丽与鲜明,其在色彩上的表现更是鲜明、响亮、火辣辣,其色彩的夸张是通过变色等非自然的写实方式,制造了较大的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视觉差距,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其产生的视觉刺激将会达到传达意念和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这种重意不重形的夸张手法迎合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并延续传袭至今。
2、民间色彩中装饰手法的表现
装饰是通过色彩对造型进行添加和修饰的艺术手法。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美术中就被广泛应用。大多布老虎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美化,巧用布贴与写意的针法来进行色彩的表现,同时也有彩绘、印染等其他装饰手法,特别是其色彩在五行观基础上的巧妙搭配形成热烈、轻松、明快的装饰风格,极具典型的装饰特征。
民间色彩受观念、用途、工艺的影响,设色明快,搭配具有冲击力,多为红配绿、黄配蓝等,装饰意味明显,并带有浓郁的主观因素。布老虎的色彩表现采用了规整化、几何化、添加等艺术手法。潍坊的丰收虎(图1)就是按一定规律将其进行色彩规整化处理,使颜色统一而有变化,并将五官等处理成几何的色块,使色彩表达简洁明快,最后在老虎大的色块上增加新的色彩元素,如其他颜色的纹饰在虎身的添加会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布老虎更具装饰性。当今社会,布老虎的装饰性将进一步被强化和纯化。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布老虎体
3、民间色彩中象征手法的表现
布老虎也常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其色彩不仅是赏心悦目的审美对象,还是民众集体意识传达的方式。先民根据自然的变化体验总结出阴阳、五行等观念,赋予了民间美术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黄色的虎身,黄与五行中的土相连,表现土能生金的观念,表达了对财富的追求。
因虎与上古遗留下的虎崇拜意识有关,在民间象征健康,寓意驱灾辟邪、祛病及祝福。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布老虎故事里,寄托着人们对梦想的期盼和希冀。布老虎中大胆、明亮、鲜艳的色彩象征奋发向上的精神,蕴涵了吉祥、好运、健康等美好的祝愿。美好祝愿、纳吉求福的文化心态根植于民间百姓的心中,孕育了这些质朴无华的艺术情感与作品,寄托了传统与风俗背后的精神需求。民间美术的审美核心是吉祥、喜庆。老百姓通过缤纷的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来宣泄情感、烘托气氛和表达自我趣味,使其蕴含了特定的生命含义,衍生出吉祥瑞庆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固定的文化因子传承下来。也正是其寓意象征改变了老虎的精髓气质,将儿童式的稚气赋予了老虎的形象。布老虎上大胆、鲜艳的色彩表现,灵活、自由的搭配组合,呈现热烈的气氛,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审美基调也正是民间布老虎能长久保存下来并兴盛不衰之所在。
二、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载体
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不仅受艺术手法的影响,而且受载体材质的影响。布老虎色彩的呈现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使用的材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材质上的色彩所呈现出的效果都会有所差异。材质作为布老虎重要的视觉表现元素,是传达出美感与价值的媒介。
布老虎的色彩通常以布艺、纸艺、刺绣等为载体,一般是彩色丝绸、绢缎、绒布、皮毛、彩线、金银线、空心珠等,以棉布、绸缎、麻、绒等面料居多。它们粗糙的材质表面,使色彩纯度看上去比原有的要低,明度偏暗,给人以沉重、笨拙、质朴的心理感受。民间布老虎经过色彩与织布材质等的巧妙融合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其产品颜色有数十种:红, 黄, 蓝, 绿, 桃红, 红花小花布, 绿花小花布等。基本上分红布、黄布和黑布三种色彩,其中红、黄两种色彩喜庆吉利,而黑为玄色,能兼容五彩。
三、结语
布老虎是我们中国人童年里抹不去的记忆,更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形式的核心灵魂之所在。布老虎中民间色彩表现手法和材质的运用对布老虎的制作起决定作用。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艺术手法及表现载体,才能使中国民间艺术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苍焉.中国民间工艺史话[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
[2]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胡潇.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4]袁凤梅.论民间美术色彩的对比[J].社科纵横,2006(0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的色彩
- 吊扇
- 我和妈妈去商场
- 我的篮球服
-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 蝉
- 我
- 时钟
-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 庆祝生日
- 下雨
- 台灯
- 我给妈妈留葡萄
- 帮妈妈洗碗
- 幸运的一天
- 简谈如何设计建筑节水型住宅
-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会审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灌注桩施工
-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 住宅设计中存在问题刍议
- 办公楼毕业设计说明
- 某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 各大学专业院校特色专业介绍
- 虚拟现实技术在施工组织中的作用
- CAD操作技巧
- 流水施工的组织及表达方式
- 房地产开发创新研究
- 瓷砖装修攻略
- 智能建筑市场要注重经济性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