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摘要 中国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特征;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 发展 前景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 哲学 、 政治 伦理、军事思想、文化 艺术 、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 体育 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它认为人和 自然 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出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

一、主客合

一、理气合一……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二)技击性

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 教育 功能等,都是通过以其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个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 规律 ,表现攻防的特点。因此,武术由于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 历史 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注目和吸纳。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

(三)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 科学 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 理学 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娱乐性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 现代 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或民族的政治、 经济 、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所以,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二、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1、柔道。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如日本讲道馆八段、早稻田大学教授山本秀雄在《柔道入门》一书中说:“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柔术来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贇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道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日本爱岩山还残存一块题为《爱岩山泉法碑》上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贇而始”。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的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了柔道。

3、跆拳道。跆拳道是朝鲜的传统武术。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 。跆拳道与 中国 武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技艺就传入朝鲜,特别是在近代,随着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输、花郎道的臂掌结合中国拳术、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而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天的跆拳道。

4、泰拳。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是最受泰国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的民族 体育 运动。关于泰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泰拳主要受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源自中国。泰国古称暹罗国,明太祖洪武十年(1378年)始昭禄群鹰为暹罗王,以我国翰林学士谢文彬为坤岳,建立了暹罗第一王朝。此后,中暹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云南省等地迁居暹罗的人越来越多。明清两代,华侨在暹罗做官也很多。泰国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随着其他文化传到暹罗。从经过泰国几代人的筛选、提炼、融化而成今日独具一格的泰拳,不难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等主要技击招式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这也许可以证明泰拳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5、截拳道。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代初,创编了独特的技击风格和技法的 现代 技击术——截拳道而蜚声国际武坛,同时又以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系列别具风格的“功夫片”而轰动国际影界,以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兴起了“中国功夫热”。李小龙之所以能创造截拳道,是因为他长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依照中国武术“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等拳理,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以及戳脚拳中的腿法并吸取了西方拳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长,从而糅合中外武术的精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风格,创立了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技击术——截拳道。

(二)“武术热”丰富了世界体育生活

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

武术在日本十分流行,仅“少林南拳法联盟”就有2600多个国内分支和300多个欧美分支组织,共有100万会员。近几年来,其曾先后11次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邀请中国武术协会访问日本。日本的大、中、小学还把柔道、剑道、相扑和弓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学习课目。

中国武术在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 台湾 等地区也很流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至今仍保留着精武体育会。在每年举行的东南亚武术邀请赛上表演的拳术,除流行的五祖拳外,还有泰拳、缅甸拳、本扎(印尼拳)等,也都是吸收了中国武术技法而 发展 起来的一些拳种。

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1985年,在一些国家武术组织的共同倡议下,先后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盟和南美洲武术联合会。

(三)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探求武术丰富的 哲学 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武术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风格有别的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无论哪一个流派的理论大体上都受到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

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 治疗 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四)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的某些表现形式和技艺,已相继被我国的戏剧、舞蹈、杂技所吸收和借鉴。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效果和 艺术 之美的体育运动。

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按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武术具有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了高尚的美的享受。

(五)中国武术对世界医疗保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太极拳能起到强身壮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据日本医学家古田信夫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因此,太极拳被誉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宝,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美国从1964年到1977年出版的太极拳书籍已有31种。有的再版了十几次。日本从1973年起,在东京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推广各式太极拳。

此外,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办法,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相配,练此五拳时也可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以及不少的拳种的拳理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五趾抓地”,这有促进经脉内气通畅的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经络点穴疗法和气功点穴疗法亦收到奇妙的疗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丢掉“诚信”的背囊之后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表哥,你听我说
渴望丰富多彩
山娃
感受乡村
诚信归去来
豆角月亮
心在刃上的选择
我爱这个七月
一个落榜考生的日记
非常寒日
触摸都市
这是我的选择
《一封消费者的申诉书》
依法治理办公室规章制度范例
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会费标准和管理办法
小学教师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车辆调度员岗位职责
2011年幼儿园门卫管理制度
厂长岗位职责范本
小学出入校门登记制度
幼儿园安全保卫方案
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学校校门管理制度
土建质检员岗位职责
2011年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教师成果奖励制度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必须遵守承包合同
省定额站关于脚手架疑问解答
谁是造价最终确定者
给业主编制清单必须清楚的问题
造价员有效复习的几个要点
工程造价经验数值
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
如何区别钢筋预算和钢筋下料
预算问题49问,49答
如何做施工技术交底?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施工经验
浅谈201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学习方法
市政工程定额解释问答
从造价的立场去看现场 关于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
毕业生看建筑施工图的要点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
《雷雨》知识点精析: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
《雷雨》知识点精析:整体感知
《雷雨》教案之一
《雷雨》教师语录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雷雨》美文赏析之一
《雷雨》知识点精析:思想探索
《四季》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课后反思
《雷雨》考点练兵一
《雷雨》知识点精析:艺术成就
《雷雨》课后习题答案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雷雨》考点练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