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企业培训课程在高职技能人才培养中对接应用研究

企业培训课程在高职技能人才培养中对接应用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企业培训课程在高职技能人才培养中对接应用研究

【摘 要】 本文从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与企业培训存在一定的共性为切入点,研究高职院校如何将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到高职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来,通过企业培训课程引入来提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关键词】 高职 技能人才 培养 企业培训

从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析,有些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高职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趋势。因此,如何引入合适的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我们高职学生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因而高职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其中将企业培训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在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

将企业的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发展学生素质,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将优质的企业课程带入学校中来,将企业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整合到高职院校人才共育的过程中来,为培养本地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通过将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院校课堂中来,可以使高职的学生和工作行进近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职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大幅的提升,另外高职学生可以经过企业相关课程的培训,能亲身感受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的能力,能提前培养其职场适应性,锻炼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另外由企业优秀的培训教师为学生上课,可以使学生学到工作真实所需各种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培训课程引入的原则

企业的课程在开发和设计时主要是针对企业当前发展需要而进行,因此,在引进企业课程时,要应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的选择,要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企业培训课程引入高职课堂中来,引进课程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企业培训的对象主是企业的员工,基本素质与高校大学生相比相对差距较大,因此要求培训灵活多样,培训内容和方式更有吸引力,这对大学生来讲,无疑很有吸引力。但我们高职对企业培训课程的选择还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密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培育实际需要。要选择有实用性、技能性的企业培训课程,同时上企业培训课程的兼职老师也要有针对性选择,这些企业兼职教师要经过挑选,要能代表企业高的技能水平,其能力要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要能服务于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发展的需要。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引入高职的企业培训课程必须企业优秀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课程,并且要符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的需要,高职课程相关负责人必须到企业中去,要实际去调查、研究,要了解企业课程的优缺点,通过引进课程来解决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都有具体的培养方案,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规定了具体的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与此不同,企业培训以各类技能实践为重点,技能的培养是企业更加重视的,特别是软性技能的培养,高职能对接企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对提高高职院校高技有人才培养质量极为有帮助的。

3.前瞻性原则。引入高职院校的企业培训课程要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课程负责人在引入企业培训课程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要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还要研究目前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从而为高职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和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依据,使引入高职企业培训课程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入的企业培训课程在授课方式方面要有一定创新性,要尽量引入一些受高职学生喜欢的企业培训授课方式。目前广东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急需改进,而企业培训方式就非常的灵活,企业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要比高职院校做得更为创新和多样式,学生可以在互动环节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这要比从传统的传授方式学到的要深刻很多,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从而让相关知识内化于心,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三、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借鉴企业培训的优势方面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分析,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系统化必然要优于企业培训,但从与社会接轨,提高高大学生技能素质的角度来看,企业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带给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些值得学习的新思路。

1.应吸收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先进理念

目前在我国产业升级转型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从培养专能人才向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放到产业发展需求中来实现人才培养需求对接,这样才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而,将企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引入到高职教育中来,比如高职要强深化“以能力为本”的企业培训理念,注重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要重点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依据企业培训课程调整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高职的课程设计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体系,但从课程的规划话来分析,高职的课程仍是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的极积性不高,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一种被动学习,专心学习的不多。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懂得多少理论知识,而更注重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人才培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3.参照企业培训方式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形式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会主动去受新的事物和理念,所以企业培训所采用的最新培训方式往往可以为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带来新的动力。广东高职院校目前流行的教学形式依然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僵化教学的方式很难引起现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在如今天互联网加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教师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学时互动性极差,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必须创新,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使高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教育部对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符合高职教育科学规律,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构建高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从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把企业培养课程融入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系统当中来,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动用企业资源,来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 粟慧龙、韩雪,基于PDCA循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8(1).

[3] 陈晔、林铿、孙忠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4):45-47.

[5] 曾衍文,张莉萍,关于培养高素质“双E”人才的思考--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兵工学报,2013(1):100-1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滴水岩
在古诗中沉醉
三峡日记
古诗中的四季
古诗中的秋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背起行囊走四方
古诗苑漫步之旅
叶楚伧故居记游
神农架游记
春夜洛城闻笛
保国寺记游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夫子庙的夏夜
社区综治中心、司法所建设及功能发挥途径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
计算机普及背景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浅谈道路运输管理
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探析
财务公司会计管理中的细化业务部分核算
慈溪市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浅谈数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性
论篮球文化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上海市养老服务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趋势
浅析基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工程10kV配网线路施工
技校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浅析招考制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的探讨与实践
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践探讨
《春天的声音》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春天的雨》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春天在这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