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注老年群体 提升广播魅力

关注老年群体 提升广播魅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9

关注老年群体 提升广播魅力

我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速,截至2014年底,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再过20年,将突破4亿。而老年人作为广播的主要收听群体,关注其生存境遇,感知其微妙变化,传播有价值、有情感的新闻,既能增强双方黏合度,又能提高广播节目的可听性。

循着线索采新闻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原本再自然不过的亲情问题却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当前的老龄化社会中尤显严峻。2011年,《老年法》修订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此规出台,反响不一。为人父母者,有人赞好,也有人不以为然;年轻人则很多通过网络大吐苦水,常回家看看不是不想,关键是没假、没钱;有法律专家也认为,这种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笔者选择了春节和中秋这两大中国传统节日,走访城区部分家庭、福利院和社区,发现新规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正效应。如城区某个家庭,全家36口从全国各地赶回为老寿星拜寿,四世同堂共度新春;中秋当天,市福利院不少老人被子女接回家共享天伦之乐,感受家庭温暖;泉口街道金象社区建立起“空巢老人子女QQ群”,定期上传老人生活的图片、视频,方便外出务工子女及时了解家中老人近况,与社区沟通联系。

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家庭发展变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之后,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荆门市掇刀区卫计局对此做出了有益探索,提供近20万元启动资金,按区、镇、村三级网络规划,分别在官堰社区、白石坡社区、麻城镇和麻城镇官堰村试点。要求根据各自医疗资源,选择全托养老、日间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照护模式,帮助老人实现“健康时养老、患病时就医、困难时有助”的夙愿。短短半年,服务对象达到近500人。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掇刀卫计局还将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整合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医疗器械和娱乐设施,让医养融合之路走得更远。笔者采写出3分30秒的《荆门试点医养融合,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一稿,在省台的《全省新闻联播》、《湖北新闻》和《焦点时刻》采用。

2015年8月,全国老龄办启动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问卷内容涵盖了养、医、住、行、用、娱各方面,调查结果将反映新时期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特别是困难老年人的民生重点难点问题。届时,又可顺着线索,及时跟进报道、深入挖掘。

平常之处寻新意

源自老人生活的一般场景,乃至是司空见惯的小事,如能保持强烈的新闻敏感,便可捕捉到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抓住处于萌芽状态但代表事物发展的新方向、新做法,挖掘出其蕴含的传播价值。

2012年的大年三十,作为值班记者前往荆门市福利院采访,得知近些年有一半老人选择留守过年,当年人数更是超过三分之二时,笔者陷入了沉思。千百年来,中国人习惯“养儿防老”,过去很多老人对老年公寓敬而远之,送老人入住的子女也被视为不孝之举。如今,入住人数增至两百名,范围也由最初“三无”老人扩大到需要和愿意入住的老人。思想观念转变的背后,与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政府加大养老投入、福利院功能配置人性化、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密不可分,尤其与老人“认亲戚、陪过生、常问候”活动,让老人们感到在院比家更舒适,更能安享夕阳红。采写的《百名老人福利院里喜团年》和《福利院里的幸福晚年》,用事实反映新现象,颠覆传统养老观,被省台新闻节目采用。

在农村的现代化变迁中,不少农民逐渐认识到子女不再是唯一的依靠,通过“以地养老”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尊严和快乐。位于“世界长寿之乡”钟祥市西北部的长寿镇,60岁以上老人有2472人,仅35人入住福利院,其余年龄在60-80岁区间、身体健康的老人仍坚持劳作,自食其力。在他们眼中,土地比儿子更可靠,土地收益加上国家的养老金,养老基本上不存在问题。待年纪更大时,将土地流转出去,尽量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因此,现在农村老人担心的是随意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名义剥夺种地的权利,面临更无依靠的未来。

抑恶扬善传美德

近年来,好心扶起老人反被讹、因不让座遭老人暴打、老人口含染色剂行乞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成为舆论热点。以至网友发出感慨“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老人原先慈祥和蔼、善良宽容的形象仿佛一夜间被倚老卖老、为老不尊所取代。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不仅要对错误行为进行监察,更应通过宣扬光明面,描摹人性光辉,引导听众坚持善良和爱的信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2015年1月9日,掇刀区白庙街道东站社区居民李金梅接孙子放学回家,走到五一路与东站路交会处,看到一位大爷摔倒在地。她和刚巧买菜路过的另一位居民王大凤赶紧跑过去,一起扶起了老人。现场众多热心人士也都围过来七手八脚地将老人抬到人行道上,两位骑摩托车路过的小伙子帮忙打电话报了警,李金梅则请东站社区主任联系医生。当询问老人情况,发现老人是名聋哑人。后用纸笔与老人沟通,才问清了身份。没过多久,白庙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也闻讯赶来,检查确认是因突发脑梗而摔倒,好在路人及时将其扶起,身体无大碍。随后,民警将老人送回了家。采访中,记者问及两位大妈为什么敢扶时,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当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有人遇到困难,理所当然应该帮一把。据估算,我国每年有4000万老人跌倒,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人摔倒后该不该扶,全国人民曾为此争论不休,两位社区大妈和一群热心人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又如,京山县雁门口镇原吕冲村党支部书记黄从德61岁的遗孀吕友香,身患多种疾病,省吃俭用5年,代夫还清17年前的担保借款,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诚信婆婆",后被评为2014年度“荆楚楷模”。掇刀区麻城镇龙井村七旬老人李承雄和老伴,3年前因一场重病,花光了积蓄,吃起了低保。后来,老人以退休金上涨为由,两次主动要求退保,把好政策让给更困难的人……报道这些事例,弘扬善念义举,短时间内将正面报道转化为社会舆论,普及积极观念,彰显媒体责任。 纠正扶偏树新观

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乐享丰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没有积极投入、踊跃参与的冲动。积累了毕生的知识学问、丰富的经验和宽广的人际关系,老人完全可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

泉口街道浏河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老小区,由于物业管理滞后,居民楼内外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个难题,2014年11月,退休职工张本雄组织居民成立了自管委员会,负责清洁工的聘请、管理、工资发放及设施维修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小区环境;白庙街道牌坊社区老党员江明清,年逾花甲、二级伤残,平日走路都困难,却乐于为了大家的利益甘当免费“跑腿员”,后在社区组建的“夕阳红说事会”中高票当选为负责人,乐此不疲地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政策、普及法律;荣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湖北好人”的掇刀石街道虎牙关社区“和事佬”团队,是由一群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教师、老职工、老干部组成。他们积极投身社区公益事业,义务为居民排忧解难,近三年来调解的大小纠纷有300多起,做实事好事500多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对老年人来说,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不仅给社会增添活力,还能有效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于广播而言,传递银发族正能量,有助于纠正长期以来把年长者全都刻板化,看成是老弱不堪、给家庭或社会带来问题与负担的一群人。

聚焦热点引期待

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虽然一些年轻的老年人暂时选择“以地养老”,但随着年龄增长,还得依靠家庭养老为其送终。而部分子女孝道意识衰落,以致老人陷入了“老无所养”的凄凉境地。举一例,掇刀区团林铺镇姚庙村83岁婆婆张正英和老伴陈向翠,育有5男2女,儿孙满堂的两位老人却没能在晚年享受应有的天伦之乐。张婆婆8年前因车祸丧失劳动力,一直由老伴照顾。2014年6月,张婆婆又因心脏病住院,老两口多次找儿女帮一把,但子女或以老人没有给自己带孩子,或以自己出嫁等理由拒绝赡养。虽经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一直未果。迫不得已,两位老人含泪走进法院,一纸诉状将七个不孝子女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他们承担自己的生活和医疗费用。经过审理,法院当庭宣判7子女每月共同支付700元赡养费,并分别承担老人的医疗费用。宣判后,子女们当庭服判,而张婆婆却泪湿衣襟。

生活好了,孝道却丢了。在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普法教育的同时,也应大力提倡孝道,促进亲情回归,毕竟法理不能完全替代孝道。

相比农村,城市养老选择更加宽泛,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在公办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养老需求时,民办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不管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办养老院,都遇到同一问题:招人难、留人难。以民办养老院福寿居为例,护工多是城市四五十岁的下岗人员,或是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平均每个护工要负责8个老年人。因劳动强度大,专业技能要求高,待遇也一般,自2013年公寓开张至今,人才流失率在30%左右。

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象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对此,我们期盼着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一线护工收入。除了薪酬,就业观念、人才培养也是养老人才紧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少有人把养老服务当职业,行业的发展缺少职业保障和职业前途。望有关部门考虑将养老人才纳入国家职业教育,鼓励专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完善培训、取证、上岗制度,培育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帮爷爷捶背
新年小日记
昆明游
太阳公公剪指甲
美丽的秋天
蚕宝宝
秋天的校园
我的自画像
小学生日记一则
小树洗澡
一个苹果的来历
快乐的一天
我的铅笔盒
一件好事
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产品中的运用
分析建筑艺术与艺术修养
浅谈液化气市场营销和开发策略
论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绘画性
试论市场营销从广告导向到公关导向的转变
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术语的四重二律背反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认知语篇学
语感.语智.语趣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二
《童年趣事》(二)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美文欣赏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巩固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趣闻故事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意思
《祖父的园子》老师语录
《祖父的园子》重点字词梳理
《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及代表作品
《祖父的园子》重难点分析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游记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精解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分析篇
《祖父的园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