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过有责任的生活

过有责任的生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2

过有责任的生活

【摘要】在以品德教学为出发点的一体化德育体系中,以“我是教室的主人”为主题,开展以“寻找最美的教室”“畅想我们的教室”“改变我们的教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能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就是教室的主人,同时,在“当家做主”的过程中也真正地过上了有责任的生活。

【关键词】一体化德育;主题活动;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13-02

【作者简介】邢海燕,南京市上元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江宁区品德学科带头人。

一、主题班会的背景

《我是教室美容师》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我的成长与学校”中的第二课。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室的布置历来是学校和教师主观意志的体现,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参与教室布置的意识和机会。开设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但如果仅仅靠《我是教室美容师》这一节品德课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教室的,它需要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中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把教室看作是自己的成长空间,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它,过上有责任的生活。

在以品德教学为出发点的一体化德育体系中,延伸环节的活动主题,是以教材为参考的。从教材《我是教室美容师》设置的背景来看,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室的环境,对教室里存在的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因素往往视若无睹。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学生的主体性也难以得到提升。主题班会“我是教室的主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开设的。《我是教室美容师》与“我是教室的主人”一脉相承,在这种持续推进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并能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二、主题班会的目标

1.进一步认识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教室是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对自己教室的热爱之情。

3.通过岗位建设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积极改变教室的环境,把教室打扮得美观、实用、安全和科学。

4.建立教室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改变和美化教室的过程中过有责任的生活。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班会课“我是教室的主人”的目标应是《我是教室的美容师》目标的升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班会课的目标达成不同于品德课,它不是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为载体,而是以一系列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如果说品德课凸显的是教师的引领作用,那么,班会课则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舞台,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以品德课程为出发点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中需要准确把握班会课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在课外的生活世界中得以践行和彰显。

三、主题班会的准备

教师准备:(1)做好“我是教室的主人”主题班会的策划与设计工作。(2)制作主题班会PPT。

学生准备:(1)围绕教室环境分组开展课题研究。(2)通过校园参观或网络搜索寻找最美的教室。(3)与美术课合作,共同开展“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室”绘画活动。(4)与语文课合作,共同开展“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室”征文活动。

学生在品德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只是完成了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但整个认识过程还未完成,还应进一步深化、迁移认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品德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我是教室的主人”主题班会活动,就是在一体化德育体系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教室里的实际问题。强调班会前的学生准备,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来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迁移应用能力。同时,准备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自发自在的生活大课堂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

四、主题班会的过程

(一)“寻找最美的教室”

1.提问:你在校园参观中或是在网络搜索中找到最美的教室了吗?

2.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可通过照片、网络截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寻美成果,同时一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畅想我们的教室”

1.提问:请你用图画或文字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理想教室的样子。

2.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对自己描绘的理想教室的图画或文字进行解读。

3.评选最佳理想教室。引导:在评选中要详细说明理由。

(三)“改变我们的教室”

1.学生分组汇报自己对教室改造的研究成果。教室安全问题研究,教室卫生问题研究,教室噪音问题研究,教室空气问题研究,教室座位问题研究,教室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等。

2.确定教室的改进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安全监督组、保洁组、植物养护组、图书管理组等,学生自主选择申报改进项目;小组成员通过商议,选举组长,给本组起个名字,分工合作,按最好的设计思路形成项目方案,由组长负责召集实施。同时,对其他小组的项目方案作出评价。

3.确立教室的管理制度。讨论:教室是我们生活、成长的空间,作为教室的主人,我们在教室管理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引导:为创造文明、优雅、整洁、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要把这些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形成教室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教室进行维护。

(四)班主任总结点评。

黑板、课桌、课本、拿着讲义的教师……教室总给人一板一眼的印象,很多学生以为这跟他们无关。教室,是学生生活的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学生的活动场所与活动资源。作为学生,必然会有怎样对待教室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不仅要让学生改善教室环境,把教室打扮得美观、实用、安全和科学,更要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审美情趣。

学生依据自己小组的想法,实施自己的方案,这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体验、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如在教室设立成语角、数学角、英语角、生物角、图书角、植物角、文化墙、开心信箱、智慧宝盒、天气预报站、悄悄话信箱等等,这些旨在为学生提供“致知笃行”的平台,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教室的主人,在当家做主的过程中过有责任的生活。

在新课程体系中,班会课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如果说作为显性课程的品德课主要负责正面的、直接的道德教育,那么,作为一种隐性课程,班会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力量开展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当然,仅仅依靠品德课和班会课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制度化的班级生活中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在课堂中引导,到课外去躬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山导游词
开学了,我们笑了
可爱的小猫
颐和园导游词
假如我是科学家
再逢中秋
观察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观察豆子
时间都去哪了
我的蝈蝈将军
养蚕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
因为选择不同
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浅探(1)
探索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论文
重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浅谈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浅谈注射执行死刑(1)论文
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1)
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茂名重化工业建设
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1)论文
探析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原则(1)论文
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论文
入室索钱不成,便杀人获取财物应如何定性(1)论文
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1)论文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之我见(1)论文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论文
是组织**罪还是强迫**罪(1)论文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燕子飞回来了》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天》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