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浅谈宪法原则的特征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浅谈宪法原则的特征”解决您在写宪法论文中的难题
1宪法原则的基本内容
宪法原则的内容和范围在宪法理论研究中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人们主权原则和基本人权原则是被公认不可或缺的两大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一切宪法原则的逻辑起点.确立了人民在宪政国家的本体地位,解决了国家权力来源问题,说明了国家权力来源于民、受制于民、服务于民的政治理念。宪法里有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这一对基本矛盾,公民权利是目的性内容.国家权力是手段性内容,以公民权利为终极价值目标。
2宪法原则的特征
宪法原则是确立宪法制定认知宪法:规律中所体现的宪法价值,它是宪法的规则的“边界”。它是宪法原则规范性和价值性的抽象,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从其“实然性”、“应然性”和“实践性”等多角度来观察和研究。
(1)实然性。从“实然”的角度研究宪法原则的特征就是是从事实的角度观察宪法原则特征所指引的宪法价值判断,从事实层面来看:①本源性。宪法原则不仅是所有法律设立的基础和形式宪法是否合理的最终判断标准,而且是一个国家制定宪法、实施宪法以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宪政国家的终极依据.并以此基础所生成的民主、法治和人权制度的根基。②抽象性。宪法抽象性侧重维护宪法形式和精神内容,它是宪法稳定性的前提.它一般不预先设定具体的事实状态,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明确法律后果,它是从广泛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纲领性规则,大多数宪法原则蕴含于宪法规则之中,是人们抽象思维的结果。③政策性。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议行合一”.国家权力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宪法实践中.特别是修宪过程中显示其特点。
(2)应然性。从“应然“的角度研究宪法原则特征是从没有对应的客观现象而存在的,一种纯粹的宪法价值设计,从而指导现实事实并受其检验的价值判断,它与事实状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①至高性。人民意志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体现。而政府有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法律具有至高性,才能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否则就是空的。所以没有法律至上,难以保障人民意志至上。在由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所形成的准则体系中,宪法原则处于最高的层次和地位。②稳定性。宪法原则是宪法思想和价值的体现,在宪法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宪法条文变化而改变,宪法的稳定包括一国宪法的稳定和一部宪法的稳定,它是宪法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宪法权威赖以建立的基础。③普适性。宪法原则应当统率宪法规范的所有内容,渗透于宪政制度的各个方面,任何立宪国家在立宪和行宪过程中都应遵循宪法原则,否则就是虚假的宪法和宪政。
(3)实践性。在研究法的过程中,会存在对法的价值判断和法的现实判断这两种认识之间的矛盾,但我们不应当将它们割裂开来,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宪法原则的实践性就是其中的纽带和动力。①强制性。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宪法原则更多的是起着间接性强制力作用,制宪者必须根据宪法原则的要求设计宪法内容,宪法解释也不能背离宪法原则,否则就损于宪法精神,在司宪过程中,在面对多个宪法规则需要选择肘应当以宪法原则为依据。②适用性。宪法的适用就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将宪法规范运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专门活动。我国现行宪法的第5条第2款明确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显然,对于违反宪法行为的追究需要通过宪法的适用来实现。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浅谈宪法原则的特征”,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节雨夜赏月
- 争上游
- 神奇的放大镜
- 我当班长了
- 跳舞伴我同成长
- 我的表姐
- 新型玩具
- 教师节献花
- 三个小雷锋
- 山海关旅游
- 我战胜了我自己
- 要是我有了翅膀
- 妈妈不给我买自行车
- 秋天到了
-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 堤坝滑坡
-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 土地整理规划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探索与实践
- 梁北煤矿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水文水资源数据走向共享
-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 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 2011年防汛脱险工作方案
- 生活饮用水硬度软化的研究
- 新农村建设饮水方案尝试
-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 安丘市四库灌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议洞庭湖水文测验
-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案一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乌鸦喝水》教案2
- 《乌鸦喝水》教案二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案三
- 《司马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