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2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

【论文关键词】新闻评论;政治性

【论文摘要】目前,新闻评论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但是,业界对于新闻评论是否具有政治性存在很大争议,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从评论意愿和写作手法的角度,阐释了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必要属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不能舍弃而且必须得到加强与重视。

目前学界和业界很多学者在讨论新闻评论的性质时,不赞同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性,笔者不拙,认为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必要属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不能舍弃而且必须得到加强与重视,不仅党报要高度重视,市场类报纸同样要加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政治。

关于政治的定义的讨论如同给新闻下定义一样,各个时期,由于受到时代背景,思想观,价值观等等因素的影响,学者与非学者,政治家与非政治家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从古希腊的教士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中国古代的先秦诸子到孙中山,都曾给政治下过定义。沪宁在《比较政治分析》一书中对政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说, 历史的演进往往会使一种概念发生嬗变, 因为概念是对一定阶段历史活动的描绘, 随着历史活动的进步, 概念不变, 但内涵已经不同。政治的这个概念也不例外, 其内涵随着时间的迁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用“完全政治”和“不完全政治”这两个概念对政治内涵的演变作了阐释。前者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 后者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要内容, 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国家建设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政治”。

每个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都有合理性,但也都有不足,因为要给一个变化的动态概念下定义不可能得到十分准确的答案,但是不管怎样理解政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之所以说报纸的新闻评论带有政治性是因为它代表了一定权力主体的利益,是为一定权力主体的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意识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强。

传统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是指为了重大政治事件,重大问题发言,宣传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针对那些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发言,保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的, 并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 新闻评论要坚定不移地宣传和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这些传统的新闻评论的政治性表现仍然适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新闻评论对社会生活的引导功能也正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的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人由此提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关系国际民生的大事,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带有政治色彩,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变化的精神生活同样是巨大的。现在我们评论的不仅仅是国家大事,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娱乐,体育,文化等等很多素材可以去评论的,是不是能单纯的就事论事,不必要上升到政治高度呢?其实单纯的就事论事不是不可以,但它不能算是真正的新闻评论,一篇合格的新闻评论,必须上升到政治理论高度。

拿报纸对“选秀造星”现象的报道为例,现在“超女”“好男儿”“快乐男声”影响了大江南北,对于新闻评论来讲,所评论的范围不能局限于对这些明星的喜爱或厌恶,如果单纯的讲表面现象,当然不会触及到政治层面,那样写也不能算是一篇新闻评论了,我认为应该属于杂谈范围。真正拿“选秀造星”这个新闻事件作新闻评论的话,必须有一定的思想高度,“选秀造星”这个现象给社会到底带来了怎样好的或坏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不好的影响?在评论过程中,作者肯定会带着某种说服意愿去评论的,新闻评论的作者必须会讲理,以理服人,通过评论能够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和新闻事件的联系,引发他们的思考,找到共鸣。那么这个“理”从哪里来?作者写出的这个“理”一定是对作者本身和他所处的社会组织有利的,谁会在自家的门口骂自己呢?那么这个评论就代表了一定权力主体的利益,是为一定权力主体的服务的,它就具有政治倾向性。

有的学者提出:党报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看不出政治性,并不代表就没有政治性,在我国党管新闻的体制下,任何一份党报都是在拥护党的建设的,都会发表有利于执政党建设的评论,现代人自我意识增强,强加灌输思想是行不通的,如果还沿袭改革开放以前的评论,搞假大空,枯燥的长高调,那么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新闻评论就没有任何可读性了。现在的新闻评论,更多的是在评人,通过写人的具体事件来宣传某种事理,达到宣传的目的,摆脱明显的宣传痕迹,应用人性化的视角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更容易说服人,给人以启示,时评文章要力求通俗易懂,不要过于追求高深。哪怕是党报上的评论文章,也应该采用生活中新鲜、生动和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词汇,才能使文章充满“动感”,走进读者心中。

现在评论多是以人写事,由事及理,让读者自己去感悟,所以我们不能说现在的党报的新闻评论弱化了政治性,只能说随着读者思想的进步,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面上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党的政策精神,但实际上这种潜移默化的深入比强行灌输效果好百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一只贝》读后感
挤和钻的精神
学习坚强勇敢
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读《蜘蛛脱险》有感
人的价值=尊严爱
读《闯关东》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我们要飞翔
读《谁砍的樱桃树》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把握自己》有感
读《强国之路三十年》有感
读《爱是不败的赢家》有感
浅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素质教育
论对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的认识与实践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浅析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
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的必要性
跳动的舞蹈史
浅析新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创新特点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浅论网络对初中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分析
课堂里的脑科学——给教师的12条建议
商代艺术的发展及其特征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数学建模教育模式探究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1)
飞翔的梦
《三个儿子》教案讲义
《三个儿子》知识点精析
母亲的恩情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示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爷爷和小树》教案
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初春游北海
亮晶晶的夜
《三个儿子》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示例
《三个儿子》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课后阅读练习
《三个儿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