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谈“好好X”句

试谈“好好X”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试谈“好好X”句

"

论文关键词:“好好X”;原型范畴;虚化

论文摘 要: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好好X”结构,分析了“好好”在此结构中所出现的不同语义,以及“好好X”内部的结构。文章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此做出解释,说明X的原型范畴和“好好”语义虚化的对应。

一、引言

“好好X”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格式,如:好好干、好好看看等,X为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在这个格式中,“好好”有不同的语义,而这些语义是同X的词性有密切关系的,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好好”语义虚化的过程,以及伴随语义虚化出现的主观性增强的评议功能。

二、“好好x”的结构

2.2 关于“X” 本文讨论的X限定于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

2.2.1 X是VP 2.2.1.2 X是双音节动词 X是双音节动词时,有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动词后可加“着”、“的”:

(5)我干吗不好好扮演呢。(梁晓声《表弟》)

(6)这要好好培养培养。(苏童《疲惫的人》)

(7)只要是正常的生活,便都是值得好好生活的。(梁晓声《狡猾是一种冒险》)

在以上例句中,“好好”均表示程度深。然而,很多双音节动词在同“好好”结合时,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如:

(8)好好保重身体;

(9)好好解决;

(10)好好佩服

(8)“好好保重身体”中“好好”表示程度深,前面两个“好”先粘合,再同“保重”粘合。“好好保重”只能分析为[[好好]V],不能分析为[好[好V]]。例

(9)“好好解决”既可理解为“认真地解决”,也可理解为“很容易解决”。因为可以是两个“好”先粘合在一起,产生“认真、尽力”之义,再同“解决”结合;也可以是“解决”先同后一个“好”粘合在一起,产生“容易解决”之义,再受前一个“好”修饰,进一步强调“解决的容易程度”。因此,“好好解决”既可分析为[[好好]v],也可以分析为[好[好V]]。例

(10)“好好佩服”只能理解为“非常、特别佩服”,也就是说,后一个“好”先和“佩服”粘合为“好佩服”,再和前一个“好”粘合,前一个“好”同后一个“好”一样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好好佩服”只能分析为[好[好V]],不能分析为[[好好]V]。 这里“好好”均表示“尽情地”,此结构均分析为[[好好]v]。与此相似的是,X是“动词+宾语”结构,如:

(1

5)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苏童《流行歌曲》)

(1

6)希望你好好配合他工作。(苏童《疲惫的人》)

由此可见,只要动词后有动量词语或宾语,那么,动词先和动量词语或宾语粘合,然后再和“好好”构成“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

2.2.2 X是AP X是形容词时,“好好X”多出现在口语中,口气比较随意,常表达一种强烈的主观感情,受南方话影响较深。如:好好漂亮、好好能干、好好乖巧、好好聪明。“好好”表示程度加深,常常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如赞叹、厌恶等。“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X]]”。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在南方方言中,“好+形容词”可以理解为“很+形容词”,“好”表示程度。邢福义(19

9

5)指出,“好+AP”这种句式,或者表明自我感觉,或者表明对他人或事物的评议,都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情绪。在“好好X”结构中,后一个“好”先修饰形容词,形成“好+形容词”结构,然后再受前一个“好”修饰,前一个“好”进一步加深程度。这里,我们为了行文的方便,将“[好[好X]]记作[好[好V]],不另用[好[好AP]]表示。为什么“好好X”可以分析[[好好]V]和[好[好V]]两式呢?下面我们运用原型范畴理论,从共时平面探讨“好好”的语义同X的关系。

三、“好好x”结构的原型范畴

X 典型动词 典型形容词

当X处在从动词到形容词这个连续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好”在“好好X”结构中词义的变化。当X处在这个连续统左端,也就是它的及物性最强时,“好好”的语义为“好好、”或“好好,”,“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当X的及物性减弱,“好好”的语义多为“好好,”,“好好X”结构既可分析为[[好好]V],也可分析为[好[好V]];当X的动作性最弱,即当X为形容词时,“好好”的语义进一步虚化,仅表示强调,“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在这个连续统中,从左端到右端,随着X动作性的减弱、及物性的降低,“好好”在与其结合时,语义也逐渐虚化,从可以表示客观现实情况正常或方式合适,到表示程度加深,最后仅仅起强调作用。在“好好”语义虚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好好X”的主观化程度增强了。当X是一个典型动词时,如例

(3),“您也要好好活着呀”中“好好”义为“方式合适或情况正常”,这时,“好好”在语义上并未虚化,只是说话人的一种客观表达。而在“好好聪明”中,“好好”仅起到强调作用,是对人或事物做出评议,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可以看出,当“好好”客观程度义较强时,多用在祈使句中,后接自主动词(组);当“好好”的主观评价义较强时,则多用在感叹句中,后多接形容词(组)。

李晋霞(200

5)提出形式上测定主观化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准——前加否定词。当X处在这个连续统左端,也就是它的及物性最强,“好好X”结构分析为[[好好]V]时,“好好”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可以用“不”或“没”否定,表示量级上的减弱,如:“好好看——不好好看”、“好好谈谈——没好好谈谈”。当X的动作性最弱,处在这个连续统的最右端,“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时,“好好”通常不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仅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如“好好漂亮”。也就是说,当X处在连续统左端时,“好好”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说明他的语义内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当X处在连续统右端时,“好好”不具有量级上的可调节性,更加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性。

我们知道,动词高及物性特征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语态上是现实的,而低及物性特征的表现之一是在语态上是非现实的。“好好”在同高及物性动词结合时,语义上表现出更多的客观现实性,而同低及物性动词或形容词结合时,则表现出较多的主观性;“好好”的语义在下面这个轴线上由较为客观的陈述逐渐变为较为主观的评议。

由此,我们可以对例

(1)到例

(4)做出解释:因为典型动词须具备时间意义,而时间特点典型的形式表现是可以带时体助词,这一组V后均可带时体助词,因此v的及物性最强,“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同样,我们可以对例

(8)到例

(10)做出解释,例

(8)至例

(10)中的“保重”、“解决”、“佩服”在这条轴线上正是自左至右排列的。所对应的也恰是轴线上自左至右的“好好”的语义和“好好X”的结构类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词本身未必不是一个典型的动词,但在特定的语法环境里可能没有表现出典型动词的形式。比如:“解决”这个词,在例

(9)“好好解决”中,既可以分析为[[好好]v],也可以分析为[好[好V]];而在“好好解决问题”中,只能分析为[[好好]V]。这是因为动词的高及物性特征还表现在参与者的多寡上,参与者多,动词的及物性也相对高;参与者少,动词的及物性也相对低。当“解决”后面有受事宾语时,“解决”的及物性增强,因此,它向轴线左侧移动,和“好好”结合时只能分析为[[好好)V]。由此,也说明了为什么例

(1

1)到例

(1

6)只能分析为[[好好]v],动词后带有动量词语或者宾语,都说明动词有高及物性,“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好好”语义上还是客观的陈述,没有主观色彩。而当X是形容词时,“好好”的语义虚化,并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好好X”结构只能分析为[好[好V]]。

四、结语

本文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好好X”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好好”语义的虚化做出了解释。“好好”语义和X及物性的高低密切相关,X为典型动词、及物性高时,“好好”语义的主观化程度较低,多是客观的陈述;随着X及物性降低,“好好”语义逐步虚化,主观性逐步增强;X为典型形容词、及物性最低时,“好好”语义的主观化程度最高,是主观的评议。在X及物性逐步降低、“好好”语义逐步虚化的过程中,“好好X”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好好]V]逐步重新分析为[好[好V]]。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养蚕
观察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因为选择不同
黄山导游词
观察豆子
胜似亲人
颐和园导游词
开学了,我们笑了
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的蝈蝈将军
再逢中秋
时间都去哪了
可爱的小猫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支票的托收手续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天》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燕子飞回来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