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4
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问题的探讨
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问题的探讨 摘 要 近年来,重大会计差错及其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之定期报告,追溯调整基本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财务造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强相关部门完善追溯调整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关键词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追溯调整 财务造假
1 会计差错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对不应计提折旧的土地计提折旧,而对本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不计提折旧。②会计估计上的差错。由于经济业务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经常需要做出估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估计可能发生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时,发生错误;企业在存货遭受毁损,对损失的估计发生错误。③其他错误。在会计核算中,还可能发生除前述两种差错以外的其他差错。例如,漏记交易或事项、错记借贷方向、错记借贷金额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1年修订版)规定,会计差错的更正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其中,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在这里,笔者只讨论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结果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2 从相关案例引发的思考
我国的上市公司自从实施追溯调整以来,已经有好几百家上市公司因为"重大差错"(实为财务报表做假、虚假信息披露)而追溯调整,这几年因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上市公司数量在逐渐增大,调整项目和调整金额也在不断变大。有少数上市公司调整项目多达7~8项,涉及金额上亿元;个别公司甚至在前一年度筹资后,第二年度就要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做靓报表搞配股、增发再融资。 有分析人士指出,*ST江纸创造的"神话"是清理"三角债"的结果,难逃移花接木、操纵利润之嫌。单从*ST江纸连续两年大量计提坏账准备角度来看,计提坏账准备本是体现会计审慎原则的重要手段,但一旦沦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则与审慎原则完全背道而驰。为此,财政部2001年曾颁布相关规章,规定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对多计提的损失准备按原渠道冲回,即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利润而不能增加当期利润。对于预计负债的计提也有类似的规定。当然,谁又能说清楚*ST江纸前两年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呢?
公司为了实现扭亏、保配等目的,很可能打着"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幌子,把本期的成本费用往前期里塞,做大本期利润。ST黄河科和PT白猫就是借助这种方式实现扭亏,成功"摘帽"或避免退市。
下一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知识使我聪明起来
- 流一场泪的收获
- 同窗好友
- 朋友带来的快乐
- 今晚,我睡不着
- 参观汽车博览会
- 手机下乡
-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 观瓜趣事
- 我梦想有一天在领奖台上……
- 明天,我们还能有水喝吗?
- 爱师颂
- 今天;明天
- 我的笔名叫“隐含”
- 最老的“特种兵”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及降低风险的对策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刍议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 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 从涉诉审计业务谈如何避免诉讼风险
- 电子商务网站审计构想
- 企业采购合同的审计审签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内审在改制中的“六关注”与“六结合”
- 浅谈管理审计
- 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点
-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浅论风险导向审计
- 关于效益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析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及审计建议
- 《安塞腰鼓》课文阐释
- 腰鼓老人高向成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安塞的其它知识
- 刘成章简介
- 我的第一位文学指导老师――刘成章
- 《安塞腰鼓》主旨的多层探究
- 我读刘成章
-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浅议《安塞腰鼓》的阅读
- 安塞腰鼓的历史
- 《安塞腰鼓》中的四处妙喻
-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 安塞腰鼓:“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