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财务危机的诊断、预防及控制(1)
财务危机,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
一、财务危机的诊断
1.安全等级法。企业财务的安全程度可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两项指标分析得出。①经营安全率可用安全边际率来衡量。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1-保本销售额/正常销售额。安全边际表示正常销售额再降低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安全边际的数值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越安全,相对应的财务风险就越小。由于正常销售额是一个相对稳定值,因此企业的安全边际率越大,企业的安全程度越高。②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其中,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当资金安全率大于0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可以采取适当的扩张策略;当资金安全率小于0时,表明企业已潜伏财务危机,应积极改善资金结构。
2.财务指标综合法。它是运用多项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这一方法是由美国学者阿尔曼提出的。其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反映企业的累计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反映企业的当期获利能力;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即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函数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而言,不同类型企业的Z值各不相同。在具体实践中,应总结出适合自己企业的Z值。与正常值相比,Z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二、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是防止财务危机的关键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间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此外,企业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化的影响,避免过分集中向某一国家、地区以单一货币融资。企业在确定负债规模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新形势下高校债务管理的思考
适时转变职能 为财政管理服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谁说不相容?
- 惊蛰
- 我眼中,你最美
-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 你还会浮躁吗
- 爱的脚步
- 记住自己
-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 幸福的真谛
- 水
- 彼岸
-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 足浴场所开业策划方案
- “未来之星”爱童行活动方案
- 选美大赛策划案
- 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策划方案
- 休闲会所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 店庆活动策划方案
- 劳动竞赛活动方案
- 电视知识竞赛方案
- 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企划方案
- 环保购物袋推广方案
- 关于郊区乡政府五年工作回顾与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 职工运动会计划方案
- 乡镇美食节策划方案
- 名人演讲论坛活动方案策划
- 银行VIP客户联谊会活动策划案
-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1)论文
- 谈高师钢琴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
- 政府机构改革:目标、风险与建议
-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
-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
- 对离婚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1)论文
- 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1)论文
-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判例(1)论文
-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适用原则研究(1)论文
- 竞争法中的消费者标准(1)论文
-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 实行村民自治是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创新
- 否定的浪漫旅程──贝多芬与「英雄」
-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 《称赞》教学设计1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 《称赞》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
- 《风娃娃》教学设计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3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