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6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

[论文关键词] 农村 文化 建设 加强

[论文摘要]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村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道德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搞好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之心,民族之魂。党的十七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越来越得到干部和群众的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出现了党政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齐抓共建的局面。最显著的成绩体现在作为农村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除此之外,还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国家发改委从2002年到2005年投资4亿8千万元,扶植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文化部、财政部、广电部还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建设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也投入了一批相当可观的经费。农村文化机构日益健全,文化投入渠道扩大,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步增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的制约。信息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传媒技术迅速发展,给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但是农村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下,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惯性,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地下宗教热”兴起的重要原因。过去我们很强调争夺和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农村和农民,但现在很多干部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个别村党支部甚至要借助教会力量来组织群众,这体现了思想文化教育的空白和争夺文化阵地的缺位。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农民道德状况的制约。道德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先进文化总是通过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来推进新农村道德建设。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农村是不可能发展先进文化的。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没有道德素质的支配和制约,其文化素质就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就难以有效推动新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国,在农民身上体现着勤劳、勇敢、朴实、善良、坚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道德状况受到冲击。如诚信意识和互助精神缺失,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蚀,恶化了农村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4.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还有很多困难而且成年农民的职业培训机会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目前农村文化人才奇缺,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组织活动能力的文化人才既少又容易流失,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稳定性也不强,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上的情况表明,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我们要按照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和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从农村实际出发,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重视发展农村文化,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起到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智力支撑和方向保证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广大农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再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新农村建设的道德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友善的乡风、村风、民风,提高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

2.开发利用农村文化建设资源,大力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形成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扭转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现象,努力开展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增加一些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根雕、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培育地方品牌文化。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文化积极分子、民间演艺团体的骨干带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队伍,善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使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

参考文献: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人民出版社,2008.3

[3]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进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

[4]《应加大投入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9.2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音乐会
抓猫
青椒炒蛋
第一次看海
惭愧
我们是女生
做书签
一次有趣的活动
讨厌的蚊子
春游
我见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盲丐
词语接龙
雨中情
想不到
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审计的影响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工程审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试析新课改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堂教法的转变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1)-行政管理论文
探讨开发和利用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性因素
探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筑安装工程结算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变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讨
探讨提高政府效率:理论、困境与出路(1)-行政管理论文
探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行政管理论文
论国家实物储备的若干理论(1)-行政管理论文
浅谈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
对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探讨(1)-行政管理论文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