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 摘 要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着重从调整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和谐社会 提高农民收入 市场经济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收入长期低水平徘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

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1 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这种基础地位更为突出。一方面,解决占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不仅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国际粮价的稳定,以致涉及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关系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能力和热情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利益分配制度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高低。改革之初,“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取得历史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农业发展缺乏持久的制度支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剧,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出现大面积抛荒,粮食出现连续减产等,这对于一个耕地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的人口大国是极其危险的。

1.2 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第一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第

二、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广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对第

二、第三产业的基础地位愈发明显。一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粮食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我国广大的农民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几年农民收入不高导致的农村购买力的低下已直接影响了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

1.3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曾作过鲜明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而且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利益分配上,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不同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2 农民收入状况与城乡收入差距3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3.1 长期以来重工轻农政策的积淀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建国之初,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工业,国家对工农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农业仅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决策者只是在农业发展不足而威胁整体经济发展时,才重新重视农业,致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旦矛盾缓和,又会减弱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利益的关注。

3.2 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

首先,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按照一般规律,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农产品消耗比重会越低。其次,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很大,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更为突出。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民的观念以至行为模式,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农民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勤劳不能致富、增产不能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

3.3 农村的现实状况

首先,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执行困难,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限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其次,政府投入长期偏少。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财政用于农村发展的各类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0%~15%,占GDP总量比重的1%。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再次,农民负担长期偏重。一方面,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相当一部分由农民自行分摊,农民又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不断膨胀,走不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行政支出入不敷出,导致农村乱收费。

3.4 农民自身素质状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量的优势,但却不具备质的优势。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是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最低的一个群体。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4

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

8、3%,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在此基础上,农村干部的素质令人担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甚至还不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阶段农村体力型劳动力大量过剩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并存的尴尬局面。

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4.1 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首先,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次,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不例外。再次,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国家依法为公民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安全网。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实行得较多的是送温暖式的或节日型的救济,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国家和社会应该始终履行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使社会救济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2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与广大农民联系的桥梁,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作为重要依据,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4.3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项服务,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二是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劣质农资产品的流通,防止伪劣农资坑农,维护农民利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抑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

4.4 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农民要增收,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中去。当前,政府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农村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帮助农民有序流动;二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不但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提高其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已成为第

二、三产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已不仅仅是农民工本身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合法权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画像
掌声
美丽的金銮湾
家乡的小河
发试卷
我的小书包
音乐课前
白菜和萝卜
狐假虎威续编
我发现了狗睡觉的本领
我的同学
美丽的秋天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寻找秋天
小鹿与乌龟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跟着父亲的脚步
优秀大学生团员入党申请书范文
高校大学生入党申请书通用范文(不分时期)
2010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文
大学生班干部入党申请书经典范文
2012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自传
2011年入党个人范文
2012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优秀入党自传书范文
预备期满转正入党申请书(预备期总结)
2011年大学生入党自传
入党个人自传格式
高中生2012年入党自传范文
电气工程硕士就业前景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监理细则(强电、消防报警、弱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简介及就业前景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管理(1)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与载流量的关系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1)
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复合土工膜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浅谈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实践与体会
水电行业工地实验室建设
弱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浅谈汤屯高速公路桥型方案设计
刍议电力系统防雷技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灰雀》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四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二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