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宗教;宗教批判

论文摘要: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根源在于人的现实世界的苦难。马克思的贡献在于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归结于世俗基础.他认为人的彻底解放和作为人的异化表现的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运动过程,作为非理性的异化的宗教只有在理性科学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白而合理的条件下。才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一、马克思对宗教的人本化的理解

整个西方近代哲学实质上就是一个上帝实体化、自然化、人本化的过程。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思想启蒙的时代。在这一时代,思想领域里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特别是思想启蒙,人的理性得到张扬,作为宗教统治代表的上帝已失去了其原先高高在上的专制统治地位。总的说来,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宗教的本质从三个方而进行了阐述:就人自身的思想意识、心理根源而言,“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己经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宗教是颠倒的社会(社会存在)的世界意识;就宗教本质的特性而言,“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具有幻想性。

(一)人创造了宗教而非宗教创造人

马克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总结了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及社会作用。他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八。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邃队费尔巴哈出发,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但马克思理解的人不是费尔巴哈理解的人,“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即人具有社会特质。宗教存在的根源就在这个现实的、具体的人生活着的、颠倒了的社会、国家中,并在这个社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当着“总理论”、“包罗万象的纲要”、“逻辑”、“道德约束”、“总根据”等重要角色,为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作论证,成为其精神支柱。

(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这个论断言简意赅,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根源与社会功能。

第一,马克思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方法,借鸦片致幻功能为表喻形式,揭示了宗教是人们关于自己境遇的虚幻意识,而愚昧无知是其认识论根源。

第二,宗教是人的本质的颠倒反映。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除了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外,更主要地表现为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等一系列矛盾关系。宗教就是被压迫生灵在苦难中的恐惧、叹息和绝望中的希望。马克思以此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他说,“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

第三,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慰藉。正如鸦片可以麻醉人的感觉暂时消除人的痛苦一样,宗教同样具有这种功能;但如同鸦片又消除人的知觉一样,宗教又消解人的理性,使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和社会地位,并将人改造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实践革命性溶蚀在安于现状、寄希望于来世的蒙昧状态中。可见在阶级社会,就宗教的功能而言,它总体上是有利于统治阶级而不利于被统治阶级的。总而言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二、马克思对宗教的历史地位的分析

(一)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双面性。一方面,宗教隐藏了现实的苦难,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来世,在彼岸实现理想:另一方面,宗教又是“无情世界的感情”。现实的苦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人们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只能寄托未来。

(二)宗教造成了人们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宗教是人创造的另一个意义世界。它以神圣的形象使人的存在获得“神圣”的意义。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把各种各样的力量统一为至高无上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价值统一为至善至美的价值。人创造了宗教,是为了从宗教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意识到神圣形象的存在,会感受到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都被一种洞察一切的力量监视,因此生活变得“不堪忍受之重”;意识到神圣形象的消逝,会感受到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只不过是自己在思想和行为,因此生活变得“不能承受之轻”。"

三、马克思对宗教根源的追问

(一)现实苦难是宗教的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现实苦难和不平等是宗教的根源。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以理性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社会文化精神对以“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为基木内容,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基督教文化精神进行否定和超越:用由理性武装起来、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活动为基础、立足于此岸世界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去取代异化了的人及其产物—上帝的位置:用“人的本位’,取代“神的本位”;用对人的颂扬代替对神的赞美:用对此岸世界的改变求得幸福取代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和依靠信仰获得救赎。相比之下,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切宗教只能是一剂鸦片,带给人的不过是麻醉剂而已。宗教除了对痛苦和叹息给予有限的、暂时的减轻和安慰外别无它用。宗教作为人自身的异化产物,随着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必然会消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与其关于宗教的一般性结论是内在相通、一脉相承的。

首先,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无神论对神本主义的彻底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石。否则就无法解决在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无神论”与“宗教信仰自由”的“矛盾”。马克思是极为罕见的彻底无神论者,无疑与其处于人本主义是主导文化精神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是,人文主义运动对神本主义的批判具有不彻底性。“批判完了上帝以后灵魂仍然存在,对圣母还是像过去那样迷信”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其次,在人的解放途径和手段上,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宗教作用有限,只能起到鸦片的麻醉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间题。对宗教的本质和功能理论产生棍淆,从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的误解是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马克思断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中国人对“鸦片”的特殊敏感,近代以来教会、传教士在侵华战争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宗教被当成一种毒品,对宗教的认识全部集中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绝对真理上。显然,很多人都存在着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思想的误读现象。马克思认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他让人们扔掉宗教,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三,人的彻底解放和作为人的异化表现的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运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一种最大的分工,而宗教正是这种分工的表现,它将随着人的彻底解放而消亡。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宗教自身的“消亡”与人为的“消灭”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要消灭宗教不应对宗教本身下功夫,而应当从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外部条件上下功夫。宗教的消亡是一种不可更改的历史必然,但是简单地人为地消灭宗教却是一种不可取的办法。与其扑灭宗教信仰 的火焰不如消灭宗教产生的外在根源和条件。

(二)费尔巴哈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的学理的批判

费尔巴哈实现了上帝的人本化,把宗教的秘密从天国拉 到人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和第六条中, 肯定了费尔巴哈宗教观在促进人类认识宗教本质方面的贡 献。这一贡献可归为二点,其一,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其二,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认为 “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是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但在马克思看来,费尔 巴哈仅仅以世俗基础、异化了的人作为对宗教的解释是远远 不够的,因为它未能进一步说明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世俗基 础)造成了这些虚幻的信仰,人的本质是什么?又是如何被异 化的。难道仅产生于个人的心理吗?仅局限于个人与某种抽象的本质的分离吗?

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批判中,马克思表现出了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木思想。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世俗基础何以产生出宗教世界,他说“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人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③并由此得出了革命性的结论“对于世俗基础木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也就是说,应该消除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克服宗教异化的根本出路。其次,马克思明确地阐发了人的本质,说明了宗教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在人类物质生产中所结成的关系以及山此关系所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阶级关系、伦理关系、家庭关系等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用宗教的观念代替一切,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同现实的影子作斗争,阐述了最初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及与这种历史观相联系的宗教观。马克思指出,人们是白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他们是受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及其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关系制约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宗教中,人们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变成一种只是在思想中的、想象中的本质,这个本质作为某种异物与人们对立,这应该用一向存在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来解释。宗教的本质只能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实物质世界中去寻找。

总之,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的脉络中,一条清晰的线索是对宗教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是他的全部批判的前提,对宗教的批判推动着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人的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推动着他完成了他个人解放理论,即个人全面自由的实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雷雨
我的家乡
秋天来了
春游
雪娃娃
春雨
美丽的漳州
窗上的冰花
浓雾
春天
扫雪
快乐的春夏秋冬
秋姑娘来了
找秋天
2009-2010学年小三班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物价局副主任科员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会议接待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农业局个人工作总结
医药化工公司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新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团队个人总结
2009我的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高校辅导员2009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公务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2009医院导医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进修学校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论解析宜家的蓝海战略
关于施工企业组织变革的探讨
企业应该把公益活动纳入发展战略
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现状及出路
浅谈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对策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浅析
基于知识模块化战略的企业经营构架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非市场战略问题探讨
石油企业ERP风险分析与实施策略
论我国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
内部战略分析法在BK电池有限公司的应用
企业名牌战略的对策思考
国内外石油公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主要策略的思考
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组织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近义词反义词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教学实录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词语解释
学贵有疑──听《月球之谜》有感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文结构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后题解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语言积累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语言感悟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月球之谜》教学案例
尊重文本 扎实训练──评《月球之谜》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文中心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句子分析
《月球之谜》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