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

关于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

"

论文关键词:孤独 孤独感 孤独感结构 孤独感量表

论文摘要:孤独感是近30年来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的研究领域。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结构及测量工具,不同学派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仍为达成共识,本文简要总结概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孤独感概念及其相应的测量工具,为更深入研究孤独感提供参考。

一、孤独感概念概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概念众说纷纭,Sullivan(1953)把孤独感描述为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不愉快的体验;Weiss(19

7

3)指出孤独感不是独自一人引起的,而是因为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提供具体关系的反映。Peplau和Perlman(19

8

2)提出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感。我国学者朱自贤把孤独感看做是人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黄希庭(200

4)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李传银等人(1999)则认为:孤独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定义的视角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取向:行为主义、认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者认为孤独感源于不充分的社会强化,是对重要的社交强化的缺乏或不充分的反应;认知理论家强调孤独感是对社交关系的知觉、比较和评价,是期望的社会交往与实际的社会交往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知觉;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孤独感与个体未实现的各种社会交往需要有关,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所致[4]。

二、孤独感的结构及其相关测量

目前,心理学界关于孤独感的结构仍旧处于争论状态,没有达成一致观点,问题要集中孤独感性质上,即孤独感究竟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发展出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验证,本文总结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孤独感结构观点以及相对应的测量工具,具体如下:

一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Russell是孤独感一维结构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异的,所有孤独的人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据此理论,Russell于1978年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Los Angels),用来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并于1980年进行了修订。"

Schmidt和Sermat也认为孤独感是一维的,认为孤独感是个人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他所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并编制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让被试评估一下在性爱、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或团体的关系四个方面的人际交往的质与量。

二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Weiss是二维孤独感结构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孤独感存在性质上的不同或不同的类型,1973年他将孤独感分为两类: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情感孤独是指人们的依恋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孤独,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交孤独是指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后来Russell,Cutrona,Rose和Yurto(1984);Wittenberg(1986)分别以Weiss(1973)的这一里理论为指导编制了情感、社交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之一。

Gerson和Perlman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状态性孤独感)和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特质性孤独感),并以此为依据,于1973年设计了状态—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目的是区分这两种孤独,但是该量表在实际运用中内容的灵活性不大,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中。

多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de Jong—Gieveld和van Tilberg早期在对德国人的研究中将孤独感分成三个维度,强度(社会剥夺感的性质及强度)、时程(孤独的易变性或稳定性)、情绪特征(缺乏正性情感如幸福与爱,以及存在负性情感如害怕与不确定感),并依此理论于1990年设计了Rasch型孤独量表,用以探讨孤独者的感知、体验及对缺乏人际交流的评价。

Scalis,Ginter和Gerstein,以及Vincenzi和Grabosky都认为孤独感的结构是多维的。calis,Ginter和Gerstein于1984年编制了多维孤独感量表(Loneliness Rating Scale),用来评价孤独者特殊情感(衰竭、鼓励、激越与颓废)的频度与强度。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4年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是为了区分R.s.Weiss(19

7

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这四种类型是: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情绪与社交孤独(感受)。

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UCLA孤独感量表和情感、社交孤独感量表。由于我国孤独感研究起步较晚,本土化的信、效度较高的孤独感量表在我国并未成型,这仍是我国孤独感研究的一块空缺,需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使得我国孤独感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确化,让孤独感群体早日摆脱孤独。

参考文献: [2]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36-38

[4]Friedman(李维、张诗忠译),生活风格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0-341

[5]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中国期刊网,2005

[6]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意外的收获
我与土地
土地和大海
精神救助
在法庭上
美丽的黑土地
阿Q新传
永垂不朽的精神
责任
阿Q新传
阿Q新传
土地老爷审案
秋天的校园
家乡的土地
土地
先进事迹材料的写法
新闻写作技巧
履历表怎么叙述“工作经验”
演讲稿写作的基本模式
如何撰写广播稿
英文履历书写的基本原则
专业技术职称总结写作格式
学历低如何写简历?
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
如何写一篇文案
经验材料写作方法
自荐信的写作技巧
怎样撰写竞聘演讲稿
入党志愿书填写方法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方法
城市应该为文化留下足够的位置
论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大明湖渗水沟在园林中的应用
对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程序与质量监理的分析
生态住宅要有九大系统
用光连接建筑和园林
诗境与“西溪山水小品”
屋顶绿化知识
江浦路设计手法浅谈
探讨园林监理质量标准
景观设计并不只是“造园术”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析
中式(水景)园林风格
无中生有的老子文化园挺符合道家精神
住宅小区碧湖居绿化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意思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梳理
《夜莺的歌声》重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夜莺的歌声》整体阅读感知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麻雀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问题探究
《大自然的启示》整体阅读感知
《夜莺的歌声》老师语录
《夜莺的歌声》作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