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9
对发表权诸问题的再认识
关键词: 发表;发表权;作品著作权 内容提要: 对发表权性质的争议实际上源于对发表权的不同定义,纯粹意义上的发表权只具有著作人身权的单一属性。发表权的属性决定了其作为一项独立权利存在的重要意义,发表权不能单独行使的论断是片面的。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选择权,其行使与作品的状态无关,所谓发表权一次用尽的理论不能成立。在立法上引入“作品内容的首次公开权”并以“较为紧密的人格联系”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公众”的标准,能够实现对作者权利的周全和合理保护。
发表权是我国《著作权法》所明文列举的第一项权利,在地位上也被认为是著作权中的首要权利。本文以对发表权性质的认识为出发点,旨在对发表权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新的认识。
一、发表权的定义及性质 在著作权的各项具体权利中,发表权的性质最具争议性。虽然认可发表权独立地位的国家都将发表权规定在著作人身权中,但在著作权法理论上,发表权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兼具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双重性质的权利,甚至有人认为其性质就是纯粹的著作财产权。
进而又有发表权不能单独行使的论断以及对发表权独立性的质疑。笔者认为,关于发表权性质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争议,均源于对发表权定义的认识。
纵观各种关于发表权的定义和理论观点,发表权一词实际上是在三种含义上被使用:1.“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即是决定是否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向世人公开。
在这一意义上的发表权,具有强烈的精神性、隐私性色彩,无疑应当属于著作人身权的范畴。2. “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
将作品公之于众,就是以发行、表演、展览或播放等方式传播作品,发行、表演、展览或播放的形式与过程,同时就是发表的形式与过程。进而言之,行使发行权、表演权、展览权或播放权等权利同时就是行使发表权,发表权可以被认为是这些权利的总称,是这些具体权利的上位概念。
这种意义的发表权,在性质上应属著作财产权。3.上述两种含义的叠加。
基于这样的定义,发表权兼具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观点就是可以想见的结论了。 显然,后两种意义上的发表权,其实不是纯粹的发表权,是在发表权上叠加了财产权或者直接就是财产权。
发表权应当是狭义上的,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这是一种单纯的人身权,是专属于作者而不可转让的权利。
发表权之所以经常与著作财产权混同,主要是因为二者的联系的确是太密切了。作者在决定将作品公之于众之后,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才能实际使作品置于可以为公众知悉的状态,作者发表作品的目的也才能得以实现,而这“某种形式”,就是著作财产权领域的问题了。
发表权本身是决定权、选择权,不具有任何财产性质的内容,因发表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是连带行使著作财产权的结果;发表权行使目的的实现(限于发表权的积极行使),需要借助著作财产权的权能,因而与著作财产权联系密切。 正是基于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密切关系,产生了关于发表权的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论断—发表权不能单独行使。
该论断的含义是,在行使发表权时,必须同时行使发行权、表演权、展览权或播放权等著作财产权,发表权才能实现,发表权不具有单独行使的意义。这一论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发表权的特殊性,有助于人们对发表权的理解。
但是,这一论断同时也是片面的。该论断仅仅是从发表权积极行使的角度立论,不能适用发表权消极行使的情形。
当作者的发表权被侵犯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仅就发表权主张法律救济。这既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同时,发表权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单独地积极行使。比如,作者以向公众口头宣读或在户外公共公告牌上张贴作品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发表的目的,但却与著作财产权的行使无关。
发表权的独立地位经常受到怀疑。英美法系国家在传统上不承认作者对作品的人身权,自然也不会承认发表权,尽管后来也在立法上规定了表明作者身份、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等在大陆法系国家被认为是人身权性质的权利,但发表权仍然不被认可;甚至伯尔尼公约也没有规定作者的发表权。
我国也有学者质疑在著作权法中规定发表权的必要性。但是,发表权作为一项独立著作人身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第一,发表权是言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五一”
- 操场上
- 小兔运南瓜
- 我的同桌
- 属相
- 小河里的水
- 香喷喷的油条
- 小尾巴
- 树叶
- 阳光妈妈
- 喜欢
- 我的爷爷
- 大树
- 秋天来了
- 可爱的小白兔
- 广告标题的类型
- 电视广告格式的设计式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TPO广告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散文和歌曲结合式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对话式
- 电视广告格式的简洁式
- 电视广告格式的基本式
- 电视广告文稿广告写作
- 广告口号写作技巧的设问法
- 电视广告格式的完成式
- 广告口号写作技巧的描写法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亲情型
- 电视广告文稿的表现形式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口号型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小品型
- 浅谈公路桥梁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
- 浅谈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
- 创设情景 诱发情感(1)
-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 农村小学视唱教学的现状与对策(1)
- 京沪高速铁路跨A11高速公路1
- 高铁工程不容“小算盘”
- 成渝高铁天窗设置的研究
-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略论(1)
-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1)
- 构筑音乐与心灵之间美的桥梁(1)
- 由重庆江北治堵看中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发展
- 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1)
- 试论音乐元素的掌握(1)
- 浅谈超载运输对公路路面及桥梁的损害及防治
- 《雷雨》教学
-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 《雷雨》教学设计
- 《画风》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 《一分钟》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
- 《看雪》教学设计3
- 《雷雨》教案
- 《看雪》说课稿
- 《我选我》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