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9
理性看待中国会计国际化
内容 摘要: 会计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实行会计国际化将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但是,会计是有 经济 后果的,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实质为各国的利益之争,因此应理性认识我国的会计国际化 问题 。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 经济后果 利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 发展 的潮流,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会计是有经济后果的,在对各国会计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实质为各国的利益之争,我们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国情,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地向某个国家的会计标准或者不顾条件地向国际会计标准靠拢,这将会牺牲我们自身的利益而得不偿失。
会计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学说是美国会计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其标志为Zeff (19
7
8)《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的发表。Zeff在该文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 企业 、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 影响 。”
会计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制定会计准则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使会计准则的制定 理论 发生了变革,促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由于会计政策经济后果的影响,当今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与其说是一项专业技术过程,不如说是一个 政治 过程。
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各国利益之争
会计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过程,这一点同样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得到体现,尤其表现在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上。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经济实力影响, 目前 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求,未必能保持发展 中国 家或东道国的利益。此外,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从而产生必须按何国会计准则为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蓝本的争议。上述这些不同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实上成为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在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相当缓慢且缺乏普遍认可,以致有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幻想。
最能说明会计国际化背后利益之争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态度的变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自己独立的会计标准,认为美国的会计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标准,所以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很消极。然而在1996年之后,美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美国会计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当其他国家的公司争取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时,需要作大量的报表调整工作,从而增加了这些公司的筹资成本。这样将导致许多公司畏惧其“门槛”较高而转向欧洲证券市场或者日本等地上市融资,从而损及美国利益。因而美国固守其会计标准的态度开始松动。
1996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经过与IASC对话后,发表了一个有条件“支持IASC制定适用于跨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用的会计标准”的声明。显然,美国从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到支持IASC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实际上是美国的利益驱动所致,因为,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促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
对我国 会计 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我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历年累计将达5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的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将与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实行会计国际化将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人主张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直接照搬美国的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在其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地向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编制成本以使其编制的财务报告与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我国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花费大量的 学习 成本来读懂这些会计信息,而美国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却不会发生这些成本,美国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凭借着其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执业,而其他国家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注册会计师则要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趋势和益处,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参考 资料: 2.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 问题 的思考,会计 研究 ,2002.11
3.刘玉廷,《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会计研究,2001.3 5.王跃堂,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 理论 的 影响 ,财经研究,2002.8
6.陈毓圭、李书锋,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协调,会计论坛,2002.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狭路相逢,勇者胜—《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生态文明环保行动
- 快乐的“五一”
- 我给小队起个名
- 我们班的“怕痒大王”
- 骄傲的大树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我能背会
- 买陀螺
- 数学中的一家子
- 我的家乡
- 我的妈妈
- 我的哥哥
- 家乡赞
- 我的动物朋友——小金鱼
- 战友聚会邀请函
- 教学开放日邀请函
- 毕业生校园周末招聘会邀请函
- 集体春游邀请函
- 聚会邀请函范文
- 环保活动邀请函
- 教育讲座邀请函
- 诗歌朗诵会邀请函
- 会议邀请函
- 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邀请函
- 体智能观摩课邀请函
- 小学聚会邀请函
- 聚会邀请函范本
- 公益晚会邀请函
- 六一活动邀请函
-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不可抗力抗辩及其适用(1)论文
- 论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民事诉讼规则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及其限度(1)论文
- 论试用买卖的预约属性(1)论文
- 论利息的法律管制(一)-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1)论文
- 民主阶进理论
- 论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
- 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1)论文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构建(1)论文
-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1)论文
- 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1)论文
- 高校著作权争议及其解决(1)论文
- 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1)论文
- 论利息的法律管制(二)-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1)论文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阳光》第一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画》教案
- 《阳光》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画风》说课稿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