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3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一方面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胁迫。人们在反思中提出如何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问题,并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补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在行业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如何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工程实践。在新的时期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规划河流生态修复,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李平、赵建平采访了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全球水合作组织(GWP)中国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董哲仁博士。
什么是“胁迫”
本刊记者: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河流的改造规模有多大?
董哲仁:几千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对于河流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改造。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河流一百年的人工变化超过了数万年的自然演进。有学者估计,至今,全世界有大约60%的河流经过了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自然河道渠道化、裁弯取直等。据统计,全世界坝高超过15米或库容超过300万立方米的大坝有45000座。其中大约40000座大坝是在1950年以后建设的。建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印度。
本刊记者:近来在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有负面影响,并对此提出了批评,您有什么看法?
董哲仁:一方面,这些工程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目的,现在和将来,社会还离不开水利工程。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却极大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生态学中称为胁迫(stress)。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对河流大规模的改造,造成了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这种退化也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因此而减少,这样反过来又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我认为,我们水利工作者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承认和正视这种负面影响,还要以主动的态度,应对这种挑战。
本刊记者: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爱
- 游玫瑰园
- 亲情
- 仙人球和万寿菊
- 我的同桌
- 粉笔盒里的故事
-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 美丽的庙下村
- 我家的猫妈妈
- 给战火中的小朋友的一封信
- 横店一日游
- 《乌鸦与狐狸》续集
- 幸福就在你身边
- 烦人的牙痛
- “斗牛”
- 毕业答辩中的9大注意事项
-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答辩
- 论文致谢范例
- 毕业论文中的致谢范例
- 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的技巧与应变能力
- 我国低碳经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 工业设计答辩例文
-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范文
- 推动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问题与完善建议
- 体育硕士研究生答辩心得
-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如何做好研究生论文答辩
-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推进策略
- 土木工程毕业答辩开场白
- 毕业论文致谢模板
- 景阳冈
- 一元钱究竟有多重(六年级综合实践课)
- 《林海》教案
- 《林海》教学实录
- 自读 感悟 积累
- 秋游景山
- 为人民服务
- 詹天佑
-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 詹天佑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为人民服务
- 草船借箭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清明上河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