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3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一方面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胁迫。人们在反思中提出如何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问题,并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补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在行业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如何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工程实践。在新的时期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规划河流生态修复,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李平、赵建平采访了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全球水合作组织(GWP)中国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董哲仁博士。
什么是“胁迫”
本刊记者: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河流的改造规模有多大?
董哲仁:几千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对于河流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改造。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河流一百年的人工变化超过了数万年的自然演进。有学者估计,至今,全世界有大约60%的河流经过了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自然河道渠道化、裁弯取直等。据统计,全世界坝高超过15米或库容超过300万立方米的大坝有45000座。其中大约40000座大坝是在1950年以后建设的。建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印度。
本刊记者:近来在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有负面影响,并对此提出了批评,您有什么看法?
董哲仁:一方面,这些工程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目的,现在和将来,社会还离不开水利工程。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却极大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生态学中称为胁迫(stress)。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对河流大规模的改造,造成了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这种退化也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因此而减少,这样反过来又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我认为,我们水利工作者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承认和正视这种负面影响,还要以主动的态度,应对这种挑战。
本刊记者: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
- 未来的学校
- 假如我是记者
- 假如我能使我的城市发生三处变化
- 管书,难!
- 20年后的我
- 马良扔神笔
- 假如我是……
- 月球上的战斗
- 未来的我
- 风的脾气
- 未来的世界
- 假如我是一个发明家
- 假如我能时光倒流
- 爬山
- 对话:理论与实践
- 当我们面对那段美丽的错误——学生恋爱的看待与策略谈
- 中国教育公平现状研究
-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 由一次家访想到的——家长、钱、学生
- 开展激励教育实验的探索
- 浅谈日语中“ている”句型与英语时态的对应
- Blog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 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 小学常识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
- 终身教育——21世纪的生存概念
- 班主任应重视中游生的转化
- 知识媒体”名称存在的必要性
-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 读中感悟,思中质疑──《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如珠妙语出真情──《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 我看我课堂──《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杂谈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及反思
-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 巧妙过渡 注重朗读──《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 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