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80后”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现在正成为一代青年,有成为主力军的趋势。他们在各方面都开始引人瞩目。而最惹眼的是,一大批写手从他们之中涌现,成为一种文学现象。

一、“80后”作家群的出现原因

1.《萌芽》和“新概念作文”是培育园地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萌芽》杂志很受“80后”的欢迎。1999年1月,由它发出的别出心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由原来的无心插柳变成了柳成荫。在一些着名作家和高校学者的评选下,从最开始简单的作文比赛和被名校录取到现在捧红一批又一批的“80后”写手,它所带来的效应是出乎意料的。大家发现原来作文可以走出课堂模式,随意发挥和创造,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和语言风格就可以。于是大批的“80后”涌进了这个“新概念”。“新概念”成为“作家生产线”。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都是这个队伍中走出的闪耀星星。还有太多的人或许没有他们那么惹眼,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出版渠道跻身于“作家”行列。

2.网络文学的发展 3.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 4.媒体的炒作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开始用各种方式吸引受众。明星化、偶像化、文学圈的娱乐化,都是“80后”写手走红市场的另一个外在因素。他们接受采访,举办签售,各种公众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林千羽被媒体冠以“韩寒第二”的头衔(他本人对此不予认可),可见媒体的炒作的声势之大,影响之广,非同小可。韩寒,郭敬明等一而再地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他们的名声一方面是自己成就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关注和炒作。

二、“80后”作家群特点

1.自身特点

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前,他们是属于“80后”。他们有“80后”的普遍特征:缺乏斗志,希冀安逸;有“拜金”意识;个性张扬,相对逆反;富有一定的创造力;重视感情,心理素质较差。同时他们相对更加自恋和张狂。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复杂。写作源于生活,他们在作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可能他们比一般的同龄人更有生活体悟和经历,他们内心比较敏感,思维比较活跃。郭敬明曾在上海电视台的一档采访节目中说自己和很多“80后”的孩子一样,有美好的童年、亲情、友情,并承认他的作品很多都有自己的生活影子。但当问及他的抄袭案时,他立即表示不愿回答,并要求在播出时掐了这段录像。他的任性和脆弱也体现了“80后”典型的性格特点。

2.作品特点

(1)在创作内容上,除了郭敬明的《幻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既有漫画感,又有童话感,让所有的同龄人都勾引起那种久违的感觉外,80年代后大部分写手都呈现着类似的面貌:校园的快乐和压力、家庭的破“80后”作家群文学现象的初步研究□朱咏梅碎、纯真的友情、朦胧复杂的爱情、边缘生活、伤感、低靡的情绪……诸如此类。由于读者都是同年龄层的,因而比较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2)在语言上有自己的风格。郭敬明的语言风格比较明朗,但同时又很华丽。张悦然的则比较阴郁、细腻。以他们俩为代表,导致后来出现了太多的模仿形式文字。现今许多“80后”将校园生活的草样爱情写得犹如韩剧般的泡沫,幼稚而轻佻、浮华,网络文学的粗糙也在其间起了影响作用。

(3)在塑造人物特点上,他们都很局限地将自己,或身边人的喜好特点赋予其中。这是比较缺乏创造力的。在自己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喜欢穿白色帆布鞋,喜欢棉质体恤,等等;同时由于他们的成名带来的富裕生活或本就有的富裕条件,他们在作品中也时常透露出一些小资情节。对各种品牌东西的轻描淡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出来他们的物质欲和金钱欲。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简单,没有前辈作家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4)在文体形式上,大都以小说形式和散文形式出现。在结构安排上也出现比较特别的,如蒋峰的《惟以不永伤》。

(5)在思想上,“80后”很少能表现出主题思想的深度。这和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涉足社会生活有关。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故事情节如何曲折动人,而在于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人物形象所内含的社会意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能以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去吸引人、感染人和感化人,这是作品取得艺术成就的首要之点。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作者)长期生活的积累、历史积累、知识积累和审美积累的结晶。“80后”的作品大都是校园青涩的爱情和对人生的迷茫,没有大的典型意义。

三、“80后”的真正天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是生命的规律,不可逆转的人生大势。“80后”作家群现象是一个趋势。所谓“存在即为合理”。当然不是说对这个现象无须争议。张颐武说:“在这一代影响下的文学市场中,青春化写作的一朝成名动摇了原有的文学秩序,文学的概念和价值判断的标准面临冲击。很难想象,当今文学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居然是一些少年人。这些几乎毫无写作经验的少年人的试笔之作,往往会被成年人视为肤浅的自我表达,却受到了和作者同样年轻的读者的追捧。”着名文学评论家陈辽先生在他的《倾斜的中国文学界》(见《江苏作家》2003年第3期)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学界出现了‘大人文学’和‘小鬼文学’之间的倾斜”。所谓“大人文学”指的是由成年作家创造的文学;所谓“小鬼文学”,指的是由少年作家写出来的文学。当前一些成人作家的作品出版难上难;然而,一些少年作者写的作品却“火”得不得了。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流传一时;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等作品成为各大书店销售量第一,他们的知名度竟远远高出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已成名的作家。其他少年写出的作品也全都成了“卖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个别少年曾在年幼时写出过一两首较好的诗作,但少年写出高质量的小说的却从来不曾有过。因为这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文学积累,还得益于创造性的艺术才能,这都不是一个少年所能做到的。陈辽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小鬼文学’当家,这是我国文坛的悲哀,也是我国文坛的讽刺。这一倾斜,更反映了中国文学界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正常。”

我认为,他们有些人的确是“走上了市场,没走上文坛”。文坛的概念不一定是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但市场不能盲目地没了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了。“80后”作者的生存状态并不好。出版了那么多书却很少有非常扎实的作品,很少有值得称道的作品,更少有得到传统的作者和评论者比较全面肯定的作品。这些情况并不是文学圈对“80后”的歧视,而是“80后”作者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能量来让别人认可。仅以韩寒而言,一个仅仅钟情于写作的中学生,在出了几本书之后又少有音讯。我认为,真正的作家是视写作为生命的。我们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处于中学阶段的“韩寒们”可能就是社会的一类“偏才”。“韩寒”只能是极少数的,假如每个学生都成了“韩寒”,那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又如郭敬明抄袭案接二连三,但他一直否认抄袭,不肯低头道歉,书依旧是热卖,那么这又将怎样影响文坛,影响“80后”的写作态度呢?一个,两个单独的作者要成功并不难,但一整个年龄层的作者,一个被做了标记的作者群要获得一致认可就没有那么简单。“80后”作家群需要的是更多的更全面的努力。在批评声和赞扬声中,这个族群将走向何方,成为震铄文坛的明星,还是匆匆走过场的“流民”?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我们应该坚持相信历史的沙漏会留下精华。《扬子晚报》2006年4月11日报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不赞成中学生的“另类文学”。当前很多中学生的文章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怎么叛逆怎么来。在竞争激烈、压力大的状态下,有的的确反映了部分学生的心声。但这种方向对吗?林非指出,应该说不指望中学生能写出惊天动地的文学作品,这也不大可能。但对中学生文学有两点要求,一是文字要好,这对今后很有好处;二是要能抒发自己的善良情怀。

文学不仅是私人化的情感抒发,真正好的文学家必须具有社会的良知,应该肩负社会的责任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整个青春文学市场,整个“80后”作家群也应该洗牌了。经过这轮洗牌,或许很多人的名字将不再看见,或者不会那么频繁地被看见,但无疑,整个“80后”作家群会变得更加健康。虽然不知道是谁,但一定会有人继续留下来,以“80后”作家的名义去承载这片天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公园春景
台风
雨中即景
漫步春天
秋之叶
观云
深圳的冬天
善变的秋
春天的小溪
窗外
热闹的夏夜
姥姥家的菜园
校园的早晨
党员自评材料(教师)
试用员工转正申请书
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要走出工作方法和认识上的误区
基层工商所办案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
×中学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思想政治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把感动注入心田·用投入开创明天
行政服务中心赞(三句半)
让青春在高速路上迎风飞扬(收费员)
法制工作委员会2006年工作思路
记一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
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对市场
工作日志持续改进的初步意见
试论办公室主任的“全身”修养
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探析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晚近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制约因素(1)论文
国际法院的法律与程序(1)论文
顾客抱怨心理的分析研究
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概述
国际法中主权概念的地位与演变(1)论文
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反思(1)论文
建设我国民营小企业的“人和”企业文化
论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论国际法上的灭绝种族罪(1)论文
关于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资本结构优化的案例分析论文
“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分析研究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