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议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教学展望
从苏格拉底启发式提问和辩驳,到后现代主义的怀疑意识、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以及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等等,都强调语言学习中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以及评价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国内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缺席症”这一问题中频频凸显出来的缺陷——“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然而,尽管这一问题提出有十年多,但是我国英语教学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国内英语专业教学强调的是基本功,即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关注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功能层面,忽视语言的社会文化层面。很多课程的教学大多成了词汇课或语法课。许多院校的英语专业一味地按照“语言中心”式的教学大纲来培养学生,导致学生重语言、轻思维的“思辨缺席”症。
(2)学习方式。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多注重背诵、记忆以及机械式的模仿和复述,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对特殊问题的思辩和反思。很多研究也指出:当今英语专业学生均通过大量的背诵和反复操练来增强语感;重模仿、轻创造,严重忽视学生的思辨过程。阅读环节、视听环节等信息获取渠道面太窄,主要是依托教材和参考书,课堂学习和讨论与生活现实、社会环境脱钩,直接导致学生局限于工具型学习动机、考试型学习动机,缺乏将语言学习和社会文化进行广泛联系的意识。
(3)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过分强调技能练习,导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等相关资源配置缺乏深层次的人文关注。基础英语教学偏重于单词和语法;听力、阅读满足于考试技巧的训练;口语课局限于重复日常简单会话;写作课注重于词语、短语、句型等语言层面的练习。而高年级课程中文学、文化等课程也由于时间短,加上考研、就业等压力,很少能够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到英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中。
(4)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一方面,国内学校通常会注重期末考试的分数,因此学生的学习、奖学金等评定主要以这种终结性评估为主,而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依赖于学生的日常表现、活动参与、分析反思。只有通过形成性评估的针对学习过程的记录、观察、反馈、反思才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英语专业教学在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分别受到来自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干扰,以至于很多高校的教学以此为指挥棒,在加强语言基本层面学习的同时无暇考虑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社会意义。
(5)学习表现。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在文献中有广泛探讨,如:在辩论说理时,张口结舌;分析论证时,逻辑混沌;表述思想时,缺乏见解;在毕业论文中,大部分没有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而是简单地堆砌材料;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多学生缺乏分析与综合能力,难以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6)师资局限。近十年国内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英语教师年轻化且缺乏经验。很多刚刚毕业的硕士甚至本科生是教师队伍的主流。其一, 年轻的教师队伍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并不能对高等教育有成熟的思考,只能保障正常的教学;其二,很多英语在职教师本身就是思辨缺席症的受害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历,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意识到并改变思辨能力缺失的现状。
国内研究中改变思辨缺席症的尝试
英语专业教育的展望
综观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学习者身份的缺失、英语教师身份的缺失。作为语言学习者,一定要知道学习一门外语的真正目的,意识到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而构建一种理性的语言学习者身份;作为外语教育者,教师也应当在学习者和不同语言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上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同时也能够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语境,培养学习者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主动探究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英语专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注重语言功能的同时,将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功能紧紧地结合起来,并置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教室
- 秋天的风景
- 妈妈,我爱你
- 游皇城相府
- 保护青蛙
- 郊游
- 七星岩
- 奇异的景象
- 跑跑经典,我的最爱
- 冷餐比赛
- 美丽的银杏树
- 我的语文老师
- 难忘的一件事
-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 我的文具盒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论
- 华硕新品将打传统文化牌
- “刘涌案”拷问刑事司法(2)刑法论文(1)
- 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
- 家乡的端午节
-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研究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庄河人的端午节(外四篇)
- 实质竞合的科刑(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 印象端午节
-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培育现代德育之花
- 传统文化对美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 在日本过端午节
-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2)刑法论文(1)
- 《三个儿子》说课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三
-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 《花钟》教学实录
- 《七颗钻石》设计意图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荷花》教学设计
- 《最大的“书”》教案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二
- 《女娲补天》教学案例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特色试析
- 《掌声》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说课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