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0
建筑文化的特征
建筑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综合性。从构成角度看,建筑与文化一样,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也要体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哲学、宗教、艺术、美学观念等精神方面的要求,另外还要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的需要。这种综合性使建筑成为人类每个历史阶段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如长城、空中花园、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圣彼得大教堂、摩天楼、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它们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因而被人称之为“石头的史书”.对于典型建筑物的考古、研究和欣赏,往往会对产生该建筑的社会有深入和具体的了解。如布达拉宫的八角街转经朝佛图,可使人看到大昭寺和拉萨的总体布局,是如何受到佛教信徒转经宗教仪式的深刻影响,推断出这样的建筑是怎样形成及形成后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人类的建筑价值观念大致经历过五个阶段(或叫做五个里程碑):
①把建筑作为谋生存的物质手段的阶段--为遮风蔽雨防野兽侵袭,穴居野处、构木为窠阶段;
②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当作纯艺术作品的绘画、雕塑阶段,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个阶段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③大工业产品时代--以勒·柯比西埃为代表,把建筑当作“住人的机器”;
④认为建筑是空间艺术的阶段--如赛维所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⑤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提出,这是建筑价值理念上一次新的跨越。
建筑文化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环境文化”、“背景文化”.环境相当于人类、自然和社会的“笼子”,而建筑文化就是为人类设计和建造生存发展空间的“笼子文化”--各种各样的住宅、居住区、城市,进行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等。建筑对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影响之大,其重要性是不应与一般生活用品和工业产品等同视之的,建筑同人的生命史、人类和城市乡村的发展史、国家的进步史始终是连在一起的。环境一经形成,就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交际、娱乐种种行为的舞台,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和速度。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没,迫切需要我们重视建筑文化的研究工作,使之在城乡建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 掩饰过错的后果——读《百般掩饰过失的猫》有感
- 读《悲惨世界》有感
- 做个守信的人——读《名人故事》之《我不能失信》有感
- 让世界充满爱
-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读《一千零一夜》有感
- 师生情深——读《女生日记》有感
- 男子汉——读《男生日记》有感
- 种魔豆
-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 读《西游记》有感
- 读《浓烟与烟囱》有感
- 读《红梦楼》有感
- 学会感恩——读《三袋麦子有感》
- 冉冬阳,我学习的好榜样——读《女生日记》有感
- 调优结构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 中国集体建筑经济实现历史大跨越
- 小议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 水利工程施工监管反思
- 水务工程档案监管述评
- 农田水利工程的对策及路径
- 浅谈家居装饰的误区
- 农村生活污染的内在原因与控制策略
- 水利工程管制问题及改善策略
- 水利工程中浇筑技术
- 对于防水混凝土结构渗漏原因及控制措施
- 对边境河流项目建设探索
- 分析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
- 分析高层建筑灌注桩施工应用技术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追求人文关怀与言语实践的圆融──《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