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加气站使用槽车带泵工艺浅析
加气站使用槽车带泵工艺浅析 加气站使用槽车带泵工艺浅析 化学与化工论文 更新:2006-4-11 阅读: 加气站使用槽车带泵工艺浅析摘 要:介绍LPG槽车自带卸车泵对加气站LPG储罐直接卸液工艺的利弊,并提出对该工艺的改进及对该专用槽车管理的建议。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净化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加速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我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纷纷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燃料,在城市内建设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气站)。但对城市市区内而言:因用地十分紧张,个别加气站受用地条件的限制,或为了节约用地,而普遍采用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以下简称槽车)带卸车泵,对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储罐(以下简称储罐)直接卸液LPG工艺。鉴于目前较多使用这种工艺,本文就这种工艺的利弊进行分析,以便更好更安全地保证该工艺的实施。
使用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直接卸液,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从表1中可见,由于压缩机或地面烃泵的设置需要占用加气站较大的用地。当使用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进行卸液时,可不在加气站内设置压缩机或地面烃泵,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加气站的用地,给部分用地困难的加气站兴建提供可能,尤其对改造现有加油站而增加加气站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省投资。使用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直接卸液,该加气站内不再设压缩机或地面烃泵,一台槽车可负责多个加气站的供气,这样可以减少加气站的设备、房屋建设及土地的投资。
第三,简化工艺流程。使用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直接进行卸液,把槽车卸车泵看成加气站工艺流程的一部分,对采用压缩机卸车的加气站而言,工艺流程十分简单,容易操作。
第四,缩短卸液时间。与采用压缩机工艺流程而言,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亘接卸液。其原理是利用管道泵对液相液化石油气直接加压,而采用压缩机卸液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工作改变槽车储罐与加气站储罐的压差来实现。在相同时间、相同能耗下,卸车泵液量比压缩机卸液量大得多。
使用槽车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槽车卸车泵不能把槽车储罐内的所有液相液化石油气卸干净;且槽车储罐内的大量饱和气相液化石油气无法卸车,以罐容20m3 的槽车为计,大约有220kg的液化石油气在卸液完后仍残留在槽车储罐内。
第二,槽车卸液完毕,其液相卸液管内的气相和液相液化石油气无法充分处理;在拆除装卸软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数量的液化石油气跑冒;若处理不当,给加气站的安全带来隐患。
第三,加气站采用槽车卸车泵卸液工艺流程,当加气站内的储罐需要相互倒罐或倒向槽车储罐装液时,槽车卸车泵无法实现。
第四,槽车自带卸车泵,不但可以利用其卸车泵对加气站储罐直接卸液,同时通过某些改装也可以利用其卸车泵直接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或为其它液化石油气设施进行充装作业,若管理不善,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槽车自带泵直接灌装瓶装液化石油气,而这种充装作业是极不安全的,将对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以上分析可知,加气站使用槽车卸车泵直接卸液在节省用地、节约投资、简化工艺流程、缩短卸液时问等方面,比利用压缩机或地面烃泵较为有利;但也存在带泵槽车储罐内残留液化气量大、跑冒量大和无法倒罐等不足之处。如何解决这些弊端,使加气站采用槽车卸车泵直接卸液工艺流程更合理、安全呢?
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严格依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带泵槽车进行管理,加大处罚力度,杜绝带泵槽车直接给液化石油气钢瓶和给其它液化石油气设施提供充装作业,做到专人负责、专车专用。
2.在槽车上装置一台小型压缩机,利用这台压缩机装卸槽车储罐及软管内残留液相及气相液化石油气。
3.对加气站工艺管道适当修改,增加高压氮气系统,利用高压氮气实现加气站储罐的相互倒罐或向槽车储罐倒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电扇为什么会转动?
- 我们要做党的好孩子
- 奥运与我们同行
- 树为什么有年轮?
- 文明——只差一步
- 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
- 家和万事兴
- 我们需要你,和睦
- 关爱残疾人
- 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 中国人的脊梁
- 绿化在我家
- 分数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期待“和平”
- 国企礼金单:澡资报销3762元国企礼金单企业管理之痛
- 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过程中的六要点与结算审计方法
- 物流公司外汇风险管理
- 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 对于企业管理你认识多少?
-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医院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研究
- 对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思考
- 品牌识别扩张物流企业
- 对药库物流电子化管理思索
- 加强审计监督 维护财经纪律
-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的风险管控
- 炼钢天车物流体系创建思路
- 工程造价审计技术要点探讨
- 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草原的早晨》教学随笔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草原的早晨》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