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老子思想智慧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错误的积极利用

老子思想智慧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错误的积极利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23

老子思想智慧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错误的积极利用

摘 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教师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会使教和学双边活动都产生不同的走向和效果。老子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精髓,对于教师能够更加积极地认识和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并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具有诸多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子思想;学习错误;积极利用

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会随时出现学习中的各种错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特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一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以关注和积极利用,使教学活动充满灵活性和实效性。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史学家,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精髓。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许多主张,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积极关注和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常常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样错误,从而错过了许多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手段和完善教学策略的机会。归结起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错误的不当应对方式主要有:

一、不知如何应对,害怕学生出现错误

许多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新教师,非常害怕学生出现学习中的错误,他们对此大多怀有排斥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缺乏应对学生学习错误的方法;对教学过程驾驭能力不足,担心处理学习错误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等。

二、严格控制课堂,避免学生出现错误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往往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没有任何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学习错误可以发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学预设在形式上“顺利”地进行了教的过程,却和学生学的过程严重脱节,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学习中的错误。因此,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违背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统一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忽视或简单应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问答、讨论和学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也正是在这些环节中常常出现错误。对此,一些教师要么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要么在评判“不对”之后直接告知答案,还有的教师甚至会对学生的错误加以指责。

这些做法都忽视了学生学习错误所蕴含的教学意义,没有发挥出这些错误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方面应有的教学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错误,并通过有效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从老子思想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学习错误的积极利用主要包括:

1.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错误的呈现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就是说将要消弱时,必定要使它强盛;将要废弃时,必定要使它兴起。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不出错、少出错,而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反而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更多地呈现出来,这样教师才会及时把握学生知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并加以修正、巩固,形成准确、稳定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最终达到学生不出错、少出错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实施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错误的出现。可以采用的方式有:

(1)创设积极心理氛围,让学生敢于出错

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形成的不同心理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状态和水平,尤其是学生能否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毫无心理压力地呈现自己的错误更是与课堂心理氛围息息相关。

对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展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灵活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手段,并采用积极的引导语、反馈语、评价语等,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氛围中处于放松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真实地呈现学习错误。

(2)提供恰当问题情境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出现错误

当教师意识到教学中呈现学生学习错误的重要性后,如何有效呈现即呈现学生学习错误的实际操作过程便更具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学习错误的呈现:

(1)在重点、难点之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每一节新课需要得以突出和突破之处,也是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教师在让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感知、理解、记忆、运用等学习活动时,要避免一言堂、包办代替的现象,而是要运用问题情景设置、有针对性的提问等教学方式、方法来及时获得学生学习进程的反馈,让学生有机会暴露出学习中的错误。教师通过予以相应的纠正、补充,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

(2)在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之处

由于对某些彼此具有相关性的知识理解不够准确,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例如,语文学科中的形近字、意义相近的成语,英语学科中意义相近的单词、短语,数学学科中的相关概念、原理、运算法则等,学生经常出现知识之间负迁移的现象,造成知识间的混淆、错用,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问题解决的水平和质量。对此,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熟练把握,针对学生容易a生混淆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如问答、讨论、练习等,让学生及时呈现学习错误,以此促进教和学的实效性。

(3)在容易马虎之处

学生在知识加工和提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看错题、丢漏题、策略正确而细节错误等马虎现象,如考试中对于眼熟的题就会自认为是曾经做过的原题而不仔细审题,内容的书写常常因毛草而失分等。对此,教师通过总结学生日常学习、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马虎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陷阱”,使学生不断“上当”出错,同时可以出示收集的学生马虎的实例,既有助于增强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的水平,又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

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善于滋润万物,使万物得其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会停留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同样,学科教师也要善于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情况都得到积极利用,尤其是很多教师都不喜欢的学生学习错误,更要得到关注和利用。具体来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错误的积极利用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明晰学习错误产生的原因

老子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明道是万物的起源,万物都有其生成的过程或道理。学生的学习错误亦是如此,有其各种根源,诸如知识记忆不牢,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知识间横向、纵向联结的网络不稳定、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当等。学生的学习错误出现之后,教师应该迅速、准确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并反馈给学生,因为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一部分,不但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及时复习与学习错误相关的知识

老子提出“进道若退;夷道若h”,就是说前进的道路好似后退;平坦的道路好像很崎岖。此外,老子又提出“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作为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教和学的过程不是直线性、单向性的活动,而是主体方向前进,同时充满往复性、多向性。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正是教学活动往复性、多向性的充分体现,只有适时地“后退”,才能更扎实地前进,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错误来源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水平不足,相当于知识网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断裂。而针对学习错误进行及时复习本身就属于分散复习的一部分,有利于增强集中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赶时间,而是要根据当前的问题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复习,使学生知识网上出现的断裂不断得到修补并变得结实和牢固。例如,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把a。的结果写成0而不是1,这就意味着学生对已学过的a的0次幂知识掌握不牢,而且把a的0次幂和a与0的乘法运算相混淆,这就需要教师指出并及时进行复习,由此使学生能够扎实、准确地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用联系的观点来积极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指明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存在。在教学中,能够把知识内容放在学科知识整体结构中来把握,尤其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错误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认识和利用,极其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中,学生的很多学习错误涉及当前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众多零散、孤立的知识点。根据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对此,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学习错误在简单评价“对”或“错”后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过程对出现错误的知识进行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并通过一定的练习、问答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例如,初中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说出能够表达为了完成艰巨任务而忍受暂时屈辱的成语,有的学生说出“负荆请罪”。对此,教师不应该对“负荆请罪”仅仅评价以“不对”,而是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负荆请罪”本身的含义,并进行举例说明的下位学习,还要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成语相联系进行并列学习,对其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围绕出现错误的知识形成扩展的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

4.依据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思维转换

老子提出了事物间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同样对教师积极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富有启发。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需要通过有效学习过程使学生形成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能否针对知识内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e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转换,对于学生获得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学习错误灵活进行思维转换,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汉字4
父母的爱(11)
愤怒与惋惜
神奇的汉字
我爱中国汉字
父母的爱
有趣的汉字1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13)
有趣的汉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有趣的汉字2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案件追踪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