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5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紧缺指标 主成分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危机正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干早地区和大中型城市,解决水荒问题已成燃眉之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在世界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其定量评价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1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现状 依据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1)衡量,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地区属于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现状评价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我国北方除宁夏、新疆为轻度缺水地区外,其他15个省市都为重度、极度缺水地区。
通过上面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现状的介绍和评价,可知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该地区人口密集和生产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指标选择的原则
判断一个区域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合系统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衡量标准与方法,才能给出可持续与否的科学界定。因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体现该区域水资源本身的特征、开发、利用、管理状况即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水相关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还要反映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在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2.1.1 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区域以水资源为主导因素的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复合系统的内部非常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明,不仅要反映
各子系统各自的特征,更要体现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2.1.3 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在理论上反映较好,但实践性不强。因此,在选指标时,不能脱离指标相关资料信息条件的实际,尽量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具有综合性的指标,使得建立的指标体系简洁明确,易于计算和分析。
2.1.4 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 作为一个系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也应该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既要有静态指标,也要有动态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
近年来,随着多元统计方法的普及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也成为一种较新的评估方法,它有着不同的原理和特性,它的本质目的是对高维变量系统进行最佳综合与简化,同时也客观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而综合评价的焦点正是如何科学、客观地将一个多目标问题综合成一个单指标形式,因此主成分分析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2.3.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在保证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线性变换和舍弃一小部分信息,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始采用的多维变量。 3. 结 语
本文在利用国际通行的水资源紧缺指标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北方17个城市及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紧缺指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将9个评价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根据评价指标的数据本身的信息得到主成分的权重,进而得到综合评价值;避免了专家打分的人为任意性,同时该方法具有直观和可操作性等优点。
参考文献: [2] 任若恩,王惠文.多元统计数据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92—119。 [4] 门宝辉,梁川.属性识别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台评价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
(6):675—678.
[5] 门宝辉,王志良,梁川等.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35
(1):34—37。
[6] 门宝辉,梁川,刘庆华..基于属性识别方法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
(6):207-210.
[7] 门宝辉,梁川.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可拓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02,20
(4):66-69.
[8] 徐良芳,冯国章,刘俊民.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 爷爷,你在天堂好吗?
- 母爱深深
- 清明随笔
- 试飞
- 妈妈,谢谢您
- 爱科学的孩子
- 神奇的笔
- 礼物
- 亲爱的父亲,你在天堂怎么样,还好吗?
- 我们喜欢的小飞机
- 拔草劳动
- 爱的力量
- 妈妈,谢谢您
- 我们爱做小飞机
- 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之提升(1)论文
- 政府支持下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的探讨(1)
- 对室内陈设艺术的文化体现研究
- 并购企业营销整合战略有关问题研究(1)
- 论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的价值传递(1)
-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 公共雕塑状况调查及思索
-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 浅谈广告英语的修辞(1)
-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制度构建(1)论文
- 浅析侦查人员以庭审角色代入机制(1)论文
- 浅析时装“秀”在服装销售终端的运用(1)
-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 论保险市场转型过程中的营销创新(1)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与教后反思
- 《巨人的花园》教学思考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入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白鹅》教学思考(推门课) 清风细雨
- 《白鹅》教学案例
-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推门课)
- 《白公鹅》教学谈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