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31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和水污染严重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因此,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制度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在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地位 作用

一、水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0%;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相互争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挤占生态和环境用水等问题将日趋严峻。同时,大量的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尾闾萎缩和地下水位区域性大幅度下降,引发水污染加剧和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生态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水权制度弱化或虚置造成的。同时,21世纪初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为7000~8000亿m3,已经接近全国8000~9000亿m3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资源开发的难度极大。解决我国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适合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通过全面推进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经济手段鼓励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解决或缓解我国日趋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产权制度改革和“依法行政”要求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产权,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在水资源管理中,只有明晰了初始水权,建立实现水权交易的机制,才能体现水资源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调动节约用水的积极性,使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求依法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依法行政要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向公共服务和监管转变,为公共利益服务,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管理是流域和行政区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把国家的水配置到用水户,因此,需要建立水权制度,它是水利行业行政管理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具体措施。通过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大量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精兵简政,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3.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健全的水权制度作保障

在2004年3月1日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水利工作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因此,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健全的水权制度作保障。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需要建立两套指标体系和一套水权有偿转让机制。两套指标体系分别为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前者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企业各灌区各自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即明晰初始水权;后者用来规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具体用水量要求。水权有偿转让机制认为,水权是一种财产权,超用或占用他人的水权,就要付费;反之,出让水权,就应受益。一旦水权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就会促进水权买卖双方的节水,调动社会的节水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水权制度建设的内涵

我国《宪法》第九条和《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国家拥有水资源的所有权。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现分离,因此一般所讲的水权为水资源使用权。

水利部最近出台的《水权制度建设框架》给出了水权制度定义,即水权制度是界定、配置、调整、保护和行使水权,明确政府之间、政府和用水户之间,以及用水户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规则,是从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水权进行规范和保障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水权制度建设是建立基于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的体系。建设水权制度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特点,建立与水资源有关的各种权利属性的法律、管理和实施体系,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初始水权分配就是,国家及其授权部门第一次通过法定程序授予水资源使用权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以至单位和个人,实现水资源使用权的初始分配和明晰。在获得水资源使用权的同时,用户拥有使用权所含有的使用、收益和部分处置的权能。然后,通过建立水权有偿转让机制,实现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和交易,将水资源配置到效益高的地区或行业,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

为了使初始水权的分配、取得和转让得以有序进行,必须建立一套包括水权界定、初始分配和转让在内的较完善的水权制度。建设和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水利行业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所积极进行的制度变革。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正确处理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等之间关系,为运用经济手段和以市场方式处理供水与需水、用水短缺与浪费、开源与节流、防污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内涵主要由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水权转让制度等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水资源所有权制度包括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全国水资源规划制度和区域用水矛盾的协调仲裁机制等;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包括明晰初始水权、取用水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等;水权转让制度包括水权转让的资格审定、水权转让的程序及审批、公告制度、利益补偿机制以及水市场的监管制度等。

三、水权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1.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水权制度建设工作的指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权制度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必须有法律体系作保障和指导。 2.加强理论研究和探索,引导和规范水权制度建设实践

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是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问题的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的。对水权制度建设的内涵、初始水权分配原则与程序等问题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因此,建立我国的水权制度需要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一些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水权制度理论,以引导我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植树节
春天里的发现
爱护花草树木
植树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今天真快乐
植树节
图书馆
请爱护花草树木
我长大了
放焰火
踢足球的故事
 植树节
小丽植树
植树节
集团公司“庆五一迎五四”文艺晚会方案
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方案
民政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承诺活动方案
春季“消脏源、灭死角”活动实施方案
扑克比赛方案
×房地产项目专题报道策划书
冬季清雪工作方案
县交通局关于整治大吨小标车辆的实施方案
镇卫生院开展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的实施方案
企业拓展训练方案
文明单位电子台账建设策划书
×校建立“家庭图书角”的方案
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公安刑侦支队竞争上岗部分股级领导职位实施方案
商场服务知识竞赛方案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浅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浅谈如何上好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赏析课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蜜蜂引路》一课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