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2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摘要:在了解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的概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基础上,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提出了加入WTO后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WTO 水环境 节水灌溉 标准化

1 前 言

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我国标准化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一套基本上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临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标准化工作仍然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如何适应发展国际贸易和服务国际贸易的需要,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是摆在我国标准化工作面前的新课题。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已达1000种以上,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60%~70%。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方面,正日益成为调节国际贸易的杠杆,成为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

2002年元月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会议提出,要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列入2002年要实施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中;9月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加入WTO后的对策研究成为年会的主题和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入WTO后开展技术标准研究的重要性。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按照WTO国际规则运作,无疑这会对我国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带来强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水环境和节水灌溉作为我国水利部门(行业)中的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2 中国水环境和节水灌溉标准化概况

2.1 水环境

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和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好坏程度的尺度,也是相关行业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进行环境管理、监督执法的基础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具体化、指标化,是贯彻实施我国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标准依据。无论是环境规划、环境治理、环境评价、取水许可、排污收费、环境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等活动,都离不开环境标准作依据。 2.1.1 水环境法律法规与规章等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水环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这些均为水环境标准的贯彻落实与执行提供了执法依据。主要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和法规。

主要的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

主要的部门(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珠江河口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水文设备管理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 2.1.2 水环境标准体系

水环境标准体系是对水环境标准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相互关系,明确其作用、功能、适用范围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级”,即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与水环境基础标准、水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六类,与国家级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

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的水环境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为止,由国家环保总局主管颁布的水环境国家标准370项(不包括水环境卫生标准),占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总数的65.3%,可见水环境标准在整个环境保护标准中的地位。水环境卫生方面至少有国家标准10多项。 此外,制定水环境行业标准的相关部门还有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建设部颁布城市供水、生活饮用水方面的标准10多项,国土部颁布了地下水检验监测方面的标准等。而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中,水利工程中的供水节水专业门类所列13项标准中,只有1项已颁发布,其余12项一半仍处于拟编状态。

2.2 节水灌溉

国家、地方和各部委发布的节水灌溉方面的法规、条例、规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灌区管理暂行办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灌溉条例等。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中,涉及节水灌溉领域的有3本标准共17个条文,即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泵站施工规范、泵站设计规范。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必须强制执行这些条文。

《强制性条文》的发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的技术控制,有利于整顿和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它的发布与实施,是进行标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是向建立由强制性的水利技术法规与自愿采用的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新体制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2002年8项农业灌溉设备国家标准批准发布,从8月1日起实施,8项标准的名称如下: ·农业灌溉设备 小型手动塑料阀(GB/T 18689-2002 ·农业灌溉设备 过滤器 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GB/T 18690.3-200

2) ·农业灌溉设备 直动式压力调节器(GB/T 18692-200

2) ·农业灌溉设备 非旋转式喷头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687-200

2)

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中,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排水专业门类所列50项标准中,30项已颁发布,其余处于起草、拟编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标准中水利系统制定的仅有3项,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

9

9)、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

9

7)与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 85-

8

5)。

节水灌溉标准的分类,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中是按综合技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材料、试验、设备划分的。也有按综合、工程、管理与材料设备或工程、产品、方法、基础与环保划分的。

3 加入WTO对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3.1 加入WTO对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的机遇

首先有利于促进思想观念转变,提高我国国民的水环境保护与节水灌溉意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促进我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向市场经济轨道,加快国内各项法律制度的建立或完善,使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现在,许多国际环境条约、公约都把贸易措施作为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规定了相关贸易条款,控制跨国界的污染转移,保护候鸟、鱼、海洋动物以及濒危物种及其它们所处的栖息地,控制危险产品和物质的危害,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我国加入WTO,就是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竟争中遵守“游戏规则”,转变思想观念,这必将迫使我们对水环境保护与节水灌溉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有利于提高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以及水污染防治产业和灌排企业的结构调整。“入世”后,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更加全面广泛地接触了解,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充实和完善我国技术标准,提高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技术水平。WTO/TBT规定:各国制定有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和检验制度等,需提前6~8个月将之通报各成员国征求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秋天
老师,节日快乐!
蚯蚓真有趣
可爱的洋娃娃
丰收的秋天
过小桥
护士节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帮妈妈想办法
游少年宫
湘江
好消息
吃西瓜
我与书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实习生辞职信
教师辞职信范文
新员工辞职信
医院辞职信范文
普通员工辞职信范文
员工辞职申请书
测量员辞职报告
辞职申请报告
辞职信范本
修理工辞职信
公司员工辞职信范文
教师辞职申请书
辞职申请书范本
个人原因辞职信范文
合同到期辞职申请书
著作权质押的困境和出路(1)论文
秩序与价值——寻求公共权力建构的合法性
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
全球化与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重构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法律保护(1)论文
对改进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若干建议
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1)论文
当代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
课题:为空瓶添新装(装饰)
关于电视历史剧“走红”的思考
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
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走向制度化的对策思考
解释论视野下保证期间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论文
自治新论
《詹天佑》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看雪》教案
《回声》教学设计
《画》教案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教案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落花生》教案
《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