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玉环漩门二期库区水质的生态治理方案
玉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东海,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降水一般为1300至1500毫米。
但降水季节不均,多年平均径流量2542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20675万立方米,地下径流量4749万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1601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025万立方米,地下水2992万立方米;年可供水量4819万立方米(包括河流、水库、山塘、地下水在内)。但因境域是沿海丘陵地区,源短流急,河道浅窄,年内洪枯变化大,县境内河流多为浦港疏浚而成,依山脉走向,自成水系。
一年蓄水总量不到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紧缺状况突出。
然而现状却是:由于海岛地形缺乏建库造坝条件,一边严重缺水,一边是天上掉下来的、外面流进来的3亿立方米水因无处可蓄而白白流入大海,形成“有雨涝灾,无雨旱灾”的窘境。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是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为解决用水紧缺问题,境内上马了漩门二期蓄淡围垦工程和里墩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
漩门二期蓄淡围垦工程位于乐清湾顶东北段,北、东、南三面为低山残丘区,西临乐清湾,工程围区集雨面积166.2km2,坝址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30mm ;水库围垦总面积5.6万亩土地,蓄淡库区2.4万亩,总库容8312万m3,正常库容6410万m3,多年平均调节水量5931万m3。其容积是玉环县现有全县大小山塘、水库和河网容积2.4倍,概算投资5.29亿元,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膨胀,上游水系由于地表水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河道下泄流量减少,加上城市生活和工业排污量增加,库区上游许多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功能退化,蓄淡库区富营养化严重,水质恶化趋势日渐显现,如建成库区不能发挥蓄淡供水功能,不仅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还将成为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将造成巨大投资浪费。因此,蓄淡库区富营养化已引起了各级水利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由于浅水库区水陆界线模糊、水土界面的物质、能量交换剧烈,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与环境的治理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开展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恢复途径及治理技术的研究(包括沉积物再悬浮与风浪的作用、沉积物的特征,与营养盐循环、转化、大型水生植物的作用机理等)。对于湖泊富营养化控治与生态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近年来,漩门二期上游城镇区域的河段,由于工业废水和含磷洗涤剂、人畜粪尿以及其他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增加了水中氮、磷等营养成分,造成湖泊内水体溶解氧降低,出现水质发黑发臭,藻类丛生、鱼类大量死亡等现象。城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流经城镇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镇水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水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美化功能日渐消失。库区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已引起了各级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人工湿地法在漩门二期库区水质处理中的运用研究课题被立为2004年度浙江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荷花淀派作品
- 月牙桥
- 五色土地
-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 脚踏大地
- 脚踏一方土(1)
- 感悟大自然
- 穿越时空的对话
- 《老人与海》读后感
- 祖国之歌
- 生命里的土地
- 我的家乡,人间天堂
- 脚踏大地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最后一根稻草
- 社保养老保险接收函
- 公司同意接收函
- 接收函的格式
- 接收函怎么写
- 员工检讨书
- 宣传委员的自我检讨
- 用人单位接收函范本
- 调档函格式及范文
- 毕业生调档函格式
- 出纳工作疏忽检讨书
- 致歉信范文
- 户口接收函
- 实习单位接收函
- 研究生调档函
- 调档函怎么写
- 浅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策略
- 对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 对影视制片管制的思考
- 简析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 谈《电佣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对大陆八十年代电影青春形象探析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分析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 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两只鸟蛋》教案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案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