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高职类生物教育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高职教育在培养专门技术型人才时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动物学教学中本人通过综合、优化的学专业知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试验技能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通过人格因素的培养保证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动物学创新能力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教育改革,推行创新教育,并提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观点。人的创新能力与四方面因素直接相关:首要的是知识因素,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相关经验。其次是智力因素,是指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还有就是技能因素,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最后是非智力因素,或称创造力倾向,指的是人的性格特征[1]。综合以上观点,个性特征明显、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冒险、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的强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从以上四方面入手即可。

一、综合、优化的动物学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等师范生物专业使用的动物学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占比重较大的是动物形态学和动物分类学的内容,而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学的内容虽然涉及却不突出,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学科实践的知识更少,有的几乎没有。于是在我的教学中通过综合和优化把动物学知识分成八个专题进行的讲授,内容是:动物的类群(主要介绍各种动物分类及简要特征);比较动物解剖学(从对比、综合的角度介绍各类动物的结构特征);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繁殖、发育与分化);动物的起源与进化;动物与环境;动物生理;动物行为;野生动物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课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更适应现代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

二、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智力可理解为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因素,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能力。由于高考扩招,现如今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分都相对较低,这些学生大多表现为学习能力较低。动物学是学生大一时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相对较简单,通过动物学的教学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自学是学习能力中最关键的内容。

在动物学的课堂中可运用三步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步,在动物学的第一个月的课堂教学中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对于刚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特别是高职生,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更差,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至关重要。对于教材中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学给予解答,有疑问的可通过同学间或师生间讨论解决。第二步,在动物学的第二个月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下独立自学。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课,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课下的自学能力。第三步,在动物学的第三个月以后的教学中除沿袭第二步外,还要留一些要借助其他参考书或网络才能解决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动物学德兴趣,还可提高自主性,让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2.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运用进化比较法学习“动物的结构特征和动物类群”的知识[4];运用观察归纳图示法学习“动物的繁殖和发育”;运用探究法学习“动物生理和行为”;运用实地观察法学习“动物与环境”;运用实践调查法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的内容。通过某一主题以一种学习方法为主多样化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领悟某一种学习方法的利弊,从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能更好的运用最恰当的学习方法教授自己的学生。

三、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技能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升华。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最直接的途径。

动物学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实践教学几乎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一半,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学生能否胜任新课改后中小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动物学的实践教学我是在充分分析中小学生物教师的需要之后,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把实验指导综合、删减、优化分解成八个模块的技能训练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这八个模块分别是:显微镜使用技能;生物绘图技能;实验材料的准备技能;动物抓捕技能;解剖技能;仪器操作使用技能;分类技能;野外技能。在动物学上完第一节课后,教师将提前做好实验准备的日程表向学生告知,并将学生五人分成一个小组,互相合作协管,教师带队首先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技能的操作学习,之后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准备。比如,到校园外的小湖采集原生动物回来定向培养。在显微观察实验中,把有相同特性的类群合在一起。比如扁形动物和原腔动物大部分是寄生种类,把它们归在一起变成几种寄生虫的切片观察,包括扁形动物的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和猪绦虫,原腔动物的蛔虫等。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通过横向的比较更好的理解寄生虫的寄生特征,而且可充分训练显微镜使用技能和生物绘图技能。分类技能分三步训练。首先在实验室学习野外识别特点和技巧,野外技能,再到标本室室内实践,而后到校园周边和野外实地识别和野外技能的训练。

四、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人格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灵魂的保证。

Www.LWlM.com 人格因素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也称为“创造力倾向”。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除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提高他的智力水平外,还需要培养与创新能力有关的个性特质,主要包括意志力、乐观、自信、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在动物学的课堂教学我首先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增强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动物学实践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各种任务,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并在合作中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和能力以及认识他人的情绪和能力。良好的人格素质能够为一个人的一生提供源源不断地创新源泉,所以注重人格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灵魂的保证。

创新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都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生命力。高等教育只有贯彻创新教育,才能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劳动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甜橘子
洗菜
电话-仿写
可怕的沙尘暴
快乐的青蛙-续写
迎春花像什么
热闹的健身广场
爬山
我的家乡
橘子
我的宇宙游乐园
春游
种合欢树
风-仿写
雷公公
火灾应急照明设计研究
康沃变频器在拉丝机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适合中国普及推广的智能照明系统
运行中既有变配电所改扩建施工问题的探讨
配电系统节能改造
铁路客车安全监控系统可行性报告
火电厂用冷却塔替代烟囱的探讨
浅谈配电网降损节能措施
试论我国建筑电气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影响电站轴流风机可靠性的几个因素及防范对策
供电系统无功补偿节能技术的新发展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谈上海万豪大酒店弱电系统设计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产业构成、供需情况和整体差距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1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2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