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4
计算机基础分课型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基础分课型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基础分课型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基础分课型教学模式探讨 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对学科进行课型划分。在划分课型时应注意随着标准的不同,所划分的课型种类也不相同,比如我们所探讨的计算机基础课按照内容新旧标准划分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讲授课、实验课和讨论课,按照知识内容属性可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虽然说划分标准不一样,但我们在划分的时候需要兼顾两个原则:一个是逻辑性原则,或者称概括性原则,做到“不重,不漏,不增”,也就是说对课型的划分不要重复,不要遗漏,不要增加多余的课型,根据这个原则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代表意义;第二个原则是有效性原则,或者称具体性原则,划分时必须考虑课型是否为研究效益服务,这样构建出的教学模式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我们通常将计算机基础课分为两种课型:理论课与操作课。这两种课型的划分标准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而在经过深入的课堂观察后,我们发现在操作课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课型。在这里,我们根据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内容特征属性,将计算机基础课分为三种课型,即理论课、技能课和作品制作课。
一、分课型中的理论课及其教学模式探讨
1.课型界定 2.理论课课型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二、分课型中的技能课及其教学模式探讨
1.课型界定
技能课的主要任务是技能训练,在不断的练习中对操作逐渐熟练,从而掌握其技巧、总结其规律并形成能力进行迁移。技能课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操作技能的习得中明确过程与方法、经历过程与方法、体验过程与方法并感悟其中的意义。由此,技能课教学应强调将学生融入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的情境之中。只有在贴近实际的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学生才能够自然地运用技术加以解决,才能实现学习迁移。
2.技能课课型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技能课中所涉及的技能有可能是单一的技能,比如Excel课程中的排序技巧;也可能是复合的技能,比如Word课程中的文字格式设置,包括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设置。一般来说,在技能课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采取先由老师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和演示,再由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技能训练的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技能训练中,学生逐渐熟悉操作,掌握技巧,进而更深刻地总结其规律,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又分为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边讲边练式的特点是老师把一堂课的知识和技能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每完成一个小单元的讲解后就由学生自己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够及时对每一个知识技能进行实操训练,趁热打铁,有助于知识的及时消化。但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的缺点有三:第一,老师在讲解时的操作方法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操作,造成学生在技能灵活应用上缺乏创造性;第二,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消化不良,无形中打压了这两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由于课堂知识和技能被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所以会出现操作速度慢的学生当前单元训练活动随时被老师终止的情况,更进一步影响了这类学生对下一个小单元的学习。而先讲后练式正好克服了边讲边练式的某些弊端,它的特点是老师把整堂课的知识和技能全部讲解演示完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操,但这种模式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记不住全部的技能或者操作步骤,被卡在某个环节上停滞不前,需要老师临时进行个别辅导解决问题,造成了课堂秩序的混乱。
由此可见,要正确运用好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对全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当前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灵活运用边讲边练和先讲后练两种模式,使所有层次的学生能够吃饱并消化。也有老师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技能课中,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技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未免显得小题大做。比如PowerPoint技能课中的幻灯片版式设置,步骤是点击“格式”菜单,从菜单中选择“幻灯片版式...”一项,再从弹出的幻灯片版式选择对话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幻灯片版式即可,老师采用讲练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话只需要几分钟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如果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老师在课前就要设置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可是这个知识结构如此单一,学生不消片刻便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完全不能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而为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前期工作例如学生分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更是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可见,不考虑教学内容和课型笼统套用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
三、分课型中的作品制作课及其教学模式的探讨
1.课型界定
作品制作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并综合运用知识来系统地完成一个完整作品的能力。[3]在作品制作课中也会涉及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但它与技能课是有所区别的。技能课中所涉及的技能学习和训练大多是局部的和微观的,包括接触计算机和应用软件、操作计算机与使用应用软件、将计算机与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具体环节,这个过程中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是为掌握知识服务的,是以知识为导向的,比如通过Word技能课中对格式设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文本排版知识,在Excel技能课中对函数运用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数据处理的方法;而在作品制作课中所涉及的技能学习和训练则是相对完整的和全面的,它侧重于对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过程(分析,规划、设计、制作,发布和评价过程)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是为作品服务的,或者说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比如制作一份幻灯片节日贺卡,那么学生就需要对这个任务进行分析规划,运用对PowerPoint软件的操作技能,设计并制作节日贺卡,以完成作品作为最终目标。
2.作品制作课课型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3.作品制作课基于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案例——旅游景点宣传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游戏
- 我要当选中队委员
- 我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 我的家乡
- 洗碗
- 我的家
- 一双数学眼睛
- 联欢会
- 段考总结
- 考试前的心情
- 第一次逛超市
- 放风筝
- 蝴蝶花
- 母亲节
- 云姑娘
- 浅析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
- 论尊师观变化下“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失落
-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 浅谈转变观念,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 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理论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 浅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
- 财务公司之金融投资分析数量模型与运用
- 浅谈坚持就业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 北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提纲的写作请求
- 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浅析
-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 试论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 积极引导 着力培植 完善机制 开拓创新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题解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父亲,您真伟大──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爱,会创造了奇迹──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内容分析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结构
- 《地震中的父与子》难句解析
- 爱,震撼人心──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