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家庭服务机器人
摘 要:为了实现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人脸跟踪、语音识别、自主移动、动作响应、远程遥控等功能,采用了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设备系统,对家庭服务机器人进行整体设计,在硬件上外扩相应的通讯、传感、驱动等系统,在软件上引入人脸跟踪,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机器人与人的和谐交互。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Gene8310 家庭服务机器人 嵌入式系统
1 引言
家庭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我国进1步加强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突破口。家庭服务机器人旨在将家庭成员从家居的繁琐家务中解放出来,给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娱乐等。
本文介绍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如图1所示。机器人身高140cm,行走驱动方式采取轮式差动驱动。胳膊是模拟肩关节、肘关节的3自由度结构,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关节执行机构。机器人上面安装了摄像头、麦克风接口、触摸液晶屏、超声波
图1 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物图
传感器。可以与家庭成员完成人机交互,回答家庭成员的提问问题。
本文设计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是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设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主移动、动作表演、人脸跟踪、语音交互、远程遥控等功能,测试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各项工作要求。
Gene8310是Intel推出的1款嵌入式设备,具有体积小巧,工作稳定,可扩展性强等特性,支持单5V供电工作。
2 系统设计
2.1 整体系统设计
本文系统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框图
2.2 动作控制系统设计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动作主要是让机器人模拟人的手臂关节,以便机器人实现人的1些动作,本论文设计的机器人手臂有3个自由度,分别模拟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可以实现抬臂、弯臂、摆臂等动作,1个手臂3个自由度的组合,可以实现握手、挥手、招手等动作,两个手臂的组合又可以实现鼓掌、拥抱等人的基本动作。
2.3 行走控制系统设计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走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双行走轮差动控制的驱动方式,机器人的模型如图3所示。这里我们假定机器人和地面之间是纯滚动的,行走轮只旋转不打滑,得到运动学模型公式:
式中: (x, y)为机器人中心O点的参考坐标;θ为机器人中心O点的运动方向角;ν为机器人中心O点的速度;ω为机器人差动转向的角速度。
[NextPage]
根据上述数学模型,结合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把机器人的运动简化为与地面接触的两点运动,两点的位置决定了机器人的位置,两点的运动状态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图3中XOY为全局坐标系,xoy为机器人坐标系,O为速度瞬心。
图3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走控制
在此,把前进的方向作为正方向,把后退的方向作为负方向,统1起来分析,设在某1时刻,左、右行走轮的速度为vL 、vR ,左、右行走轮角速度为ωL、ωR ,在很短的时间间隔Δt 内,机器人的方向和线速度可以近似认为不改变。两行走轮与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即机器人两行走轮的跨距)为l。
在行走过程中,主控制系统把规划好的路径转变成随时间变化的两个独立驱动轮的角速度的控制,通过驱动器和电动机,分别去驱动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的角速度都要根据规划路径的变化而变化。当家庭成员发出指令让机器人去指定地点的时候,机器人根据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自主到达指定的目的地。
3 无线通讯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无线通讯指的是人与机器人的远程通讯,最好利用现有的家庭成员的物件稍加改进皆可以实现对服务机器人的操作。本设计基于当前比较普及的手机短信来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通讯,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上加1个手机模块,然后通过家庭成员的手机发短信来控制机器人。
机器人的远程遥控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实现的,在外的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的手机给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发送控制指令,机器人收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图4所示。
图4 无线通讯模块系统框图
4 人机交互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包括家庭成员对机器人的命令以及机器人对家庭成员的反馈。本设计中的是实现人与机器人的语音交互。
4.1 人脸检测
本设计采用人脸肤色模型结合相似度以及人脸轮廓来检测和定位人脸。在YCbCr 色彩空间(其中Y 表示亮度, Cb 表示饱和度,Cr 表示色调)中Y 值不同的地方,CbCr 子平面中肤色聚类区域是不同的,肤色聚类区域随Y 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考虑Y 值的影响,对YCbCr 色彩格式进行非线性分段色彩变换,再将变换后的图形投影到Cb-Cr2维子空间就可以得到实用的人脸肤色聚类模型。根据该模型,可采用基于相似度的方法来检测人脸。为了消除亮度对人脸肤色的影响,定义r=R/(R+G+B),b=B/(R+G+B),把3维基色空间降解成2维的半基色空间,然后用基于频域的同态滤波法对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处理。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率。
4.2 语音识别
本设计采用的语音识别引擎是基于汉语语义识别的语音识别系统,其对于汉字的识别有2000个汉字,可以满足家居生活对话的基本需求,当前机器人与人的对话可以实现生活常识、旅游常识、脑筋急转弯、背诗、聊天等功能,给家庭成员提供娱乐、教育、帮助等功能。
4.3 运动响应
机器人对人的运动响应主要指得是机器人对人发出的运动指令的相应,在本设计当中,机器人可以相应的运动指令有:前进、后退、左传、右转、摇头、请、招手、摆手、摆臂、挥手、鼓掌、握手、拥抱、再见等。机器人动作相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5 服务机器人运动响应
家庭成员通过麦克风向服务机器人发运动要求,语音识别引擎启动,将识别出来的语义与数据库匹配,取得动作指令码,然后将动作指令码通过串口发送到控制模块,机器人执行机构执行相应的动作。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2 陈凯枫.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人脸检测、跟踪与识别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6,5-2 : 228-23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采磨茹
- 贪玩的孙小圣
- 我是泡泡小精灵
- 我爱我家
- 猫鼠斗智大比拼
- 我爱我的家
- 蝴蝶选美
- 清明随笔
- 我是泡泡小精灵
- 母爱深深
- 读《狗》有感
- 吹泡泡
- 神奇的笔
- 吹泡泡
-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 入党积极分子小组长党课学习心得
- 入党志愿书与入党申请书的区别
- 党龄和党籍的区别
- 2011年大学生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 入党转正会议纪要
- 发展党员工作常用文书
- 代表新党员的表态的发言稿
- 入党转正会议纪要
- 入党宣誓仪式的过程安排
-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时间
- 补办入党志愿书的办法
- 2011中学教师党课学习心得
- 2011年大一学生入党培训思想汇报
- 2011年大学生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1)论文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 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 浅析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 美术教学使用音乐的构思与实践
-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 《飞向蓝天的恐龙》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
-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1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