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与汉语精读课教学的融合

简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与汉语精读课教学的融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与汉语精读课教学的融合

"

论文摘要: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新HSK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不但是外国留学生进入中国院校学习的汉语能力证明,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本科生顺利毕业的必备条件。因此,新HSK考试内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与汉语精读课教学的融合主要通过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及书写教学的途径来完成。

论文关键词:新HSK 精读课教学 有机融合

一、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与精读课教学的含义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国家汉办组织中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领域的专家,充分调查、了解海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考虑了普通汉语学习者和专业汉语学习者、来华汉语学习者和非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差异,在吸收原有HSK的优点,借鉴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为依据,推出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

新HSK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笔试和口试是相互独立的。笔试包括HSK(一级)、HSK(二级)、HSK(三级)、HSK(四级)、HSK(五级)和HSK(六级);口试包括HSK(初级)、HSK(中级)和HSK(高级),口试采用录音形式。新HSK成绩可以满足多元需求:可以为院校招生、分班授课、课程免修、学分授予提供参考依据,为用人机构录用、培训、晋升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为汉语学习者了解、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汉语教学单位、培训机构评价教学或培训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精读课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进行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教学,全面进行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新HSK重点考察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因此,两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客观基础。

从新HSK的考试内容来看,新HSK一级和二级有听力和阅读两部分,新HSK三级到六级内容都包含听力、阅读和书写三部分。此外,新HSK口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新HSK一级和二级对应初级;新HSK三级和四级对应中级;新HSK五级和六级对应高级。也就是说,新HSK的考试内容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和我们精读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相吻合的。

精读课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它围绕限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等项目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综合训练。它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老师们都希望通过精读课提高学生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因此,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对精读课寄予了厚望,且精读课贯穿于初、中、高整个教学阶段,精读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

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主干课——精读课,具有课时量大、内容丰富和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精读课应与新HSK有机融合,也就是将教与学、教与考相结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不断提高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精读课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通过融入与新HSK内容相关的测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不断积累新HSK考试的实战经验,新HSK的成绩也用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因此,对如何加强精读课教学与新HSK相融合,最终提高精读课教学质量并提升新HSK过级率的研究十分重要。

二、两者融合的途径

1.语音教学

初级刚入学的学生是零起点,需要从最基本的拼音开始打基础。本校及中国大多数高校都是集中三周左右时间进行语音强化教学。通过模仿操练的方法,使学生从单音到双音到语流,逐渐习惯汉语的声、韵、调的结合。这个任务主要是落在精读课上,初级阶段的口语和听力课都只是辅助精读教学,在精读教学的基础上再添加单项技能的训练。

集中的语音教学之后,并不意味着语音训练到此结束。语音语调的训练是贯穿初、中、高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到了句型、短文阶段,语音教学结合课文的朗读和背说来进行。而且教材的练习中也都设置有语音练习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要让学生拥有完美的语音面貌,达到发音正确、语调自然、说话有节奏感、表义通顺等。对学生语音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其表达能力,而且也是提高听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

2.语法教学

语法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二语习得,语法尤为重要。因为在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一定会发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区别会产生顺抑制,出现负迁移,并导致偏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语法规则会影响二语语汇规则的习得。

语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熟记语法条目,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要提高区分词类和句子成分的能力,提高根据语法规则连词造句的能力。只有在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才能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在HSK考试中,书写部分有连词造句及看图说话、作文等题型,对语法的考查都融合在里面。因此,精读课上我们应该结合每课的语法点,设置相似题型,对语法点进行适当练习,让学生在平时就接触到专业测试的题型并充分进行练习。

3.词汇教学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D.A认为:“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词汇教学是二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词汇的学习是始终贯穿于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语音阶段,学习者已开始接触词汇学习,到语音、语法基本学完的中高级阶段,精读课的目标主要是词汇学习,要尽可能扩大词汇量。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新HSK一共六级,每级都有词汇大纲,不同级别要求掌握不同数量的词汇。可以看出新HSK对词汇量是有明确要求的。而且,词汇在新HSK测试中渗透在各个环节。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听不懂,看不懂,写不出,说不出。

因此,我们在精度课教学中,不能忽略词汇的教学,特别是中高级阶段,近义词的辨析、同语素相似词语的区别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测试的重点之一。对这类词,教师应有重点地比较讲解,并辅以适当练习。让学生不断积累,从而不但在数量、而且在运用能力上达到各级别相应词汇要求,以便从容应试。

4.阅读教学 精读课每课都有课文。阅读的训练主要通过学习课文来完成。课文是精读教材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语法和词汇的语用场,语法只是课文编写的结构支撑,是一条暗线。离开课文,语法将无所依凭。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借助语法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和渐进性,把每个句子的结构、语义和语用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一个句子的使用语境,也要让学生知道,在语境中怎样用汉语表达。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及快速理解能力,我们应该选取一些合适的课文,设置一些练习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常融入速度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5.书写教学

书写教学是伴随拼音教学开始,贯穿精读教学始终,只是各个阶段的书写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在初级阶段,学生的主要书写任务是写拼音、写生词、连词成句、用一句话描述图片、造句等。到了中高级阶段,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加深,如用所给词语写短文、看图写短文、缩写、扩写、命题作文等。新HSK三级到六级中,都有书写的测试。书写的分值100分,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平时的精读教学中,教师应有重点、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操练,采取课上指导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断提高学生书写过程中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逐步掌握汉语文体知识、提高汉字书写及流利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同学
扫墓遥思
改选
贝壳船
元旦庆祝会
不用钥匙的锁
难忘的一件事
《穷人》续写
给四川汶川灾民们的一封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成功了
难忘的第一次
这堂课还有没有纪律
看菊花展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再论宪政的平衡性(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美好•纯真•质朴——漫谈民间剪纸艺术
论宪政的德性(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论地方志的功能及其作用
《诗经》无长篇史诗原因探究
浅谈水族酒文化
中国宪法改革的途径与财产权问题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互补方法论”的观点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宏傣族婚姻习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颜氏家训》的个体道德培育机制论
《泉水》教学设计1
《翠鸟》2
《回声》教学设计1
《称赞》教学设计1
《称赞》教学设计2
《活化石》教学设计2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2
《泉水》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2
《活化石》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