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要大量聘请一线技术员、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二要转变观念,培养学校自己的双师型教师;三要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四要建立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培训体系;五要完善双师型教师的保障制度。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1.高职教育的基本概念

在了解“双师型”这个概念之前,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高职教育的概念。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教育的全称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名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兴起的开办短期职业大学教育的时期。高职教育是以系统地学习某一项从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从业水准为目的开办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需要成为满足大众教育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放在更实际、更突出的位置上去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利于大力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现实状况,又有益于转移国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还能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拥有职业性和实践性两个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可以提升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就业率的提高。正是这些高职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得它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双师型”教师从高职院校的整体层面来说,可以分为专业理论性教学的人员和技能实践性的教学人员,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专业的高职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人员,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而对个体教师而言,就是以双证作为衡量标准,即以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判断是否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可以说教师加工程师,是对“双师型”教师最简单明了的概括。

从外在的形式来看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而从内在的能力与素质来讲,“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如下能力:

(1)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教师能力最重要的体现,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也就无法按时保质地完成教学任务。

(2)优秀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课理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有实践操作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能把最先进的技术带人课堂,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社会交往能力。双师型教师往往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他们承担着学校与企业的信息的交流的重任,要把企业的需求告之学校,同时也要组织高职院校的学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习。这也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要有优秀的社会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4)管理与创新的能力。管理能力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作为行业中的高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对企业的员工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良好的管理培训。创新能力更是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要求高技术人才要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适应一线技术的发展要求。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高职院校的努力下,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相应的,国内的职业教育也需要在体制上、教育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有实际行业从业经验的教师比例偏少,大多数教师都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并未在技术领域从事直接的技术工作,就直接来到高职院校任职,这些教师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实践水平偏低。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待遇偏低。待遇偏低则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高职院校任职,更缺乏对高技术人才前来任职的吸引力,与普通高校相比,缺少竞争力。再次,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够紧密,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直接担任一线工作,人员的人事调动程序也过于复杂,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人才的引进。

专业课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短板,无法将最前沿的应用技术带到课堂,也势必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社会还未形成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教师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职业人才的继续学习只能通过不甚规范的职业培训等形式进行,严重影响了职业人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职业能力的发展形成虎头蛇尾的局面。长此以往,必将对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兼职教师队伍仍然满足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学校拥有的“双师型”教师偏少,无法形成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这也直接造成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下降的后果,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联系,不能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难。当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流失率较高,高职院校的薪资待遇还要进一步提高,国家的财政投入还要进一步加大。缺乏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使得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流失严重,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所在。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更需要国家财政的进一步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定点培养,以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大量聘请一线技术人员、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的特色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个特色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要以动手实践为主,而不是理论教学为主,这就需要把长期工作在一线工厂的高级技术人员、专家聘任到教师队伍中来,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技术信息,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指导。拥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兼职教师,可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转变观念,培养学校自己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领导要转变理念,革新教学管理思想,重视兼职教师的引进,通过兼职教师的带动,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骨干。为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内部教师培训体系,培养一支学校自己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骨干队伍,为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基础。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应该紧跟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大批实战型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企业的一线技术人才深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充实“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入课堂,同时将学生带到最前沿的技术实践基地中来,为学生毕业前掌握最核心的技术做出努力。

4.建立双师型教师的终身培训体系

学习化社会理论与终身教育思想,是人类应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教育挑战的对策,也是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适应的。学习化社会必须以开放的教育体系制度为基础,具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环境条件。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要站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以学习化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为目标。.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紧跟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终身学习强调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要不断地接受教育与主动学习,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这一理念与时代、社会以及个人的内在实际需求是相符合的。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种学习途径来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我们正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也许之前所学的知识早已落后,假如没有一以贯之韵“充电”,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个前进着的社会所淘汰。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的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也要告诉学生们,学校教育只是工作生涯的一个准备阶段,只有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有效应对以后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5.完善我国双师型教师的保障制度

首先,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职院校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及实践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于中西部的高职院校,只有给予教师良好的薪资待遇,才能留住高技术人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流失。其次,要完善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给兼职教师更多的保障,让他们安心在高职院校担任教学实践任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再次,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高职院校的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坚实后盾,定点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样,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都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篮球服
奶奶不给我饭吃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吊扇
奥运知识大比拼
时钟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好看
五泉山公园玩儿
台灯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庆祝生日
坐火车真好玩儿
我和妈妈去商场
摸老虎屁股
办公楼管理规定
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制度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办公礼仪规范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职工加班制度
XXX局医疗费管理制度
民主推荐制度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某酒店财务工作流程
剧场上岗工作规范
职责
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考核制度
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TCL财务岗位职责制度
*局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制度
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低成本滴灌系统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拖拉机田间作业常见问题的处理
二维溃坝洪水计算方法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杭埠河流域水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成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的设想
关于关心西部偏远地区水文测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无公害冬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X县水利系统年终综合总结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怎样选择小型农用水泵
《春雨的色彩》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之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柳树醒了》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