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品德课如何转变教与学方式
"
【论文摘要】随着教材的改革,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当然也该随之变化,究竟如何转变教与学方式,品德课更应该与时俱进、摒弃说教色彩,回归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才是回归本真。
【论文关键词】品德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自主;体验;探究;合作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如今在小学阶段已列为重点科目,每周增加到3课时。笔者在听了很多公开课之后,感觉当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学生“担纲主演”,教师被晾在一边无所事事,原因是课前教师做足了工夫,效果极其顺畅;二是课堂上教师“放出去却收不回”,课堂纪律乱哄哄,教学效果为零或负数。笔者一直在思考,认为品德课更应该与时俱进、摒弃说教色彩,回归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才是回归本真。
1 切忌假大空,应该紧贴生活实际
品德课不应该舞在云端,而应该贴地行走。虽然有教材为蓝本,但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可以联系实际,从身边的鲜活事例出发,去设计教学环节。否则,容易造成教师在课堂上国际国内、古今中外空泛而谈。问题恰恰是,教师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学生从中有何收获不得而知,因为没法对学生品德形成量化的考试评价体系,品德课最容易滑入天马行空、假大空的泥潭,几节课下来,学生一无所获,浸润在“放羊式”的活动中又无考试压力,学生“乐不思蜀”,但仔细想想,这样下去意义何在?
2 切忌排练作秀,应该体现指导过程
但凡公开课,教师免不了事前铺垫。适当的课前预习、探究、搜集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将教学环节前置,甚至进行课前排练、课前演绎就完全没有必要。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真实场所,如果教学环节、节奏顺畅得让人觉得像在演戏,教师成了幕后导演,课堂缺乏学生灵动的思想火花,没有了师生、生生之间智慧的对话,我想课堂的生命力也就消失了。
品德课最易成为作秀之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蛛丝马迹,但教者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自主,也都普遍跟风去做了,教师没有独立的思考,这种作秀如果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真实判断。其实上节公开课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学生思想中不成熟的、零碎的火花需要经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提升为有含量、有价值的感悟。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在课堂互动交流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当学生迷茫、错误时教师及时站出来纠偏纠错、对学生的表现予以恰当的激励性评价等等,笔者认为,教师的导向功能在课堂中尤须加强与重视,但如今40分钟的课堂几乎看不到教师“显身”,有点不太正常。
3 切忌课件满堂飞,忽视动手操作与实践
信息技术的发达造成了许多“鼠标老师”和“鼠标学生”,这不能算是坏事。如今,教师与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平台,热衷于搜寻视频素材、制作精美课件,无疑加大了课堂容量,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动手的弊端。学生成了信息的“容器”,没有对于信息的思辨、处理,没有动笔创作、动手实践的时空与环节。课堂用海量信息充斥学生大脑,学生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笔者听课发现,课堂普遍没有安排学生动笔的环节,只是浮于表面的“耍嘴皮子”的热闹课堂究竟是不是新的教学方向,不得而知,但这样的课堂总像在云端跳舞,怎能走远?
以上只是笔者听课后的一点思考,作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在教育学生诚信文明的同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否则,看惯了浮华、喧闹的学生将来如何学会思辨质疑?教师作为榜样的缺失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品德课究竟应该怎样转变教与学方式?依据个人浅见,特别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以学定教,教师密切关注并引导整个学习过程:
3.1 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指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学习积极的参与者。这里的“自主”至少有两层意思: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认同和肯定;对于教师角色的认定更倾向于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等。
3.2 其次应该是以体验为主的体验学习。体验学习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习过程的体验,二是指学习结果的体验。体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创设和学习有关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然后围绕这个情境进行教学。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亲验、亲历、亲为。
3.3 应广泛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其实就是探索和研究,得出结论并不是探究性学习的结束,而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彼此得到启发,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考方式。
3.4 品德课堂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评价。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习成员的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实各种学习方式都是互为补充的,没有一堂品德课是可以单一采用某种学习方式完成的,这对教师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自身角色的作用,做到“放手但不放任,到位但不越位”。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oday is Children's Day
- Fathers Day(父亲节)
-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 How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如何让世界更漂亮)
- 儿童节书信作文 六一儿童节英语作文
- To Experience the Life
- Play Football
- 我的六一节终于来啦!
- Staying at Home Alone(独自在家)
- My Dream(我的梦想)
- An Accident
- Spring Festival(春节)
-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on Badaling(参观长城)
-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 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
-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 教师请销假考勤制度
- 业务员管理制度
- 校长办公室中学档案管理制度
- 小学门卫值班制度
-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 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
- 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 财务报销制度
- 学校教学方面安全管理制度
- 水泵房运行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谈网络安全之木马技术
- 应用程序指示图标的实现方法研究
- ActiveX技术在WEB页上的应用
- 用VB实现对库文件的分割备份
- QTVR技术在物理实验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 基于GPRS网络的数据无线传输实现接口
- CAD绘图技巧
- 用ASP实现科技成果的网上查询及管理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 在C 中实现JAVA的存储管理机制
- 一个复杂的VRML场景的设计
-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JSP与ASP的比较
- ARM7在嵌入式应用中启动程序的实现
- 利用注册表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加快速度
- 浅谈SDH数字微波传输网同步时钟的概念及应用
-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一
- 《儿童诗两首》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二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 《杨氏之子》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杨氏之子》重点与难点提示
-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写作篇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梳理
- 《杨氏之子》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