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旅游教育中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

简析旅游教育中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0

简析旅游教育中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

"

论文摘要:总结出导游技能大赛的导游词和实地讲解导游词的联系和区别,参考苏州导游技能大赛的实例,提出从选取实物、将实物讲透、提升文化内涵及结尾画龙点睛四个方面对技能大赛的导游词进行创作。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专业导游词;创作;训练

语言是一门艺术,作家有文学语言,戏剧家有舞蹈语言,教师有自己的课堂语言,旅游教育也应该发展自己独特交流方式——职业化的导游语言。脚本是演员表演的基础,导游词即是导游人员的“脚本”,创作一篇优秀的导游词是每个职业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地每年开展了较多的技能大赛,自2007年以来,教育部、旅游协会等11家单位先后在重庆、天津、南京和济南举行过全国性的比赛,几乎每年都有大型的比赛,所谓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形式和局面。那么,对于我们旅游教育人士,如何创作大赛中的优秀导游词呢?

一、技能大赛导游词和一般导游讲解词的联系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们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和游客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导游词的主要特点,首先应具备生活基础及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其次是对景点要有一定了解,应多收集景点(景区)资料;第三是口语化,绝不能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者诗词歌赋,更不是演讲稿。不论是导游技能大赛中的导游词还是实地讲解的一般导游词都有如下要求:首先,讲解内容的主题要明确且正确;其次,写作内容要有特色且新颖;另外,景点揭示要有一定文化内涵。“神州视景”杯第四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景点讲解的评分标准(见表)凸显了导游词的特点。

二、技能大赛导游词和一般导游讲解词的区别

(一)导游技能大赛中的导游词现场感弱

在一般导游讲解中,由于是实地讲解,旅客间差异很大,所以讲解词也不会千篇一律,导游人员在掌握了某景区的基本知识点后,就可根据不同阶层和地区的游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和介绍果。在这样的讲解中很可能还会出现较多的突发情况,如游客突然发问、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会中断讲解等。而在导游技能大赛中导游词是一篇准备好文章,在固定时间内(5分钟以内)完成,评委和听众不会打断或提问,空间感和现场真实感都是假设的。

(二)讲解对象不同

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听众不是三三两两的游客,而是行业内的专家。一般的游客前来旅游,可能对于景点的了解较少,甚至一无所知,在导游讲解的时候,导游讲什么也许就是什么,大多数游客会出现恍然大悟的感觉,而技能大赛中的评委是行业里的专家,他们对于景点或者相关内容了如指掌。因此,导游大赛创作的难度比一般讲解中的导游讲解词难度要大。

(三)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讲解具有表演性

一般实地导游讲解时我们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将所在景点讲透讲懂即可,更多的是平铺直叙。在导游词撰写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导游大赛的讲解,还要带着稍微导游讲解夸张的成分,比如要有抒情、朗诵的成分,一定要有现场表演的能力。表现沉郁、失望的地方,语气要沉重;描写庄严、迟缓的语句,速度要放慢;表示悲哀、压抑的语句,要读得更慢;而体现激动、热烈、愤慨、驳斥和紧张等意义的句子时语速就要快捷。因此在创作导游词时候,要注意抒情语句的使用。

(四)技能大赛导游词创作更要注意细节

在一般现场导游中,景点是什么就讲什么,随着导游的讲解,游客能够逐层深入地了解景点,因此,在用到肢体语言时,表现的更为贴切和自然。但在技能大赛中,选手讲解时的手势是象征性的,虽然选手可配备景点背景图,但在指示中,只能用手势示范,评委及其他听众有时不能从选手的图片中找到讲解提到的细节,因此,对于大赛导游词创作细节要求更高,导游词讲解需要听众不仅能听懂,还要在听懂的基础上能够想象出选手所讲解景点细节。

三、面向技能大赛的导游词创作要求

(一)选景选取实物

2012年郑州全国第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规定,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讲解内容。景点讲解内容由选手在规定的景点中现场抽取。景点讲解范围为8个景点,具体是故宫、兵马俑博物馆、少林寺、苏州园林、布达拉宫、井冈山、泰山、路南石林。参赛选手讲解前自行抽取一个景点进行准备,要在规定时间5分钟内完成对一个景点的全面介绍是不可能的。而且比赛中,也不适宜对景区作概况性的介绍,因此,可以根据选择对其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点做讲解。在具体讲解点上,可以某一实物为佳。比如选择讲景区中的某一构景要素,书法、碑刻等。讲解应强调“虚实结合法”,实,即指景观的实体、实物,而虚,

即是指与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历史背景知识等。若没有讲解实物,讲解便显得虚无缥缈,会淡化评委的感性认识。

(二)讲解讲透实物

选好要讲解的点后,接下来就是导游词的创作了。对于实物的导游词,通常要遵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分层次将实物本身讲清楚、讲透。针对不同的景点,可以用并列、排比、对比、递进等方法,挖掘实物的细节,将实物讲明讲透。例如,笔者在技能大赛中听取到的介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导游词,觉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导游词的传神,源于创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描述,没有细致的观察就没有深刻的发现。因此,在选定了某个点后,需要创作者在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前往景区,对这个选定的景点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细致把握景点的外在形态。

(三)提升文化内涵

导游技能大赛,不仅要讲透一个景点,给评委带来身心的愉悦,而且还要通过自身的表现力,给听者提供景点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在场评委求新、求知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导游词时候,应提升导游语言的文化内涵价值。

(四)结尾画龙点睛

导游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导游词内容具有文化性、知识性,结尾最好还要对全篇进行总结,起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应有个让人有余味而耐咀嚼的结尾,“如截奔马”,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篇优秀导游词的制胜法宝之一。这样留给评委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探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导游词,背诵起来容易讲解起来难,演绎起来容易写作却难,写出来容易写好却难。对于参加导游大赛的学生来说,要想讲得精彩,就需要有一篇好的导游词,好的导游词不能仅依赖写好的文本,也需要尝试适合于自己和评委的导游词。要求既应具有美感,又要平实又充满生趣。我们可以在统一组织下,由专业老师和选手在场时,共同创作或者编撰导游词,体会景点(区)精神,展开各自想象,融入独特的感受和情感。另外要注意加上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这样,导游词才能打动评委,但一定注意结合现有的资料,不断更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导游词。导游词写完后,原创者或者写作者还应和参赛者见面,讲解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如何表达最初的想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个苹果的来历
小猫可可失踪记
我的自画像
有趣的游戏
我与葫芦的对话
我心中的好老师
昆明游
地上的小蚂蚁
美丽的春天
蜜蜂与蝴蝶
我的妈妈
字贴的故事
开心的一天
散步
读后感
学生会辞职信
银行辞职信
辞职信之辞职原因
文员辞职信
服装工厂员工辞职信
医院医生辞职信
俱乐部辞职信
英语辞职信范文
经典辞职信
辞职信英文版2篇
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辞职信
英文辞职信
前台部接待处员工辞职信
学生会主席辞职书
勤工俭学学生的辞职信
意大利法中违约解除效果实证考察(1)论文
天地大舞台——解析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启示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中)
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解读话剧《切·格瓦拉》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 (会员资料)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比较研究(1)论文
村庄选举研究的两种进路
市政道路上的井盖致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问题研究(1)论文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兰兰过桥》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王二小》教案
《司马光》教案
《两只小狮子》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要下雨了》教案
《棉花姑娘》教案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小伙伴》教案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火车的故事》教案
《两只鸟蛋》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