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我见
"
论文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如个性化阅读、二次阅读、精读、做好比赛、归纳总结等。
论文关键词:提高;语文阅读
当代的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科学文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知识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对于小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水平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当然要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阅读教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归宿,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当前,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齐读太多,虽然朗朗的读书声整齐划
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教师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下去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南郭先生”。因此,齐读要知时、适度,不是不用,但要应时而用。相反,学生自主阅读,各人的思维进度,各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对文本中某一句某一词的理解也有差距,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不同的感悟和体验,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展开。个性化的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课标中对各个学段都很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及精读、略读和浏览都做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化阅读也是为培养学生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语感提供的一个机会。
二、培养二次阅读习惯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对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的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二次阅读能真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三、准确把握阅读材料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方式、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三要素的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答题就会费力不讨好。所以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抓题目,抓中心句,抓议论、抒情句,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把握材料准确,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四、做好“两比”活动
“两比”是指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比赛阅读训练。对比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培养学生较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对比阅读的方式较多:从训练内容上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辨形、辨义对照比较;理解词句,可进行调换词语和变换句式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结构,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的不同写作特色,可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从训练的形式上看,则有提问对照比较、列表对照比较、修辞对照比较、调换或修改对照比较等。
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落实好以上各种对比阅读训练,就能更好地辨别文章内容的好坏、表达的优劣、风格的差异以及文体特色的区别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比赛阅读训练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要落实好比赛阅读训练,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式,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识字比赛、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等;高年级的学生除进行限时速读阅读之外,还可以采用读书演讲比赛等方式。
五、注重综合归纳
综合归纳,是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有:列提纲训练,即在阅读后要求学生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画图表训练,即要求学生画出文章内容的结构图;缩写训练,即对某些句、段或全文,要求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或对段落、全文概括出段意或中心;总结归纳出某些问题的思考角度的训练,这点颇为重要。如:针对某一个问题,你是从文章的中心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文章的结构这个角度去思考?你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作者运用手法这个角度去思考?等等,从而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的思考答题规律。
总之,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也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校园
- 神七发射啦
- 一粒种子
- 我家的小闹钟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生日快乐
- 美丽的夜空
- 助人为乐
- 珍珠
- 我爱吃葡萄
- 我和外婆看电视
- 打针
- 我的收获
- 我的家乡
- 梦游太空
- 浅论善意取得制度与公示公信原则(1)论文
-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语言禁忌
- 分析另类空间的设计
- 审美意识在设计教导中的实用性
- 浅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研究
- 浅析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论现代艺术的形态
- 浅谈印度司法审查制度评述(1)论文
- 浅论让阅读课充满时代气息
- 学生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研究
-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 论中西语言被动义的异同
-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 广告语篇中省略的理据及其功能
- 浅析WTO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建设(1)论文
- 《匆匆》之老师语录
- 《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 《文言文两则》教材解读 教学设计
-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2
- 《匆匆》教学重点
- 《文言文两则》学弈 课文朗读
- 《匆匆》教学目标
- 《匆匆》教学难点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B
- 《匆匆》重点字词梳理
-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
- 《文言文两则》学弈 讲解辅导
-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情景动画
-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精选
-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情景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