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

浅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浅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

"

【论文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组成要素 教学应用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网络世界里。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网络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如何应用到网络教学中?本文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出发,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从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实现学生修改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

网络学习通常被称为“数字化学习”或“在线学习”,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每个角落的今天,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网络世界里。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把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传统的课堂延伸到网络世界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施展,从而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及其组成要素

一般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Network LearningCommunities,简称NLCs)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交互的、协作的学习团体,其成员之间以网络为通信工具,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达到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任何一个成员都有参与创建和维护共同体的权力和责任,他们在团体内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彼此的思想、观点、创意、劳动经历等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主要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不以课节为单元,不以教师解说为主,而以学习者、辅导者及其助学者就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讨论与互动,分享经验与专业知识的团队学习活动为主,其最终的目标是学习共同体成员一起建构属于他们的知识系统。

网络学习共同体主要由学习者、助学者、学习资源、网络学习环境等要素组成。学习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主体,他们在以教师、辅导者等组成的助学团队的引导和帮助下主动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把握学习进度和深度,自主把握学习时间,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助学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经营者”,他们往往包括教师、辅导者和专家等。教师已不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设计、学习组织、学习引导和学习督察等方面。辅导者给学习者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辅导,包括知识内容、网络操作、情感沟通等方面,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用超文本组织起来的、存放于服务器中的数字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习者通过浏览器来获取数字化资源。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基于网络平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其学习活动的显性与隐性因素的总和,它与学习者构成一个整体,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Ⅲ。显性环境主要指物理网络和网络学习系统,隐性环境主要是指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效的教学策略、组织规范等。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

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学科课程教学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网络世界里,作为网络学习重要组织形式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必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网络学习共同体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变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

教育技术专家罗杰斯·沙昂克指出,未来的教育应是在线式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经说过,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当我们反思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现接受学习成了班级授课制这种“工业化”教学形式的基础和核心,大多数教学仍然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仍然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问题的设计者和解答者,教师主宰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无情地扼杀。学习活动仅限定在教室的狭小空间里,教学过程也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做,学生跟着老师机械地操作,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很难形成持续的、深入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更谈不上与社会其他人员的对话和交流。每一个人天生具有一种求知的欲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求知的天性,使其自由地生长,任何外在的强迫只会泯灭这种求知欲望。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改变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引伸到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网络世界里,实现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让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增长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大胆创新。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之上,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彼此之间借助网络通信技术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这种人际联系必然促进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中,成员通过充分的对话和共同的探索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另一方面,共同体又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并借助公共知识解决个人困惑,这就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学习和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不难看出,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在学习交往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欲望。

(三)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希望信息技术老师能了解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更希望在信息技术课上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但是学生们这些纯朴的愿望却被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情地抹杀了。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学习者提供了跨时空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作交互、资源共享,共同构建了社会性知识,促进了知识文化的交流,完善了人性的塑造。学习者在共同体中学习,他们获取知识的机会均等,人际关系平等,学习自主。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全新的人际关系消除了学习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利益冲突的影响,使学习者能自由自在地学习交往,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乐学中自主构建信息技术知识意义。因此,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延伸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使学生在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增长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必将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有关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应用还需要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愿本文能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2]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

(7):5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罗汉鱼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漫画《父与子》——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七色花
受伤以后
伐木工人的故事
罗汉鱼
文具袋
未来的火车
我的妹妹
手工制作
一次难忘的经历
喝了聪明液以后
鬼屋
给母校的感谢信
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
英语感谢信
毕业设计感谢信
企业介绍信
就业介绍信
入党介绍信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填写的说明
国家助学金感谢信
毕业生实习介绍信
英文自我介绍信
专用介绍信
奖学金感谢信范文
写给医生的感谢信
家长给老师的感谢信
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对策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照艺术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对传统战争题材的超越
略论我国人大代表的专职化
多数统治、多数暴政与多数善政: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反思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
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
浅议商业定制微电影的发展
无效信托论-来自信托比较法角度的审视(1)论文
《翠鸟》教学设计
《画风》教案设计
《坐井观天》教案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静夜思》教学谈
《小小的船》教案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片段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
《桂林山水》教案
《阳光》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借生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