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藏书地域特色论——兼议建立地区文献库
(一)
论及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大而全”或“小而全”的观念,在理论上及实践中均已遭否定。即使富甲同行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面对出版物爆炸性增长与书刊价格扶摇直上的双重夹攻,也左支右绌难以求全。求全既不可得,势必有所侧重。每个图书馆只能依据本馆的任务,科学地设计收藏重点,从而体现出藏书特色。因此有的图书馆以藏书广博丰富闻名;有的以古籍珍本著称;有的以专业文献突出见长;有的因载体或文种特殊而异趣;千姿百态,各具个性特色。在诸般特色中,地域文化特色是最具有普遍性和重大意义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切文献都是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而人类文明的出现,又是分地域的。因此,各种文献资料也大多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这种文化现象也反映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上。我们的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当然应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各级地方图书馆也需要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对于公共图书馆,这似乎不言而喻,那么,对于高校系统和科研系统的专业图书馆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它们在突出专业特点的同时,必然也融合着地域特色。著名的景德镇的陶瓷、鞍山的冶炼、新疆的畜牧……都是地域特色与专业特色的交汇,没有当地经济文化上的某种优势,便难于形成相应的专业生产的特色与科学研究的实力,地方文献就是以区域为主要特征的记载物。就是对每个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加以分析,虽然有着文化层次的差异、年龄性别职业的区分,但其阅读需要与阅读心理上总或多或少带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即对本地区文献和与本地区有关的文献,有着特殊关联。图书馆的任务总而言之都是要为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保障。为此,每个图书馆都应努力创造藏书的地域特色,与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二)
藏书之地域特色虽为各级各类图书馆所共有,但色调的浓淡又各有不同。国家级和省级图书馆,规模宏大,服务面广阔,在显示全国全省特色的同时,还要较多地兼顾各方面不同需求,其藏书必然广博而呈多重点势态。而县及县以下的图书馆,由于人才与经费所限,现阶段尚难有较大突出的藏书特色。笔者管见,在当代中国,地区(地、州、市--下同)级图书馆最有条件成为收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之中心,表现出最浓郁的藏书地域特色。这是因为,首先,地、市级行政区划的建制,自有’其历史的与现实的经济、地理、人文社会等因素,是长时期社会发展的结果。其次,就规模与范围而言,最为适宜。数县相邻相连,布局合理,有利于地方文献的集中与交流。其三,每个地区均已有规模不等的公共图书馆,同时还有一些高等院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图书馆,这就在人才、经费和馆舍条件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使我们有可能提出建立“地区文献库”的构想。拟举遵义地区为例加以探讨。
(1)地方文献。古往今来凡属遵义籍或客居供职于本地区的人士,或以本地区所属各级机关团体学校名义,撰著译编的各种出版物,无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历史方志、文学艺术、图录表谱各类,以及各种形式载体,皆宜尽力收罗入藏,据悉,目前遵义市图书馆正着手建立黔北文艺作家文献库,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2)相关文献。指外地人士在国内外以各种文字。撰写出版的,内容与遵义地区有关的各种著述或报道。这一部分资料虽不是地方文献,却与本地区息息相关,也属地区文献库收藏的重要范围。
(3)符合前两个条件的“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所谓“灰色文献”,系指各种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诸如:手稿、内部出版物、学术论文、技术文件、教材讲稿、族谱家谱、照片图录、表册总结等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对“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其中确有许多文献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
可以概括的说,“地区文献库”的内涵,应当包括正式出版的与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及其相关文献。
(三)
建立地区文献库,地区公共图书馆要起牵头组织作用,承担主要职责,应在原有藏书基础上,特别注重对上述三类文献的采集和开发研究。当然,仅凭一馆之力是远远不足的。本地区范围内的高校系统和科研系统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的情报资料室,以及下属各县的图书馆,都应分工合作。专业馆除了从专业角度采集新、精、尖文献资料外,也应承担本地区专业性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只有协作协调长期坚持,方能逐渐形成充分显示地域文化特色的藏书体系。
建立地区文献库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为了广开文献源,除了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还有赖于建立若干制度条例为保证。笔者建议:
①争取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争取社会的理解与赞助。确定地方文献库收集出版物的采集原则和必需的经费开支比例。
③坚持广泛的交流交换制度。驻本地区的部属省属单位的有关文献资料,应加强以地区文献库的交流互换或提供必要的目录。同时广泛的与省内外各类各级图书馆建立专项文献交换关系。
④加强宣传提倡捐赠。建立地区文献库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作用必须加强宣传,提倡本地区各界学者名流为地区文献库捐赠文献。这种宣传和提倡将会大大丰富馆藏,收集到许多平常不易收集到的文献资料。
⑤地区文献库的文献,不限于保存于一馆,该地区各馆可根据条件和实际依其所有权分别入藏。为了便于开发利用,应编制联合目录,建立检索系统形成一个总体。
笔者认为建立地区文献库,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文献资源共享,而且为日后全省地方文献建库联网能打下初步基础。在“八五”规划宏图初展,“科技兴黔”方兴未艾之时,我们图书馆界应加强地方文献特色建设的研究。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出处〕 贵图学刊 1991.(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师恩难忘
- 我的老师
- 温暖
- 我对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 我的老师
-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 致老师的一封信
- 老师您好
- 温馨的爱
- 感谢老师
- 师恩难忘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感恩校园,感恩老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老师
-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 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 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 创新教育专题研究
- “思想课”三步教学结构初探
- 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试论班主任教师的能力品质
- 抓好教学、管理、展示环节,推进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 试论活动课的目标
- 美国远程教育的前车之鉴
-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 珍视鲜活的生成资源──《少年闰土》标点符号引发的思考
- 《少年闰土》读写训练一得
- 拜读《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后的反思
- 进行朗读训练的几点体会──《少年闰土》朗读教学谈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如何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少年闰土》听课后反思
- 感受诗化的提问──评《少年闰土》
-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
- 设计的开放性带来的一点思考──《少年闰土》听课有感
-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