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1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

摘要:文章综论了文献的几种含义及其演变,阐述了地方文献的定义和内容,论述了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属性以及它与文献学、图书馆学、目录学、方志学等学科的关系。

1 文献定义综论

1.1文献简释。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是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文献的概念。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1)

“文献”二字的最初出处:《论语·八俏》载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全部的分歧是从理解孔子的“文献”二字的不同含义而形成的。

1. 2认为文献分别指典籍和贤人。

何晏《论语集解》郑玄注说:“献犹贤也,我不以成礼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典策,

————————————————————————————————

(1):杨燕起、高国杭,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书面文献出版社,1989.9

----------------------------------------------------------------

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大。”近人刘师培则说:“仪、献古通。书之所载谓之文,即在人所谓典章制度也;身之所习谓之仪,即古人所谓动作威仪之则也。……孔子言夏、殷文献不足,谓夏、殷简册不备,而夏、殷之礼又鲜习行之士也。”①按刘说与郑说有小异,即贤指习行礼仪之贤人,但与郑说尚可基本代表一类。

1.3认为文指典籍,贤指贤人之言论,文献分别指较为正规的历史材料和时人的论证材料。

这以马端临《文献通考》为代表,并且后来很长时期人们一直沿用。《文献通考·总序》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说之书,信而有征者得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进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各派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证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氏的观点实际是对前说的拓展,也比较符合当时实际。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因此事与言都是文献。不过,“言”记录下来即成了文字,马端临的“文献”实际包括了在他看来确实有价值的文字材料,只是他将这些材料分了两个类别,即文——古人流传刊刻的著作,献——元(他编此书时)以前或当时流行较广、或尚未刊布的有裨经邦治国的文字,是近乎文书档案、案牍掌故的范畴。

1.4将文献的范围扩大到不仅指图书而且指文物。

此说以新《辞海》、新《辞源》为代表。

《辞海》(1979年版)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论语·八佾》……今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②而《辞源》(修订本)则认为:“文献: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多指熟悉掌故

————————————————————————————————

注① :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书面文献出版社。1989.9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

-----------------------------------------------------------------

的人。《论语·八佾》……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1)两本权威性的大型工具书都把文物包括在文献之内,其概念的内涵就要丰富得多了。其实,文献的概念不如此扩充,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中国先秦时文字载体有青铜、甲骨、石头、竹简、木犊,所谓“书于竹帛,镂之金石”,这些古物既是文物亦是文献,把文物别开于文献是欠妥的。

1. 5文献确解:文献即是上献的文章典籍。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试图要把“献”字与“文”字作为并列词组来诠释,以致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实际则是:献字最古是名词,意为肥犬,《说文》曰:“献,宗庙名羹献,犬肥者以献。”用“肥犬”来祭杞。后来由此引申出“荐进”之意,遂成为动词。

(2)《尔稚·释诂》说“献,享献也。”《疏》:“致物于尊者曰献。”古代有所谓“羹献”、‘膳献”、“贡献”,后来有所谓“芹献”,“文献”一词的结构与之相同,其意亦明白得很,故“文献”实即“献文”——进献文章典籍。

(3)

1.6“文献”概念的随时演变。

单就文献载体而言,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出现了音像型、缩微型、机读型文献,且日益与印刷型文献相抗衡,这是引起文献观念演变的主要原因。今天结合时代的需要,特别是从整序文献、利用文献的角度去把握文献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特点,是特别重要的。朱建亮先生广泛研究了文献概念的历史变化,认为:“信息时代的文献定义是:文献是以文字、声象符号等等为信号编码的,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物体为信号或载体的人类精神信息的固态品……文献是人类精神信息和一定的物体的结合。”

(4)这即是结合了时代特征,对文献的内涵进行了分解和新诠。《图书馆学百

——————————————————————————————

(1):广东、广西、湖南辞海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海(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

(2):聂中庆.文献新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1

(3): 邵胜定.说文献.文献,1986.1

-------------------------------------------------------------

2 地方文献的定义和内容

2,1依于“文献”定义而定的定义。

这个定义可定为:记录有关于某地区的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显然,这个定义所规定的范围极为广泛的,虽是直接套用,但我们既然在上述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纵向的考察,了解了人们对“文献”的歧义和“文献”概念本身逐渐扩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那么可以肯定上述“地方文献”概念的顺理成章。只是这一定义广则广矣,未免空泛,因此对其进行具体的限定很有必要,特别是联系到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际则尤属必要。

2.2广义概念的形成。

对地方文献最早重视并开展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是图书馆界的先驱者杜定友先生。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韶关复馆,杜定友任馆长,它就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的办馆方针,,并呼吁社会给予广泛的支持和注意。他第一次提出了被后来广泛引用、运用和称之为“广义”的地方文献的定义。

(1) 他说:“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等。”具体地,他认为地方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

杜先生所说的史料所指范围极广,敝见以为可以理解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资料”或“有可以传世行远参考价值的资料”,非仅指旧的、古

——————————————————————————————

(1):黄明.地方文献工作管见,1989.4

-----------------------------------------------------------------

的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资料。有的研究者误解杜先生的见解,将其范围凭空缩小,是错误的。

杜定友所指人物即指地方人士的著述,包括文集、专著、论文、诗歌、信札、日记、奏折、照片以及纪念、卜告、哀思录等,不仅指土生土长的本土人,还包括对于本地方建设有重要贡献者即所谓“寓贤”。

从出版来说,杜定友认为可从本地方出版物看本地方的出版情况,可以反映本地的思想倾向。联系到广东在清道咸以来学海堂、广雅书局、粤雅堂、五桂堂的刻书兴盛从而导致广东开全国之风气,可知出版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2.3狭义概念的提出。

上述杜定友提出广义概念碰到的困难主要是:欲以一个省图书馆馆长办一个省长方能办到的事,其难处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将本省、本地区的史料的、人物的、出版的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完整或最大限度地收集完整,这实际只能由成立全省地方文献委员会、由省长挂帅才能可望取得理想的效果。从图书馆发展史来看,只有最初周王室图书馆才能靠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文献收集权方可保证收齐,今天则因社会环境主要是文献信息的储存和整存机构的日益增多使得图书馆只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的事。

狭义的地方文献概念正是针对着广义概念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为了使省馆更好地集中精力、更好地集中地方文献典藏,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点为划分地方文献的唯一标准,因此,这里所说的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切出版物(无论出版形式、出版地和出版物的载体如何),只要是反映本地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碑贴、谱牒、墨迹、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等,即使是零张散页,也在收藏之列。而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内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均不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

(1)

这种理解把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工作划出去了,便于省图书馆更好地进行典藏、加工和利用,确实精练和实用得多。甘肃省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是这样做的,其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而湖南图书馆按此原则开展工作和研究。取得的成绩更是值得肯定的。

3 地方文献学的提出及其学科属性

3.1地方文献学的提出。

最近十余年来,省馆地方文献工作逐渐被人重视,认为应该作为省馆工作的重点,这是十分好的趋势。同时正因为工作的开展,在实际中碰到不少问题:省馆应如何集中地方文献典籍,甚至要不要基本的地方文献书库;应如何保证最大限度地收集本地的地方文献,应如何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尚停留在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粗犷的描述上,而没有深入一层,作较精深的研讨。

地方文献工作肯定是地方文献学赖以存在和研讨的基础,但须注意分别“学”和“术”的关系问题。每门学科有“术”又有“学”,无“术”即无“学”,无“学”则“术”难以有突破的进展。地方文献工作即是“术”,是关于地方文献有关问题的技术,地方文献学是研究地方文献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规律的一门科学,这是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3.2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属性。

地方文献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上位类学科是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学是1983年全国图书馆基础理论研讨会(杭州)提出来的,至今己有十三年,其分支学科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

——————————————————————————————

(1):邹华享.切实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管见.

湖南图书馆建馆九十周年暨新馆开馆十周年论文集,1994.12

-------------------------------------------------------------

撰学、文献学、文书学(文秘学)、文献信息符号学、图书发行学、文献信息控制论、文献信息摄取学等。

本来,按理地方文献学应归之于文献学的门下,这里主要是考虑到文献学更多地把重点放在文献及文献发展规律的研究上,且古时称之为图书学,而苏联有称为书志学者;又因文献学更多地是一门传统的古老的科学,而地方文献学则是一门新的更注重时代特色的科学,研究这门科学应该更注意现代文献处理、整序方法,更应该注重开发和利用,所以将其上位类确定为文献信息学比文献学更加合理。

3. 3地方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3. 1与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等。历史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及规律的科学。这两门科学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科学。虽然正式称之为学,还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但因为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和典籍的丰富,自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编制《别录》、《七略》,南宋郑樵著《通志·校雠略》、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纂修方志,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校雠通义》,二千年来积累了先进、丰富的整理文献的方法和理论,是今天整理、研究、利用文献取之不尽的宝库。作为地方文献学,无论其工作方法、学科内容、结构、理论基础和理论观点都与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有着交互、重合的关系。

3. 3. 2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

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以服务于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虽然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但对文献的典藏、研究和情报开发是当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交流日益频繁和重要。图书馆学中的文献编目、藏书建设、读者工作、文献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等都将直接地运用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学的研讨。情报学作为从图书馆学基础上分立出来的一门科学,其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地方文献学从情报学中吸收有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必将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

3.3.3与目录学、书目控制论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关系。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它从具体的考定篇目着手,最后写成提要,分析此书版本、作者及著述大旨等,它是治一切中国古学的钥匙。但随着西方目录学的引进,中国传统目录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地位,而代之以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论或文献控制论。地方文献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既要研究古代的地方文献资料,又要探讨现代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因此对于目录学的古与今、中与外的理论和方法都在采撷、吸取、借鉴之列。地方文献工作除了有个基本的地方文献藏书库以外,其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即是书目工作,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目录学及其书目编制的理论和方法,编纂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地方文献书目;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揭示,揭示其内部的知识单元以及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地方文献利用者获得详尽的有用的信息。

3.3.4与历史学和方志学的关系。

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及其规律的科学。地方文献资料中载有丰富的关于本地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史料,是探索本地区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名人、学术学风特点的第一手资料,地方文献学在这里是要直接地取法于史学的方法和理论的。在方志学方面则更是关系密切。地方文献是后来才出现的一个名词,而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今日所谓的地方文献古而其主要功用——在当时章学诚看来的所谓实用——是整理和保存一方文献。章学诚提出方志立三书即志、掌故、文征,其内容实含地方志与地方史的所有内容,这样,方志到清中叶时确实几乎等同于今日之地方文献了。今天所说的地方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
吃石榴
美丽的老家
游故宫
国庆见闻
豆豆系列笑话(四)
愉快的秋游
智倒垃圾
运动会
课外活动
小蜜蜂,怪我吧
豆豆系列笑话(五)
豆豆系列笑话(三)
游锦江乐园
老太太的生日
党支部书记某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自我鉴定总结
森林公安民警个人工作总结
交警个人年度总结
毕业生个人鉴定总结
工作自我鉴定
幼儿园个人总结
小学教师个人总结
学期个人总结
毕业生个人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学期个人小结
信息部门工作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新教师自我鉴定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
如何通过发展小企业来扩大就业
论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创新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与历时多样性
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系统分析
国企出路在于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
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困境与对策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产业的理论探讨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产权改革: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诸多难题的关键
国企治理之下级监督与监管机构改革探究
透过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看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
职工治理为主是我国国企改革和公司治理成功的唯一途径
天门烟浪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
苏轼简介
《古诗两首》形近字组词
《古诗两首》近反义词
李白诗风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诗律浅说
断桥残雪
谈谈李白的几首怀古诗
千古风流苏东坡
《古诗两首》多音字组词
杭州西湖简介
平湖秋月
唐宋古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