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揭示馆藏,便利读者——《甘肃地方文献书目》简评


研究西北地区及甘肃的历史地理、经济资源、文化艺术、民族宗教、学者著述、社会动态等方面的问题,综合及专题的书目和索引是必不可少的检索工具。甘肃省图书馆作为一所具有近七十年馆龄的老馆,她在揭示馆藏地方文献资料,便利读者的工作上,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编制了几十种有关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这些书目索引运用文献工作的动态规律,揭示了文献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系统地提供了专题和科学的文献线索,给研究西北地区和甘肃地方的工作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笔者亦曾借助这些检索工具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深有所感,其中一部《甘肃地方文献书目》尤具特色。该书虽系油印初稿本,但已成为读者研究甘肃地方问题的必要的工具书、本文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试就这个《书目》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做一简要评述。

(一)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得名始于元代,建省则在清初。史前期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周代发展了农业,创造出种种农具,汉时开辟河西走廊,成为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有过重大的贡献。在甘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金、银、铜、铁、镍、铬、锰、锑、汞等外,还有云母、石棉、滑石、硫磺、芒硝、金钢石、大理石等矿产。尤其是石油和煤的蕴藏在全国更是闻名。甘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黄河、洮河、渭河流域发现了各种彩陶、石刻和古器物。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等处,均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和精美的艺术创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着辉煌灿烂的光华。

自汉代起,甘肃的学者就云起蝉联,其中有史学、经学、文学、哲学、金石、方志、艺术诸家。他们的著述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在科学上如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在两千多年内这些学者经过艰辛的钻研和努力,即使在是烽火连天、流离颠沛的岁月里,也未曾磨灭他们著述的意志。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对文化的破坏,加之甘肃受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致散失和湮没了很多著述。仅就现在汇集搜罗的这一部分,已可见各种著述的宏富和成就的卓越,也可由此管窥甘肃文化发达和学者著述的概貌。因此,研究甘肃地方的历史情况,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关于甘肃历史的书籍文献资料。而编制出一部详尽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书目,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则是功德无量的。

《书目》对文献的收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就文献本身而言),而通过文献又体现了《书目》的重点所在。如《甘肃各县舆地分图》、《甘肃地理沿革图表》、《甘肃省统计年鉴》、《甘肃历代地震记》、《甘肃历代自然灾害录》、《甘肃辛亥后四十年政兵民三变史料》、《陆洪涛督甘史料》、《国民党反动时期的甘肃》、《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专刊》、《解放前四十年甘肃政治概述》等这十种文献书目,就大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的历史地理。又如《甘肃经济建设纪要》、《甘肃之水利建设》、《甘肃之工业》、《甘肃地形与地质概略》、《甘肃河西荒地区域调查报告》、《甘肃农业概况估计》、《甘肃皋兰北乡自银厂铁硫锰铜等矿之初步观察,这七种文献,也可从中看出甘肃经济资源的大略情况。在文化艺术上,除去敦煌和其他几个石窟的艺术典籍之外,还收入了《淳化阁帖》、《西狭颂》、《赵宽碑》、《黄龙碑帖》、《五端图》等,这些文献也显示出了甘肃文化艺术的风貌。《潜夫论》、《黄帝甲乙经》、《李长吉集》、《空同于诗集》、《二酉堂丛书》、《乾象古今集说》这类集子更是说明了甘肃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奋力不倦。特别是,《书目》从“文献”的角度出发,收录了政治观点反动、歪曲历史事实的图书和反动机关、反动分子的著作。这是编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工作者提供正反两方面资料的一种探索(当然,这些资料是严格控制借阅对象的。这在编者说明中已有明确规定)。

(二)

应用科学是本《书目》的第三大类,包含16个小类,收录文献569种,其类列如下:

1 卫生医药

2 农业

3 土壤水利

4 农业植物保护防治

5 农作物

6 园艺

7 森林治沙

8 畜牧、水产、蜂蚕

9 工程建设

10 道路、铁路

11 水利工程

12 灌溉工程,水土保持

13 市政、机械、化工

14 采矿、冶炼

15 制造工艺

16 商业

社会科学是该《书目》的第四大类,其小类排列顺序如下:

1 教育

2 民族志

3 歌谣、传说

4 社会

5 社会救济

6 经济

7 农业经济

8 工业经济

9 财政

10 地方制度

11 法规、司法

12 地方军事

这样列类,就反映文献资料内容来说,体现了其内在规律性,衔接过渡显得自然,给读者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在这一大类中,收录有关经济类的文献189种,又将经济细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两个子目,“经济”作为总论性类目列于前,又置工业经济于农业经济之后,让读者体会到文献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客观地、尊重文献史料的编排形式和分类序列在该《书目》中俯拾即是。此亦可以看出编者对甘肃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的精细用心,以及分类编目这一过程中的勤奋劳作。

《书目》中每种文献都依顺序号、书名、卷数、编著者、出版年、出版者、册数、页数、装订和附注等十项著录。由于著录完整、清晰,突出了文献的价值,从编著者到出版年月,从版本区分到装订形式,虽不曾见到其文献,却给读者造成一种“似曾相识”的初步印象。如:

1369 甘肃乡试硃卷(光绪辛卯科 段成忠卷) 光绪十七年刊本 一册 线装 该《书目》并附有补遗及所收2461种文献的书名笔画索引。其文献细致的著录,给读者大大地节约了检索时间。

(三)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是甘肃省图书馆为研究甘肃及西北地区所编印文献书目之一。1978年3月和7月,该馆又先后编印了《甘肃地方文献索引1909——1949》和《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9——1949》,它们和这部《书目》相互参证、配合使用,为研究甘肃地区历史沿革、社会风貌、物候物产、地质变化、文化交流、民族宗教、教育变革诸问题的科学工作者解决了许多疑难。通过文献资料的有力提供,使这些研究工作者在不同的学科、专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书目》给研究工作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书目》也日益显示出它做为三次文献的真实价值。因而它得到了国内研究甘肃及西北地方史地学者的交口称赞,这是当之无愧的。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仅仅是一部初稿,荟罗尚不完备,但在编者的努力下,已经发挥出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益。《书目》与该馆近几年陆续编印的《地方文献资料索引》相比较,无论在收录文献的范围、编制体例及其特点上都是比较突出的。笔者感到此《书目》美中不足之处是:

(1)对“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所刊行的各类出版物,搜集似乎不够充实,显得空了一点。当然,也可能对这个时期收集的资料还未整理出来,希望能在日后加以补充。

(2)《书目》服务的读者对象是有一定范围的,但做为研究甘肃地方文献的工具书,在著录中似应对其中一些书名深奥、使读者费解的文献作出简明提要,也许这样《书目》就会更加完整些。

(3)民族宗教,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宗教”未单独设类予以突出。

(4)在分类方面有些地方还欠准确,如在“史料”中各种名宦表和事略,此类文献似应集中编列入“传记”中为宜。另如《甘肃新志》、《甘肃通志稿》可在总论性质的“综合”举列出,然后再将各专题分散在有关类目中反映出来,使之互相参照,这样,《书目》就显得更加系统有序。

总之,甘肃省图书馆为了便利读者,揭示馆藏,编印的《甘肃地方文献书目》,使读者受益非浅。希望这部书目在这个初稿的基础上,日臻完善。能够早日修订出版。

〔出处〕 图书与情报 1983(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活中的一道难题
我家的小龟
操场上的笑声
一张照片
快乐的课
家乡的黄包车
美丽的秋天
我的新发现
我的自画像
土地爷爷送给我一袋麦子
令我感动的母鸡
滥竽充数(续写)
我和爷爷家的来宝
爱上网的小姨
续写《南辕北辙》
法官选总统?
WTO与改善中国电信法律环境(1)论文
浅谈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1)论文
浅谈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超越正义与权利
论析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关于对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
论析新形势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英国法的域外移植(1)论文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1)论文
论析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的焦点在哪里呢?(1)论文
论析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浅论关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黄山奇石》教材简说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6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谈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4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与评析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5
《黄山奇石》教学建议
《秋天的图画》说话训练活动
《回声》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建议
《秋天的图画》说课稿
《秋天的图画》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