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大量通过各种地方文献得以记录、保存下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搜集、整理、保存、利用好尚存于世的地方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政务繁忙之中,仍相当关注地方文献工作。周总理多次强调地方文献对于中国建设发展的价值,提出:“我们除了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有系统地整理县志及其他书籍中的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 1987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关怀和重视下,全国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情报所等单位的同仁们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入藏和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就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地方文献的作用:

地方文献的产生是与该地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当它被利用时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繁荣。地方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主要在于:

1.为领导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作为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的决策依据。

2.向社会各界提供地方信息资料,制定经济发展方略,加快生产开发,为发展经济服务。

3.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充实的地方性素材,丰富教学和科研的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成果。

4.利用地方文献引经据典,著书修志,“服务当代,有益后世”。

5.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历史文献依据,更好地完成设计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6.积累各种史实性地方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地方史料,对后世子孙认识过去和今天的社会,总结历史经验,起着存史、教化的作用。

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体现了整体馆藏文献的地方特色。这是信息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地方文献的特征,掌握收集的方法,有系统有组织地加以收藏和利用。

二、地方文献的基本特征与收集方法

1.地方文献的特征:

①地方特征: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包括反映地方人物和本地事物的各种形式的出版物。

②时代特征:当代的地方文献包括当代地方法规、法令汇编、地方政府公报、重大事件纪实、各种重要会议资料、地方政府各机构、企事业名录、地方性年鉴、百科全书、人口资料、统计资、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科技发展资料、经济发展资、历史考古资料、政协文史资料、地理资料、文化艺术资料、民族风情资料等。近代地方文献包括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地的历史文献。譬如当年闽粤赣交界地区留下的党史、革命史料以及闽西苏维埃政府历史资料;“国统区”的各种地方性史料和各地民众抗战史料,以及当地政治演化资料,人文地理资料,经济状况资料,人物传记资料,重大事件纪实。各类史志书及各种专志等等。古代的地方文献包括清代以前各地的地方历史文献。明、清代及以前所纂的地方志,许多散存于民间的宗谱、碑帖、墨迹等是重点收藏的古文献珍品。

③形式特征:地方文献载体形式有甲骨、金石、手抄、刻印、印刷、声像、缩微、机读等。出版形式有普通图书、连续出版物、舆图、图片、拓片、乐谱、宗谱等。

地方文献形式多样,时代漫长,对它们的收集远比从书店购书、从邮局订刊困难得多。因此,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地收集地方文献。

2.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地方文献的收集必须按本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方案,实行各馆分工合作收藏,确定普遍收集与重点专深收集的方针,积极主动地通过征集、购买、赠送、交换等办法获得。

①调查地方文献出版源及分布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收集。地方文献的编辑出版存在较大的离散性,不同内容的文献往往归属于不同部门存有。因此,应经常走访相应的部门,取得合作与支持。例如,收集地方志应到方志办;收集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可到党史办、政协文史办;收集统计资料可到统计局。按此方法,我们已收集到本省已出的新编省、地、县志和《八闽通志》、《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等。对连续出版的地方文献,要做好续购卡,并与文献出版单位建立长期关系,以保证收集到的文献的连续性。如:“福建经济年鉴”、“福建史志”、“福建统计年鉴”等,均为我们长期收集的重点地方文献。

②征集与采购地方文献。省、地,县各级公共图书馆按文化部和各地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向出版或持有文献的单位无偿征集。这是获得地方文献的重要途径,另一渠道是将地方文献的收集列入各馆重点采购计划之内,多方面采集和交换获得地方文献。

③采访人员有的放矢地深入寻访,从收藏家或老学者那里获得赠送或购得地方文献,并记录访问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④建立待访目录,在对文献整理分编过程中发现地方文献的线索,应逐条记下文献出处及时间,制成待访目录卡片。有条件的馆则可直接输入计算机中的地方文献待访目录数据库,以便日后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文献。还可在访问老前辈及各届人士时获得地方文献的线索,作好待访目录卡。

⑤为防止一部分地方文献的无序流向,造成散失与消亡,必须与造纸厂、古旧书店及时抢救收藏。

⑥对利用率高的地方文献,可以在各馆间复制或互相交换收藏,或单向赠送复本多的文献。

三、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

我国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科学地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发挥其重要作用,是文化、科技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现行各馆收藏地方文献互不通气、各行其是,造成一方面存在地方文献重复浪费现象,另一方面有许多重要地方文献又难以搜集齐全。以图书馆目前的社会地位和实力,单个图书馆不但不可能把一个地方存世的地方文献全部收齐,就连收集新产生的现代地方文献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况且各馆收藏的一些珍贵地方文献往往被深锁库房,很难被读者一见,又怎能谈得上为社会所利用、共享?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文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与协调,将一个地区的图书馆组织成合作网络,集中该地区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的整体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分散在社会上的地方文献,并加以开发和利用。

1.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使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情报所等诸多地方文献收藏单位能加强协作,取得较大进展,建议由当地文化部门、档案局、教委,科委等牵头成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地方文献工作协调领导机构,负责该工作的规划和协调方案的实施;规定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计划、要求和文献分编统一标准《(括著录标准、主题标引、分类标引和机读目录格式);建立该地区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以便进行联机检索,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还要组织定期的检查、评比,以督导整体规划的实行;阶段性地召开收集与利用地方文献的经验交流与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开拓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新领域。

2. 各成员馆分工协作,形成地方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

各成员馆应按地方文献工作领导机构制定的文献资源总体布局,以公共图书馆普遍收集,专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重点专深收集的原则,进行分工协作,形成以当地公共馆全国收藏、其余各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收藏体系。

3.加强地方文献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各馆目前普遍存在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的状况,应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重视。除适当增配人员外,还须加强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授有关课程,提高现有人员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想方设法去搜集地方文献,同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4.适当控制采集地方文献的复本。

5.做好地方文献的整理、分编和典藏工作。

对收集到的地方文献应认真进行整理。对油印本之类的非正规出版物,特别是对手稿、手抄本,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要细心考证,避免把重要的资料遗弃。地方文献也必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著录、标引,并以“CN MARC”作为机读目录数据格式。有必要在文献目录和文献上加注“地方文献”字样或代号,以区别于其他文献,便于管理和查找使用。有条件的馆可以专设地方文献书库,便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6.加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①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提供地方文献目录信息,可设想在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联合机读目录数据中心,各成员馆的地方文献目录数据都输入该数据库中,通过联机检索,使用户在当地的任何一个成员馆都能进行书目共享。在当前各馆计算机尚未联网,馆际联机检索还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应由各地方文献工作领导机构牵头,集中各馆的地方文献目录编成该地区地方文献联合目录(软盘或书本式),再分送各馆利用,使用户能迅速、方便地共享地方文献资源。

②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为读者提供直观的地方文献信息;可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导机构组织下,将当地各馆有较高价值的地方文献集中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使广大读者了解本地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提高各馆在当地以及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还可利用地方文献向海内外客商介绍本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及优势,让境内外投资者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考察投资环境,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地方文献还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着海内外同乡回乡观光,为建设故乡添砖加瓦。

③主动为读者找地方文献,为地方文献找读者。可利用地方文献编辑各种专题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有关用户,让更多的读者方便地利用地方文献。还可为有关专家的特定研究课题到地方文献中查找资料。例如台湾与福建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密切关系,在其地方文献中有详细记载,某教授撰写《台湾教育史》需要这方面资料,我们通过有关目录,很快就帮助他查找到所需的文献。

④编辑、出版地方文献研究动态,报道收藏、开发利用的现状,召开利用和研究地方文献的学术讨论会。通过宣传、使用、研究地方文献,增强社会对地方文献的情报需求,促进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各级领导和广大文献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有识之士,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项文化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1 周迅 服务当代有益后世——新中国的地方志事业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4,(6)

2 吴慰慈,刘兹恒 图书馆藏书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

3 贺巷超 地方文献及其收集 河南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1990,(4)

〔出处〕 福建图书馆学刊 1995(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鹰捉小鸡
我的小卧室
运动会开幕了
苹果里的小秘密
快乐的课间
团结的兄妹
开运动会了
爱护花木
几块西瓜皮
秋天的落叶
我想对老师说
秋叶飘飘
妈妈变懒了
“粗心”和“细心”的故事
兔子
网店工作具体规划
新学期学校共青团委员会工作安排
农村无职党员管理方案
销售员个人工作部署
消防安全事故整治方案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部署
春季学期小学教学工作部署
小学校工会年度工作打算
财政国库深化管理方案
交通运输深化安全方案
后勤形象建设及宣教思路
村级工作三年规划
科技局加强经济规划发展计划
镇社会治安综治工作计划
学校内外治安整治方案
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风险导向审计是“五大”审计失败的原因(1)
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对策(1)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探讨
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经济学分析与启示(1)
工商银行会计标准国际化与新会计准则实施准备(1)
民间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1)
微量元素硒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1)
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绿色会计的推行(1)
浅议建设工程结算审计
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1)
浅谈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1)
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1)
论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关系
《欢庆》教案设计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称赞》教学设计4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称赞》教学设计5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风娃娃》教学设计3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