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研究一位学者的学术思想。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学者本人做出历史的和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探明他为本学科付出了哪些创造性的劳动,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社会实践的检验又证明了他的哪些观点是规律性的、有用的东西,而另一些观点是错误的假定,必须予以扬弃。从而把科学研究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道理很简单,人不能老念“三字经”,科学研究也不能老从“0”开始。马克思的哲学如果不突破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框框,那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杜定友先生从二十年代开始,作为我国新图书馆运动倡导人之一,其在图书馆学上的成就是众所公认的。他对于图书馆学的阐述几乎涉及到所有各个方面,而以图书分类、编目和文献学的研究为最精、专。他的图书馆事业实践经验也是最丰富的。 杜先生的治学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他敢于标新立异,也敢于修正错误。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偏见,注定了解放前他的学术思想必然是属于资产阶级体系的,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找出一些“民主主义”的东西;解放后,杜先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做学问的路子走错了,甚至走反了,于是自觉地、毫不含糊地、公开地作了自我批评,随即开始用马列主义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图书馆学的研究工作,并大胆地着手探索未来的图书分类法的构想。 如果有兴趣的话、翻翻杜先生当年的著作,我们就会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界争论得比较热烈的一些问题,在杜著中也能够找到精辟的论点。这些论点,有的到现在还是一颗闪光的明珠,有的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佐证,有的则需要我们去发展、完善。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反复吧!

不过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水平上的反复就是了。

例如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就是这些论点之一。

图书馆是不是学术性的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呢?过去和现在都有过争论。过去有人认为图书馆业务只是一种技术,谈不上学术。现在也还有人认为图书馆借书还书,认得书码就行了,用不上大学问。问题不在于拔苗助长地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而在于:我国历代藏书楼主人多属通儒硕,到了信息社会的今天,以传递信息为职能的图书情报人员,反而毋须进入学术之林,胸无点墨,又如何克尽其为四化服务的职责呢?

三十七年前,杜先生在《广东文化中心之今昔》一文中,就认为广东省立图书馆应“集中全省学术团体,与图书配合,成立各种研究室,蔚为学术研究中心。”他并明确提出“图书馆为高级文化学术机关,地方史料之总汇”。一年后,他在《广东图书教育事业的展望》一文中,批判了以图书馆为普通阅书报室、学者的象牙之塔和机关衙门的点缀品,人有我有这三种错误思想之后,再一次肯定“图书馆是文化学术机关之一”“杜先生与旧社会的上层人士虽有过从,但他对于官僚军阀之摧残图书馆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谴责官老爷们“囱欲节省每月千余元之经费,竟将该馆停办……当局措置之荒谬,莫此为甚”。 “可是图书馆、博物馆既被踢在一旁、呻吟于极度贫乏病之下……”。抗战之后他对于那些此“劫收大员”们发接收财,甚至吞没善本、文物;而市场上又满街图书,以斤论价,更是十分痛心疾首的。

杜先生不但这样说了,而且这样做了。他在抗战前夕,临危受命,领导中山大学图书馆一再搬迁,抗战中又兼长省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和藏书的建设,解放战争方炽,当事者离职去港;先生又兼长广州市馆,保存了祖国学术、文化遗产。 关于各类各级图书馆的专业分工和书刊采选重点,杜先生是这样说的:省立图书馆应着重本省文献,及省政参考资料,以实务研究为对象,以辅导各县市图书馆为主要任务;而县市图书馆,则以供应当地民众之参考阅览为主要任务。……至若各校图书馆,则以适应教学上之需要,及高深学术研究之参考为原则。(《广东图书教育事业的展望》)这与我国的现行体制,似尚吻合。

关于书刊采选原则,除上段所述外,杜先生在同文中还说了这么一段话:“关于藏书问题,各图书馆应注意内容类别,贵精不贵多、贵用不贵藏、在甲馆不甚适用,而为乙馆亟需的尤应互相交换,以尽其用:”可以说,这段话是切中目前我国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时弊的。

印度学者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提出的图书馆规律中,第五条称:“图书馆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机体”,故图书馆的藏书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目前我国各大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藏书增长过速,既无力同比例增加藏书空间,又无力即时分编消化,亦未交换或剔除复本,其结果是部分书刊压架,而隔年书刊又不得不捆扎,大大影响了书刊的利用和流通。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采取措施。而在书刊采选方面,就必须考虑杜先生所提出的五项原则:(一)采选要有重点,确立馆藏特色。(二)贵精不贵多。(三)贵用不贵藏。藏而不用,何异藏石?(四)互相变换,剔除复本,以尽其用。(五)节约经费,复本率合理。

杜先全对于各项图书馆技术操作,是极力主张规范化、标准化的。他说:“分类、编目、排架等,各图书馆均应统一。……使全省各图书馆图书划一编号,以便出版联合总目,而利读者。至若编目之格式,用具之式样,世界各图书馆均有标准,不应各自为计,徒多分歧,增加读者检查上的麻烦。”

杜先生还主张:“各图书馆应取得密切联络,成立图书馆网。……对于现有图书,加以调整及交换。……要在分工合作,各有专精。”(《图书复员问题》) 杜先生对图书馆教育是非常热心的。他办图书馆学系,办讲习班,写文章、讲义,作学术报告,无非为培养专业人材。一旦学成,他就主张“学以致用”巩固专业思想,实行人材专业化。他说:“尤须训练专门技术人材,保其职业,厚其禄位,俾终身从事斯业,为国储才。”《图书复员问题》他还说:“故欲训练人材,尤应先健全人事制度。凡不合资格者,应一律罢免,然后可以登用专才,并保障其职位。”(《广东图书教育事业的展望》)。我们现在搞图书馆队伍建设、可供参考。

图书馆界最感兴趣的专题之一是杜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理论和实践。每一位到广东来的同行都愿意到省中山图书馆来看一看。的确,对省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作过系统阐述的,恐怕杜先生要算第一人。

杜先生以广东为例,说明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因此“就要认识她,研究她,把她的优点,一一保存起来,发扬起来,光大起来:她如有缺点,一一改善起来……”(《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这会不会成了地方主义呢?不会,广东文化源于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局部与全体的关系。研究地方文化,不但不是取代全民族文化,而且是后者的补充。事实上国家图书馆不可能搜罗无遗,如果每一地区性图书馆都拥有本地区较完整的文献,那整个民族文化的传递延续,发展演进,将得益非浅。

杜先生进而阐述了文化、文献与图书馆三者的关系,“一代文化,大部分保存于文献。……、而保存文献,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责任。(《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所以杜先生再度主持广东省图书馆时,都“以保存广东文献为主要职责,因而旁搜远绍,不遗余力。”抗战后又在本馆成立“广东文献特藏”,并积极参与广东省文献委员会的工作,解放前夕,还兼任广东文献馆馆长一职。

杜先生在《何以对后代》一文中强调了文化、知识的积累:“若是我们的祖先,不把他们的宝贵的经验,留给我们那么我们永远是初生之犊,和草木犬马样浑浑噩噩,还想乘飞机坐汽车吗?”没有过去的宇宙哲学,何来今日之原子弹?”

因而他反对把省级图书馆“当作一般图书馆看待,以为藏一些书,编一个目,公开阅览,也就尽了责任”。而不注意本省文献的搜集。他认为这是一种过错,因为“将来时过境迁,往事如烟,回忆前尘,又向谁追问?”(均见《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他对于当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存特别的重视,他在《何以对后代》中说:“现实的文物不善为保存,必留待后人去发掘、去猜磨,岂不是故意恶作剧吗?”

杜先生对于那种轻视俗文学,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以最通俗,最不被人重视的木鱼粤讴为例,……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别具风格,在本省语言文字上,创作尤多,而表现各时代各地方的人情风俗,民族思想,尤为难能可贵……到如今散失殆尽,追悔莫及,”(《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

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范围,杜先生认为应分为书报、图片两部分:

书报包括书本、杂志,日报。报告、册籍、表簿卷轴及其他有关本省的书刊。

图片则凡有关本省的图画、照片,碑志、拓片、档案、谱牒、传单、招帖、板片、唱片、影片及其他制作品均在搜集之列。

关于地方文献的藏书组织,杜先生以广东为例,历来主张分为三大类,即:广东史料、粤人著述(包括外省人在广东工作、生活过的“寓贤”)和广东出版物。为了便于读者检索,杜先生又于抗战后着手编制广东文献索引四种,即除前述三大类索引外,另编广东名人传目一种。此四项索引应逐年刊出,五年或十年汇刊一次,以供研究广东文献者使用。其后虽只有部分索引刊行,但卡片积累不少,而杜先生之设想亦可见一斑了。:

杜定友先生长广东省图书馆长达十五年之久,为本馆的广东文献专藏奠定了基础,到他调职不久的1956年,广东文献已达96,000件。此后,我们“萧规曹随”除“文革”十年之外,继续搜集、整理广东文献,舞统计,到1981年底,已积累了二万多种,18万余册。

关于广东文献的书刊分类,我们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凡解放前的广东文献,仍采用杜氏广东文献分类法,解放后出版的则改用中小型图书分类法,两者均用“K”作冠号,以示区别。

由于时异势迁,实践提出了一些杜定友先生没有碰到,也不同能碰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解决:

(一)“文革”以后,我国出版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图书、杂志亦如雨后春笋,地方出版书刊和内部发行资料亦如雪片飞来,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因此杜先生在抗战和复员时,为了抢救文献而提出来的巨细不遗,宁滥勿阙”,和“不论片楮只字,均在搜藏之列”的方法,事实上是办不到的,而且他自己也说:“文化的材料,经纬万端,谁也不能将文化史料全部保存,天下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可以容得下。“因此地方文献的采选也应以“要在精选,以切实用”为方针。

(二)事实证明,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虽不如各专业图书馆,但对于社会科学、语言文学的研究,却作用很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代替的,故应予加强。鉴于众多省(区)虽已先后公布本省(区)书刊呈缴省(区)图书馆制度,但执行不够理想,似应鼓励各县、市图书馆搜集或代省馆征集本县、市的文献、出版物,同时省馆也要加强省内交换工作。

(三)地方文献虽大体分为三个专藏,但必须明确以本省史料为主。如广东人撰写的广东史料专著而又在广东出版者,则购置一册编入广东史料即可,不必每个专藏一册,以减少复本。

(四)本省出版而无地方特色的书刊,例如翻印的全国统一教材等,不必列入地方文献专藏。

(五)有些书刊,如确是地方专藏和普通阅览都需入藏的,可以把专藏书刊作为“保存本”处理,而不必增加图书复本率。

这样处理,是否妥当,当然还可以讨论。

〔出处〕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85.(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爱的底片
未来的桥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路路过桥
大家来赏荷
变形金刚的桥
莲文化探秘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出淤泥而不染
电脑
同在一片蓝天下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莲文化
我的家乡平顶山
2012年大学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农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例文
2012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自传经典参考模版
2012年11月入党申请书
2012年青年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部队2012年个人入党申请书
2012年11月入党申请书范文2篇
军人2012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0入党申请书模板
11月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干部十一月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标准范文模板
2010届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2012年入党申请书
合唱培训中声乐教育的手段概述
我国农产品物流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钢琴伴奏在演唱中的关键性刍议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架、定修布局建议
新课标下声乐教育法探索
重庆轻轨较新线倒T形PC轨道梁设计研究
学员声乐技能培训方法探析
简析西方音乐的内在精神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探讨
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对音乐的实用性
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综述
古诗词歌曲演唱的文化特质
声乐演唱的情感艺术
重庆轻轨较新线倒T形PC轨道梁设计研究.
《找春天》教学设计一
《泉水》教学设计一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一
《泉水》教学设计二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及评析
《找春天》教学设计1
《找春天》教学案例综述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找春天》教学设计二
《笋芽儿》教学设计一
《找春天》教学设计三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
《找春天》教学设计片段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找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