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浅议档案人员的意识与能力
2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2.1 综合协调能力
档案管理是指有关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档案材料来源的广泛性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单位和个人,在与不同的单位与个人进行工作交接的过程中,档案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协调、应对能力,处理好各方关系,做好早期的材料收集和后期的利用服务工作。
2.2 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以知识的快速更新为特征,为了适应时代 发展 的需求,档案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地通过学历 教育 、 网络 培训、行业 论坛 、工作交流等途径,不断增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2.3 实践操作能力
档案材料整理、鉴定、保管等工作均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只动口不动手是做不好档案工作的。实践中,档案人员要在充分理解有关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编目,完成档案材料的规范管理。此外,在 现代 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由于 计算 机的普及应用,档案呈现出数字化的新特征,成为融入整个学校、社会网络之中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运用能力是时代对档案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是 科学 管档的基础。
2.4 科学研究能力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档案人员不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就不会有档案管理的创新。所以,管理人员既要有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探究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通过科学研究、实践,在档案材料的保管、档案信息的开发、档案服务内容与方式的更新和扩展等方面有所创新,实现科学管档。
3 结束语
随着档案知识的普及,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档案是属于人民的。换句话说,对个人来讲,档案是维权的凭证,对整个社会来讲,档案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档案管理则是为社会提供集体记忆,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用需要,还保持人类社会和 历史 的整体性和延续性[1]。为此,新时期的档案人必须从意识、行为、心理三个层面进行自我突破,才能肩负起科学、规范、有效管理档案的重任。
参考 文献
[1] 薛四新,杨艳,黄存勋主编,现代档案管理基础[M].机械 工业 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
- 夏天的儿歌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假如
- 假如
- 我多想
- 雪,我爱你,也恨你
- 爱是什么
- 奥运是什么
- 小雨滴
- 秋天的童话
- 树林里还有……
- 白云
- 那该多好啊
- 信
- 试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 浅谈自主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 论析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 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1)
- 浅议以美育德: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
- 浅谈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浅谈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
- 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
-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1)
- 军事工业竞争力测算参数与模型研究
- 试谈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
-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 浅谈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培养
-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解读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好词好句好段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杂谈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主要内容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 我的精神食粮──书
- 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想到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后的思考
- 书是人类的朋友
- 我爱看书
- 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 “闲书”不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