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西部高师成人教育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音乐理论;西部地区;高师成人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高师成人教育音乐理论课程及教学的分析、总结,阐释出自己对音乐理论教育教学的观点以及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面对目前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尤其是西部音乐理论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识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确实感受到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高师成人教育教学中音乐理论课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高师成人教育的学生来源与别不同,可以说是“职后教育”,大多数人来自于西部各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因而,学习音乐专业的不少人均有一定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还是当地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接受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能力都远远超过同级的源的学生,同时,由于他们的音乐观念落后,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自我摸索出的严重乐感错误),加之感性思维的匾乏和对接受新事物、改换旧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一定阻力;除此而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学成之后又是教育西部下一代人的教师,责任可谓重大。因此,针对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一概而论。进而,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应首先基于这一实情。
二、高师成人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教育教学当中的重头戏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有音乐造诣的人或是有思想的习乐者,没有谁不经过先进而正确的音乐理论知识的长期、甚至终身的学习和熏陶。例如舒曼、李斯特、傅聪等等的大音乐家,他们不仅仅只是钢琴演奏大师,同时也是音乐理论、作曲和音乐评论集于一身的大学问家;许多音乐教育战线的老教师中(包括西部的教师)“‘一专多能”的也不乏其人。对于将要继续教育后代的西部“成教生”来讲,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和重大使命,使其接受并吸收广泛音乐理论知识的滋养用以提升全面的音乐素质和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音乐理论能够为每个学习音乐的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可以从思想上使某些技术性手段得以完善和系统化。
音乐理论课程的科目林林总总,是一个理论知识的巨大宝库。从最浅显的乐理到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各个方面都可以给予任何细节的理论依据。总体上讲,音乐理论课其课业量的覆盖面是广泛的。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音乐技巧的训练不是主要的,因为成人学生已经过了技巧训练的最佳时机—幼儿、少年时期,因此,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观念的重新定位及组合就相应的要成为学习重心:虽然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至于如上述的那样完备细致,但也应是涉及到其中的许多领域.差异只是在于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而已否则,不符合成人教育的客观实际。
三、西部地区成人音乐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西部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落后地区,信息资源非常康乏。音乐教育如此,高师成人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西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的共同点是: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较弱,思想不够活跃,这主要是地域条件限制的结果;同时,这些学生普遍优势是求知欲强,学习肯下苦功,比较踏实。西部地区不仅需要活跃的音乐氛围和土壤,更需要经过科学准确的理论指导的基层音乐师资。这些成人学生就是西部各个地、县、市(区)的能给予孩子们第一次音乐理念的关键的人—音乐教师,他们的音乐理念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培训,因此对于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严肃。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环节的取舍、侧重都是很关键,措施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否接受到最适合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而这又将影响到以后他们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认为西部高师成人音乐理论的课程改革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音乐理论课程的涉猎面。形成有时代气息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以往的理论课程设置中,乐理、初级和声、曲式、小型乐队编配等理论课程是形成程式的,教材保守而单一,所涉及内容均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中最原始的部分,并且完全占用了所有的教学时间,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事实上,这些理论知识是西方二、三百年以前的音乐事态(以’‘和声”最为典型),而且经典教材的选择面也很宽,并不仅限于多年来所采用的这些教材(在教学中,许多教材被证明是冗长和乏味的)。当今,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及创作已是超越传统、迈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世界在发展,音乐作为上层建筑也已改天换地。因此,在集中而精练地学习传统理论知识之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强到近现代西方理论知识体系及创作技法的了解、训练和掌握中去,应注意结合西部“成教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日后的工作环境,有取舍、分重点地进行。20世纪作曲技法、现代乐理、现代记谱法、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流行音乐和声技法方面的许多教材都是可以选择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的音乐脉搏,了解时代的音乐动态,也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二、改变音乐理论学习观念,努力继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
学习观念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结果。有时候,观念的及时调整会避免理论学习的“走弯路”的情况,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观念错了,往往是南辕北辙、碌碌无为。西部高师成人教育中的音乐理论学习存在着较严重的认识和观念问题,需要在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得到及时地调整。
目前音乐理论教育现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表现出一个观念:重视西学,轻视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我们所大量接触到的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理论真是少之又少,几乎全部是被西方的理论体系所占据的。作为世界文化精华的西方体系固然是先进的和科学的,但是,中国人也亦应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中国的民族乐理、汉族调式与和声、五声性调式和声等等优秀的民族理论知识板块急需要继承和发扬,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人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成一体的音乐理论,有独特的理论框架下的创作原则。如果只完全学习西方理论体系,是不能够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西部的高师成教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大力加强此项项目的建设和挽救工作。
三、突出实践课程比例,加强素质课程质量,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理论课程的实现是要在实践中来体现的,成教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课对于他们更为重要,他们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是那些生动活跃的孩子们,因此他们的工作状态必须是可弹可唱的实用型的因而,视唱练耳、即兴伴奏、小型乐队编配、歌曲做法、分析习作与练习(练习课)等课程应加重授课比例,以使理论知识得以最高效率的吸收和运用,日后能出色得将所学所用发挥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去。
除此而外,艺术概论、西方音乐赏析等素质课也应加强教学质量,这些课程学的难度不大,但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要求很高。这些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学问“杂家”,见多识广,能够将“广而精”的知识点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得以明了,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实他们的头脑。这对于高师成教音乐专业的学生很有益处。
综上所述,西部高师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音乐理论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改革,它是关系到西部的发展、西部的未来的光容任务,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来密切关注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教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我想飞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想飞翔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我想飞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想飞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我想飞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诚信兴商宣传活动总结
- 幼儿园秋游总结
- 东院五系学习部十月工作计划总结
- 外联部十月份活动工作总结
- 大学生活部十月份工作总结
- 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总结
- 大学外联部2012年终学期工作总结
- 贸易服务工作总结
- 2012年终生活部学期工作总结
- 广播电视台工作总结
- 第七届运动会总结
- 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 2012年终生活部学期总结
- 宣传部九月份工作总结
- 大学五系宣传部2010学期总结
-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论文
- 改门转运实例分析
- 风水学10大原理
- 3dmax
- 工程验收程序歌
- 如何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
- 建筑图纸中的一些符号
- 低碳 低成本下的高附加值
-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 工程项目投标决策研究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策略与技巧[毕业论文]
- 石梁河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施工工艺
-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外里脚手架)
- 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 北京采暖用能存在问题
- 《自然之道》整体阅读感知
- 《自然之道》重难点分析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 《自然之道》老师语录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重点问题探究
-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感动是一种养分
-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自然之道》考点练兵 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