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概览及启示

浅谈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概览及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4

浅谈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概览及启示

"

论文关键词:品格教育;道德教育;美国

论文摘要:品格教育作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重新成为美国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的主要理论。论文概述了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品格教育运动在各类研究机构的推动下,其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有益尝试,确认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应成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主要举措。

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如何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是各个国家教育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对美国社会道德断裂的回应,当代品格教育在备受争议中成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品格教育呢?不同的品格教育研究专家和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内涵。总体来讲,品格教育旨在教育青少年一代具有诸如尊重、责任、诚实、爱国和谦虚等道德价值,并以这些价值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品格教育协会联盟(CEP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界定“品格教育是指在我们学校或社区实施的,旨在使孩子理解、关心并实践核心道德或公民价值观的有目的的教育过程。;[4[3品格教育研究专家罗克伍德教授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那些旨在通过明确教授那些非相对的、被确信可以直接导致好行为的价值观,直接和系统地形成青少年行为的各种教育项目”。品格发展中心(Character Development Center)则提出,“品格教育是关于教授、实践、和模仿个体的和社会公共的美德与品质的教育,这些美德和品质能使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定义,但都明确地表达了要教授学生核心道德价值的思想,学生道德品格的发展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

三、品格教育运动的主要促进机构及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作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机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政府层面,00so%以上的州都制定或修改与品格教育相关的法案,为公立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在法律上明确立法。社会上则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以组织、领导、支持这项运动。不同的社会研究机构不断地推行可供美国学校参考、采纳的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其中,在美国教育界比较盛行的主要有六个研究中心的项目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的道德和品格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该机构的任务是:为教育者提供各种促进学生健全品格和正确判断力发展的必需资源。该中心专门设立网站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研究学者提供品格教育的各种资源。

第二个是尊重责任中心(Center for the 4th&5th Rs),这里的Rs指的就是Respect(尊重)和Responsibility(责任)。该中心倡导把“尊重’,和“责任”提升作为核心价值,认为品格教育是构建道德社会和把学校建成文明和关心的共同体这两个任务的基本。"

第四个是品格教育协会联盟(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品格教育协会联盟是一个非政党性的组织和个人的联盟,这个联盟旨在促进道德品格和公民美德的发展。该联盟的宗旨是“建设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社会”。该联盟的成员信奉核心价值诸如尊重、责任和诚实应该在学校中推行。其对品格教育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帮助年轻一代发展好的品格的长期过程,这些好的品格包括了解、关心和实践诸如公平、诚实、同情、责任和尊重等核心道德价值”。

第五个是学习发展中心(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这是一个创建于1980年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旨在“促进孩子的学术、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该中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支持教育者在学校创建学习者关心共同体。这个中心把“学习者关心共同体”界定为“成人和孩子实践诸如仁慈、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核心价值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学习重要的学科问题和发展智能。”

第六个是品格教育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品格教育国际中心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家长、教育者、宗教团体、青年团体和相关的个人聚在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实践、反思和创造关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议题、项目、问题和前景。

品格教育的理论在诸多专家和研究机构实践的推动下,得以不断地更新、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发展性的特征。在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发展的基础上,罗克伍德(Lockwood)教授提出了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其品格教育的含义包含当代品格教育理论的一些要素,但要增加和改进这些要素以使这些要素包含发展的概念。其二,其目标强调对品格教育道德核心理解的重要性。它也强调自主能力在成熟的道德中的重要性。真正具有美德的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遵从某些自视为道德权威的指示。其三,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反映了对价值极为深入的理解。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发生在社会语境中的间题,这些问题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发展性品格教育并不回避学生参与对价值以及和价值相关行为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应参与到适于他们发展状况价值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解价值和行为的关系,既是心理上的也是哲学上的难题,而且,当一些合理的复杂性问题产生时,这种关系并不能给出简单的答案。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价值的议题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地诊释,指出了道德价值具有时代发展性,即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诊释一些核心道德价值。真正的道德生活应该是让学生回归所处的社会语境中,用体验和参与的方式去获得道德品格,而不仅仅是学习道德知识,盲从道德权威。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认为,没有一本“适合所有场合的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的百科全书”!

四、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当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以及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充分地体现了美国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在多元主义文化样态的社会下,对如何教授下一代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让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品格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弱。从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尝试,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应该着力而为之的。

其一,确立核心道德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旨在克服美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价值无涉的或价值中立的现状。许多学者深知在价值多元的美国社会,要达成道德共识是极其不容易的。但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发展变化来看,追求一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或价值,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步骤。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青少年群体传授该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并促使青少年群体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如何在多元价值冲突的局面中以社会主义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应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教授。当前德育改革的着力点,可以借鉴品格教育相关项目的运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小学层面具化为可供操作,并易为中小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元素。

其二,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的合作,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当前复杂与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大社会背景下,纯粹依托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即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它相关机构的合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是在以往道德教育忽略学校的作用下,致力于重新确立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其社区、家庭以及各种社团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叶澜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德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体现于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教育政策等一切领域,所以,不能孤立德育,要始终把它置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之中,从它与其它领域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它。就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而言,应在政府、学校(教育机构)之外,要积极调动第三方力量(包括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社区、甚至企业等机构)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统摄下,从社区到家庭都形成一种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品格形成创设一个真实性情境。这样既保证了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其三,加强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建设,确立整体德育意识。根据复杂性理论的观点,德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们不仅不能把部分孤立于整体,而且也不能使各个部分互相孤立。德育的开展始终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它不仅离不开校内外道德当事人之间的合作,而且势必要与学校整体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品格教育学家提出,不仅要把品格教育融人课程教学的设计中,而且应该渗透进学校的方方面面。“核心价值直接可以通过各种课程教授。核心价值融合在正规课程,尤其是社会学习(social studies)、文学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等学科课程中教授。大部分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强调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大多数采纳品格教育项目的初中或高中学校,服务学习也往往作为一种给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来源。道德教育的目标对象是人的精神层面,也由于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是复杂的,因此道德教育既要诉诸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体验去实现。学生的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学习整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道德生活要统整在一起。

其四,加强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的相互联系,以理论的发展带动德育实践。德育理论研究与学校品格德育实践项目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都立足于克服现行教育中的某种不足,服务于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美国当代品格教育复兴运动及品格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反映了美国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人。道德教育实践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教育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揭示规律性的新特点,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法、新途径,并且要为新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实际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德育政策与德育文件,也不是凭空创生出来,这背后既有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有大量德育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支持。因此,德育研究者如何在立足社会发展与教育对象特点变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为相关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从《乌塔》想到的10
从《乌塔》想到的7
蝈蝈儿讲的故事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观察日记——小金鱼
暑假郊外秋游
我的发现
我家的猫
秋色花园
公园的一角
花花的故事
成长中的一件事
从《乌塔》想到的8
从《乌塔》想到的
从《乌塔》想到的1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看电视》老师语录
《看电视》作者简介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