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6
论析终身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从众多的理解和定义中可以归纳出终身学习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连续性。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包括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第二,多元整合性。终身学习不仅是纵向地贯穿人的一生,而且也是横向地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空间,是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及其它场合学习的统一,是立体的多元的整合。
第三,目的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即有需求、有意识的学习更有价值,是个体有意安排的。
第四,公平性。学习不再是部分人的特权,而成为人们普遍的权利。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保障这一基本权利的实施。
第五,开放性。终身学习强调除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情境中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的范畴与时空范畴,同时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整合。
第六,主体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它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
二、终身学习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能力是调用知识、运用智力、借用技能,顺利完成某种实践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终身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终身学习活动效率,使终身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分析,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今后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即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观点分析,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独立获取新知识,不断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能力,是个体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随外界环境和时代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往范围、思维习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指的是积极的适应能力。
第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第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就是指个体运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处理、传递、应用的能力。"
第五,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一种社会活动能力。它包括计划、决策、协调、合作、交往等多种能力。
第六,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指完成学习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实践中各种智力的、技巧的具体运作能力,它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现代科学上许多重大突破都得益于高超的实验技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手脑并用、体智结合的人才。
第七,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借助各种形式,如语言、文字、图表、数理符号等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本领,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图表表达能力和数据表达能力等。
第八,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善于独立思想,敢于提出新间题、设想新方案、作出新创造的能力。它是智力效能的最高表现,是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度结合。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学科和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要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就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立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如果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脱离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学校教育应坚持适应性原则,善于把社会需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正确确定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二,前瞻性原则。教育工作者要对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基本正确的预测和判断,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在信息社会,知识的发展、社会的变化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发生的。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看到眼前的一些问题、工作岗位、就业门路等,这样当学生毕业时,尽管自己的学习目标按计划圆满的实现了,但时过境迁,社会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时,应有长远的眼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
第三,超越性原则。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决心克服这些缺点,才可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果认为自己现在的情况非常完美,当然也就觉得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也就不可能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在科技、社会、经济和人类都处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第四,方法性原则。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等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要成功地做到由教向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一种“自充电”系统,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
第五,全面发展性原则。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知识的掌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根据社会需要,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为出发点,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并重,学生做到获取能力与人格塑造同轨。
总之,出生即为教育之始。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尽可能多的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培养其心理上的独立性,促使其逐渐社会化,并发展其基本的语言技能;基础教育是所有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多方面的教育,在此期间不应强调传授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形成其可教性,即形成个体进行终身学习应有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保证个体终身学习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终身教育得以实施的个体因素;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在使受教育者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同时,.重视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为个体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高等教育应该通过许多不同途径以各种形式为任何年龄的人们所享受。学校在进行教育时,要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每个人暂时的或永久的学习需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养蚕
- 时间都去哪了
- 再逢中秋
- 观察豆子
- 胜似亲人
- 我的蝈蝈将军
- 可爱的小猫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颐和园导游词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观察
- 黄山导游词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