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教育是知识社会的基础产业

关于教育是知识社会的基础产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5

关于教育是知识社会的基础产业

"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要求知识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是用知识生产知识的产业,不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意义上的“对人的投资”。因此应当重新认识知识社会的教育。

论文关键词:教育 知识社会 基础产业

教育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通过教育投资,受教育者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方面的能力。美国学者马克卢普认为,科学生产的知识是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投资。同时,科学知识作为社会生活的消费品之一,人们对它进行投资是为了获取知识为己所消费,知识仍然是一项投资,它是作为社会中间产品而为人们所使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环境条件与该国的教育制度有着密切联系,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与完整合理的教育制度是高水平的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必备条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认为,知识能动员极大的能量,有力量推动极其大量的物质,尽管传送和吸收知识本身,只需要少数的能量。知识生产本身也需要对已有知识的获取,简言之,生产知识需要知识。人们一旦从知识这个媒介把知识的内容吸收到自己的脑中,经过合成、分解和酿造的过程,就会得到作为新产品的知识.

总之,要突破认为教育只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观点,要承认并充分认识教育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实质就是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实际就是从物质资本密集转向知识密集,教育事业是知识社会的基础产业。

教育产业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将教育作为先导产业,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在培养人才上所需的长周期和因而必然带有的超前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生产知识。教育不但要培养出高智力水平的人才,而且还要对知识进行物化,搞产品开发。能否生产知识、物化知识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标志,也是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内容。

新的教育观念既要把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又要将教育作为生产知识、物化知识的特殊产业部门。教育作为产业是因为教育符合目前国际流行的产业概念,即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标准,因此教育也应该作为产业,它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同时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其运行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困难,正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即不承认教育是产业,由此而导致认为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而不予重视的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在生产要素系统中的重要性有所提高,独立性有所增强,知识的所有者属性正在逐步强化,知识正逐步成为资产。当法人或自然人拥有的知识资产已经成为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通过知识资产与一般社会资产的等价交换,所有者当然可以并且应该获得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知识所必须的投入就应该部分或大部分由私人负担,而不是大部分甚至全部由社会负担。"

目前我国企业界已存在大批非国有企业,但教育领域仍然是一个封闭的世界。改革开放使中国人逐渐地富起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家庭不惜重金对子女进行各种层次的教育。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把眼光投向中国的教育消费市场,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英国、爱尔兰等国家都主动来中国举办多种类型的教育展示会,其目的就是招收中国学生。这些国家的学校大都从大学预科到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从职业技能教育到课程教育,一应俱全。一个高中学生出洋留学需要庞大的开支。以去英国学习为例,从大学预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年均费用10--15万元人民币,6—7年需要70万元。这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为什么会吸引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呢?除“洋学历”的诱惑外,国内学习机会少、升学困难、考研较难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发展教育产业是我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必由之路。非义务教育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刺激和引导居民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国家财力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从而解决教育供给不足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是个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部中,教育是投入产出之比很高的产业,但又是一个资周期最长的产业。

当然,在我们把教育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视为培养人才的产业的同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学校等同于企业,把教育仅仅视为产业。教育将成为产业,但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事业。从宏观上,国家必须加强对教育的调控、引导和投资。

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大部分教育内容等,必须有国家的直接干预,同时国家又必须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从微观上,学校不是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不能笼统地提“教育要商品化”、“把学校推向市场”。教育的特殊产业地位和教育属性,决定了它只能部分地进入市场。

不同的教育层次、类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同,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也各不相同。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不直接培养专业劳动力,不能进入市场;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可以部分进入市场,根据现有条件适当增加个人费用:青少年技能培训,如美术、音乐等特殊训练,应全部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中的工、农、经济、管理等专业直接为各产业培养人才并与市场联系紧密,是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进入市场的。高等教育中为基础理论研究而设置的专业,如多数理科和人文学科,还应由国家财政负担,避免出现基础研究人才断层,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情况发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直接培养从业和专业劳动者,提高在职人员劳动技能,是教育体系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它应面向社会、进入市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猫
老虎绝技
绿豆的生长过程
香妃墓导游词
《三国演义》读后感
水仙花
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小草
美丽的校园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的同桌
我能自己在家
爸爸的手
我的时间呢?
“不”字的小发现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课题
中国农民与中国改革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意义何在?
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笔谈
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村民委员会的价值定位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讨
以服务 “三农”为导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研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的改革路径
农村工业在近世中国乡村经济中的历史作用
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乡镇政权体制
“三农”问题不宜简化为“一农”问题
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
农业经济发展的四化要求与政府策略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5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8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9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4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3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7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6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