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初探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初探

"

论文关键词:学校德育 管理工作 理念

论文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改革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形成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德育理念,走出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德育的最大效益,真正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学校教育要真正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脉搏。德育是教育之“魂”,传统德育理念和模式长期束缚和阻碍着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越来越深感到必须面对德育现状进行理性的反思,以深人研究科学的德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促进了新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应当从原来的“教书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学生品德养成指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学校德育工作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常规管理,而是要坚持德育行动研究工作,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反思、分析、再实践、再研究,通过定期的交流座谈、共同学习等方式,逐渐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用发展、开放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德育的现状,思考和研究新的德育课程。

一、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深刻反思现状

社会的变革、未来的挑战、个性的解放、教育的民主,越来越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现行的德育之所以实效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德育理念的拘囿。传统德育的理念是一种单向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模式,是与现代开放社会和现代德育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现行德育在理念上还存在着“道德约束论”、“德育模式论”、“地位从属论”、“学生低估论”等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落后理论,使广大教师长期实施“灌输式”的品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它必然显示出不适应性。不同生活方式的呈现,对立价值观念的碰撞,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都迫使学校德育确立起现代的德育理念。

1.开放的德育(拓宽德育范畴)。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之路,而应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逐渐向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转型。教育者不能再按照“理想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应当针对社区、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家庭层次,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探索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开放德育实施系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创新型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互动的德育(实施德育多主体)。德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不能只看到道德的约束性、规范性,而忽略道德的主体性、发展性特征,忽视人的理性和创造性,不能排除个人的理性在道德中的参与。因此,德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使德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德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包括它与智育等其它各育之间应建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在德育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辅助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指令者和领导者,这样才能在德育系统中成为互动的桥梁和催化剂。

3.科学的德育(改进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应具有科学性,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本条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改变了以前的事务性德育的方式,而形成科研带常规,常规促科研的德育工作格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必须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及方法论等系列教育理论。一方面,学校建立学习制度,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才能不断上台阶,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都较缺乏,但有创造精神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为了增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应抓紧学习理论与勇于实践,在学习中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不同形式进行合作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常规工作中围绕课题,大胆尝试,深人钻研,将经验与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的德育方法,改进自己的德育工作,形成科学的德育体系。各课题可从不同的切人点人手,全面投人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德育方式,使德育研究走向合作性互动的良性轨道。"

二、科学管理出特色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协调多种关系,发挥各方面优势,才能取得最优的系统功效。管理是一个使组织成员一道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学校管理者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本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找到不同的切人口,制定不同的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的办法,实施学校特有的管理模式,一是以常规管理为重点;也可以科研管理为重点,或侧重德育师资管理;或侧重班级、年级纵横管理;或侧重深人研究并实施“三结合”的立体管理网络;或侧重研究目标管理等,不管是怎样的管理模式,还是将几种管理有机结合,只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它就是科学的。以科学的特色管理就能创出学校德育特色。

三、开展活动出效益

活动是德育的最优化载体,是增进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践最佳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是人类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研究德育问题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在活动中偷快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前提。活动作为品德培养的载体,可以使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认识自己,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力,也会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一定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如针对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种家校互动和谐活动,就是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身边的道德社区,让更多孩子在正面的道德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如:在运动会中设立亲子项目,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建立良好的家校人际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孩子们得到的是可贵的亲情体验,对他们的人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或将家庭、社区纳人到传统的艺术节中,请家长、派出所的替官等与教师、学生同台演出,增进亲子之间、社会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洽关系,加强教育的整体性。可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构建活动、家庭文化节活动等,促进家长、学校共同创建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活动中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

德育活动是多彩纷呈的,但每个活动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只要我们抓住德育的“魂”,并用一条可以体现“魂”的主线将这些活动有机的串起来,这条主线越清晰,这些活动的效益就越突出。而教师在品德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感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在生动的活动中强化道德行为,同时,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全面评价促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教育评价功能在于促进。日本的教育家桥本重治把教育评价的功能归纳为指导、学习、管理、研究。fzl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是: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达到教育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评价学生的品德、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重视评价者评价,而且重视自我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学,而且评价教师的教、课程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才能发挥出评价的促进功能。我们越来越重视评价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始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德育工作动力,注重在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同时建立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尝试“四位一体”(自己、同伴、家长、老师)的立体式评价,达到“四自”(自省、自律、自信、自励)目标,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发展个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建立起互动、共勉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学生、教师、家长相互激励的良性循环。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树立新的课程观、德育观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忠于教材”、“德育渗透”、“德育知识化”等与现代综合化教育道路背道而驰的德育定式必须尽快消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也应从新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人手,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形成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德育理念、走出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德育的最大效益,真正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二十年后
我的妈妈
夜晚突然停电了
我的舅舅
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
第一节乒乓球课
我第一次爬山
阳光下的花朵
给奶奶的一封信
荷塘月色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奇趣“怪石”
淘气的小表弟
读《落花生》有感
我玩(打)游戏,老妈打(玩)我
自来水公司供水服务承诺书范文
助残倡议书
县电力局供电服务承诺书范文
党员承诺书
2016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市海洋与渔业局社会服务承诺书范文
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关于节约能源的倡议书
乡镇扶贫助学倡议书
学校爱护环境卫生倡议书
“扶贫助学献爱心”倡议书
交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服务承诺书
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就业承诺书
教育局长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剖析)材料
雇主品牌构建刍议——以W公司创建雇主品牌实践为例
论“安乐死”的法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连锁销售企业促销效果研究
浅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_法学理论论文(1)
论汽车行业虚拟体验营销模型的构建
关系营销中顾客关系管理的特点及策略
论我国设施园艺建设的宏观管理
我国无店铺销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论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_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及其深化_法学理论论文(1)
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
吉林市松花江高新水岸园景观设计方案
草坪养护技术要点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北美屋顶绿化政策对北京的启示
《太阳》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笋芽儿》教学设计2
《太阳》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二
《笋芽儿》教学设计3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四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太阳》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
《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笋芽儿》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笋芽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